摘 要:古詩詞是中華文化的寶貴遺產,它凝聚了中華民族的人文精髓。誦讀得法,有助于學生在古詩詞學習中得到美的享受、情的熏陶。在學生反復誦讀,深入誦讀基礎上,學生用積極的感性和理性認識,理解古詩詞的意思,體會古詩詞所表達的情感,從優美的節奏中感受中華古詩詞之美,在學習和誦讀中意領神會,得到美的語言的熏陶,在誦讀中體會詩詞的意境,積累語言,學會運用,使學生的語言能力在誦讀中得到升華。
關鍵詞:節奏;韻律;平仄;意境;情感
如今的學生對于古詩詞的理解和掌握卻令人擔憂:考試中,試寫出思家念親的詩句,大部分學生回答:“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也對,但尷尬,學生學過那么多詩句,大多為什么只知這一句,究其原因:一是李白的詩太有名了,淺顯易懂,情真意切;二是年齡的增長,學生誦讀得少,詩歌教學忽視了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即誦讀。三是應試教育的影響,考試考的背誦,不考的了了學之,知之皮毛,古詩詞的學習僅僅局限于應試。
如果現在我們問學生:邊塞詩代表人物及代表作,知道的不一定多,但周杰倫的歌不知道的一定少,有些歌很長,甚至饒舌,對學生為什么卻不難呢?因為古詩詞產生的環境,其要表達的主題、情感,與我們今天的環境截然不同,學生沒有足夠的歷史知識,要正確理解古詩詞差之甚遠。而現在的學生追求時尚,流行歌曲有優美的旋律、動感的節奏、感人的情懷!其實,用心分析,古詩詞有過之而無不及,只是更含蓄,需要老師指導。可見,在古詩詞教學中加強誦讀及誦讀方法的指導是非常重要的。炙手可熱的《中國古詩詞大會》《成語大會》,選手對答如流,可見誦讀能力之強,多讀多誦,反復誦讀,慢慢去體會和理解詩詞的意境,走進詩者的心靈,感受多樣的情感。多讀多誦,多誦成背,教會學生正確誦讀古詩詞,實際上就是教學生理解古詩詞所要表達的情感,在誦讀中去體會感悟詩詞的美,從而愛上古詩詞的學習。
一、 有節奏、韻律,注重平仄,誦讀得法
在古詩詞學習中,要讓學生明確古詩詞的意境、美感來源于它的節奏,平仄對應,誦讀起來朗朗上口,抑揚頓挫,美感橫溢。
在節奏方面,訓練學生學會把握古詩詞的節奏形式。例如,四言句為兩個音節“關關/雎鳩,在河/之洲”;五言句為3個音節“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七言句為3個音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等。
在韻律平仄方面,指導學生多體驗:“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一曲小令,短短28字,意蘊深遠,結構精巧,平仄起伏,頓挫有致,音韻鏗鏘,直貫心靈。正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歷來被推崇為描寫自然的佳作,堪稱“秋思之祖”。“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此詞起拍連用十四疊字,既使詞家傾倒,亦為歷代論詞者所稱道,并公認為這在形式技巧上是奇筆,甚至謂其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由此可見,古詩詞中平仄、雙聲、疊韻、疊字、疊句、押韻的合理運用,也使得詩詞的形與意得到完美結合,各種美相得益彰,給人以美的享受,加之各種修辭手法的運用,讓人浮想聯翩,這真是一種美的、藝術的享受。
二、 誦讀應想象意境,在意境中體會詩詞之美
人類有了想象,才能遨游廣闊藍天;詩歌有了想象,即使戴著鐐銬也能跳出最美舞蹈;古典詩歌言簡意豐,含蓄跳躍,多寫景抒懷,詠史寄興,非聯想、想象不能領悟其意境、意趣。《紅樓夢》第四十八回里說:“‘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圓的。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合上書一想,倒象是見了這景的。要說再找兩個字換這兩個,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這就是“詩的好處,有口里說不出來的意思,想去卻是逼真的;又似乎無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這段話可算道出了這兩句詩高超的藝術境界,更突出想象,至于詩歌,無異于翅膀之于飛鳥。
又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虛實相生、動靜結合,有虛有實,有動有靜,如同一幅山水畫,美不勝收,第一句為靜,第二句為動。恬靜自然的美景之下,淙淙的清泉,輕輕流淌。如果說第一句側重寫月下松林的幽美景致的話,那么,第二句就是寫月下溪流的活潑生機。你瞧:山泉流淌,淙淙作響;月映溪流,素潔如練;流水空明,清澈見底;溪流彎彎,活潑機靈。面對這一溪清幽潔明,空靈剔透的山泉,恨不得掬一水山月滋潤滄桑的面龐,擷一縷清音唱響心靈的浪花。著一“流”字,盡顯風流,頗有柳宗元《小石潭記》“斗折蛇行,明滅可見”的韻味,也引導人們去體味、想象小溪或水石相激飛花濺玉的閃亮或穿林繞石琤琤琮琮的合鳴。王維一“流”,可謂意態橫生,妙趣無窮!難怪蘇軾曾贊“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三、 誦讀應融入情感,在情感中升華詩詞之境
“詩言志”古詩詞浸潤著作者的審美意趣,多借景抒情、憑物寫志、詠史寄興、即事感懷,所以訓練學生誦讀時,就要把誦讀技巧與對古詩詞意境的體味聯系起來,讓學生與作者產生共鳴,使學生能較準確、充沛地表達出古詩詞的意境。只要學生體會到作者的感情,就能比較容易地進入古詩詞的特有境界,探得真諦,得到啟迪。“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由于主張對金作戰而被罷官回鄉,僵臥孤村,失意之思,經歷之悲,病體之痛,家國之愁,似乎已穿越歲月時空,飄飄悠悠,在身邊蔓延,但這一切在老而不衰的愛國激情中,在鐵馬冰河的夢想中,變輕變淡,隨之一種人格,一種胸懷卻永遠被我們銘記,一個名字不斷變大,他就是陸游,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帶著這種感情,我們就可以跨越千年與古圣名賢心靈溝通,體會他們博大胸襟,感受古詩詞之魅力!
總之,在學生反復誦讀,深入誦讀基礎上,教會學生正確誦讀古詩詞,實際上就是教會他們了解古詩詞的節奏韻律,想象古詩詞的意境,理解古詩詞的情感,并能由此得到美的享受、情的熏陶。從長遠看,古詩詞誦讀不僅應延伸到語文早讀,更要延伸到課堂之外,利用五一、五四、國慶等重大節日,在校園內舉辦古詩詞誦讀、經典誦讀比賽活動,提高學生學習古詩詞興趣,陶冶性情,營造學習傳統文化的濃厚氛圍,為學生的古詩詞學習插上騰飛的翅膀。
作者簡介:
武建強,陜西省商洛市,商洛市商州區沙河子鎮南村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