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之下,教學的作用已經不僅僅是在傳道、授業、解惑,更多是需要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和創造的能力。況且初中階段的學生還沒有完備全面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因而教師在進行政治教學的時候就需要承擔起培養學生們正確認識世界,并對學生們的價值觀進行正確的引導。在現代社會發展的階段當中,學生們的思想很容易受到網絡和社會多元化的影響,而且由于初中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并不是特別強,并不能夠以較強的自控力和自制力拒絕誘惑,所以教師就應當從政治課程出發來幫助學生們培養正確的三觀,這樣能夠對他們的學習和工作起到矯正和輔助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政治教學;問題;解決措施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全球化的推進,我們能夠接觸到的文化更加多元,多樣化的文化對于人們的思維和意識帶來了一定的沖擊。青少年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還處于塑造的階段當中,因而他們的心智還不夠成熟,對于所接觸到的文化和思想并不能夠做出較為準確的判斷,這也就導致了他們的思維和行為會出現一定的偏差。在這種社會大背景之下,教師們就更加應當通過教學來使學生們的思想更加健康和先進。況且中學生的思維正處于形象化向抽象化思維轉變的過程當中,因而此階段的政治教學更多是應該幫助學生們以正確的立場和觀點認識世界,這樣才能夠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所以教師就應當對現有教學情況進行反思并適當改進,這樣才能夠真正做到與時俱進。
一、 初中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 教學方法單一
教學方法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們的學習習慣和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合作化和探究性的課堂教學能夠培養學生們自主思維和學習的能力。但是就目前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有一些教師仍然堅持傳統“填鴨式”的課堂講授的教學方式,在此種情況下學生們只會認為政治課無非就是簡單的記憶和背誦,從而對政治課產生了枯燥感或者是厭惡感。在這種教學方式之下,課堂更多呈現出的是一種呆板的模式,教學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脫離,這樣不僅不符合新課標以學生為課堂教學中心的思想,同時還不利于調動學生們課堂參與和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 理論脫離實際
教材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們學習的主要基礎和依據,但是在實際當中許多教師僅僅一味的教教材,而不能夠以教材作為平臺和藍本來指導學生生活和實踐,從而導致了政治課程陷入了簡單的理論怪圈當中,不能夠對知識進行適當的延伸。在目前社會快速發展的階段當中,不論是人的思想還是認識都需要真正做到與時俱進才能夠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況且教材內容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滯后性,而政治課程又是與時勢和社會發展緊密接軌的,因而教材內容已經不能夠滿足學生認識發展的需求。這種教材滯后性,教學的局限性導致政治教學中理論和實踐存在嚴重的脫離,這種知識和認識的斷層并不能夠使教師進行針對性的教學,也不能夠幫助學生們將政治學習與生活相結合。
二、 初中政治教學存在問題的解決措施
(一) 開展多樣化教學
教學方法是否多樣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們的參與性和在課堂中的角色,從目前初中階段政治課程的安排來看,其考試是以開卷的方式進行,因而學生們需要記憶的部分并不是很多,更多考察的是學生們對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的能力,所以教師就需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鍛煉學生們的思維能力,這樣才能夠使他們在學習中更加積極的調動知識儲備進行思考。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們進行分組,在提出一個問題之后首先讓學生們在小組當中討論,然后對于小組觀點和意見進行整合和匯總,這樣能夠使學生們都參與到課堂討論當中。比如在學習情緒控制相關內容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們在小組中說明自己控制情緒的方式,這樣不僅能夠增進同學之間的了解,同時還能夠推進課堂。當然也可以以活動課或者是競賽的方式推進課堂,這樣符合中學生好動的狀態和渴望通過勝利贏得認可的心理。
(二) 理論與實際密切聯系
政治知識和內容與國家和社會發展緊密相連,因而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關注時勢發展,可以讓學生們在課前預習并收集一些與教材知識相關的事件,將一些比較重要和突出的事件在課堂當中借助多媒體教學方式展示,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們談一談他之所以收集該事件的原因,該事件和所學內容存在怎樣的聯系呢。這樣不僅能夠培養中學生們關心國家大事和生活的習慣,同時還能夠較好將教材和生活相結合,有利于培養學生們對知識靈活運用的能力。
三、 小結
政治教學的效果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們的思維發展和對時人時事的評價和認識,因而教師應該拓寬課堂教學的格局,不能夠僅僅停留在教材內容和知識的講授上,而是需要關注學生們的思維發展和學習能力的培養。目前初中政治教學當中仍然存在許多的問題,這些問題既不符合新課程改革對學生素質教育的要求,又不能夠幫助學生們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和需求。所以教師們應當正視政治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他們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作為教學主要方向和目標,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提高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
參考文獻:
[1]魯偉強.借助思想品德課促使學生健康發展[J].新課程(中學),2013,(06).
[2]黃礫卉,張慶林,陳寧.論批判性思維訓練與問題解決教學的有效結合[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01).
[3]李永健,李萍.“博客”建構與青少年的媒介素養教育[A].“傳播與中國”復旦論壇(2007):媒介素養與公民素養論文集[C],2007.
[4]楊菊生.實施強迫性練習對學生意志品質影響的研究[A].新規劃·新視野·新發展——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優秀論文集《天津學術文庫》(中)[C],2011.
[5]李志朝.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方法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0,(01).
[6]陳美蘭.例談高中政治有效教學的誤區與對策[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9,(03).
[7]張弓弼.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有效性的探索[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08,(06).
[8]李詩芳.讓孩子在快樂中蕩起雙槳——談初中思想品德課之快樂教學[J].教育與教學研究,2009,(04).
作者簡介:
王建國,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實驗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