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理工類學生來說高等數學在考研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那么如何提高考研學生高等數學的成績是一個不斷研究的課題。本文通過分析了基于考研導向的高等數學課程的發展現狀,從分層教學、網上選師制和建立課后服務平臺APP、增強習題的指導、端正態度以及對教學方法的改進等方面對《高等數學》教學設計給出了幾點思考。
關鍵詞:高等數學;分層教育;網上選師制;課后服務平臺“APP”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經濟的日益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就業也越來越難,進而導致考研熱。而今考研率與就業率一樣已成為評判一個學校培養人才的一個重要指標,對學校的發展和辦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學校不僅要狠抓教學,還要大力鼓舞學生考研。而高等數學是理工類、經濟類考研中必考的一門科目,每年都會有很多同學由于高等數學成績不理想而與自己向往的大學失之交臂。因此,提高學生的高等數學成績,是提高考研率的關鍵,所以對高等數學課程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本文將基于考研導向的高等數學教學設計提出幾點思考。
一、 基于考研導向的高等數學教學發展現狀
1. 教材方面
目前,大多數高等院校選用的教材是同濟大學編寫的《高等數學》第六版,該教材內容充實,理論性強,難度大。然而,隨著國家教育教學改革的規定,各科教學內容和課時做了相應的調整,在提高教學水平的基礎上要求縮減課時,因此不僅造成了習題課減少,同時也造成了課時減少而教學內容多的矛盾。
2. 學生情況
學生是考研中的主體,他們的學習狀態直接影響著考研成績。對于剛步入大學校園的新生,在心理上和學習上還未能做好充分準備,很多同學還不能快速的適應大容量的教學,不能擺脫初高中的教學內容少、練習多的教學模式。另外基礎數學與高等數學之間存在著銜接問題,學生的基礎相對薄弱,抽象思維和學習能力略差。再有學生的學習目的不夠明確,對于未來是否考研搖擺不定,進而對高等數學的鉆研程度不夠,再者學習態度不夠端正,常常遇難則退,遇難則躲,造成了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下降,進而影響了考研率。
二、 高等數學課程教學設計的幾點思考
近年來,考研形勢愈演愈烈,據調查,學生普遍反映高等數學較難,并且占用復習的大部分時間,在考研中如若高等數學成績未能達到國家規定或所報考學校的分數無法進入復試,而高等數學的過線率與考研率幾乎是成正比的。下面基于高等數學對考研的影響,從根本上對高等數學的教學提出幾方面的思考。
(一) 教學管理模式改革
1. 分層教學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統一標準授課,其實這樣違背了學生的培養目標,由于學生是有個體差異的,學生基礎水平和接受能力有所差別,所以基礎好的、接受能力強的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總感覺“吃不飽”,而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常常會出現“消化不了”的現象,針對這種矛盾采用三種分層教學模式。第一種模式是教材分層,根據專業不同,以及考不考研的情況,選擇或編寫既符合教學要求和課時限制,又符合大多數學生的實際情況的兩種難易程度教材。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的自身發展,而且有利于教師做到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講解的難易程度就會有所改變,對于想考研的學生就可以提高授課難度,課程內容深度加大,這樣就不會有“吃不飽”的現象,滿足想要考研的同學的要求,而且對于一般學生也會達到“夠用”“夠學”的目的。第二種模式是學生分層,在大一新生入學后,做一下數學摸底測試,根據成績劃分班級,相同專業的學生可以分為基礎班和考研班兩個,從而編寫不同的教學大綱和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對于考研班的教學大綱和要求要有別于基礎班級大綱,要與考研的出題方向相結合。
2. 建立“網上選師”制
俗話說得好,“愛屋及烏”。學生喜歡一個老師,也會連帶著喜歡上這個老師所教的課。因此可以根據學生的心理,建立“網上選師制”。所謂的“網上選師制”是指學校將教師的簡歷和部分精彩的講課視頻投放到校園網上供學生參考,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自己喜歡的老師,這樣一方面體現了學生在教學理念中的主體性,有利于激發他們喜愛學習高數,對數學產生興趣,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為老師增加了工作動力,教師要考慮自己的工作是否得到學生的認可,不斷地進行自我反思,在實踐中不斷地去摸索,去完善自己的業務能力,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通過努力工作,爭取獲得學生的信任和喜歡,增加了對工作的熱情。這樣不僅是對自身的一種提高,也是對教學的負責。“網上選師制”能較好的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增加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積極性,進而對考研率也有一定的提高。
(二) 教學方法和手段改革
1. 課后學習平臺APP
由于地方院校的學生在入學時數學基礎相對比較薄弱,但是在考研中高等數學卻占有重要的地位,大學學習多以自主學習為主,與初高中學習有所區別,課后學生在遇到難題和難點時很難及時解決,因此建立一個課后學習平臺APP可以及時解決學生的問題和疑點,并且可以增加學生習題的訓練。
2. 教學方法的改革
高等數學中理論知識枯燥乏味,一些定理的證明又抽象難懂,所以導致很多學生失去了學習的熱情,教師在教學中如若單刀直入的給出定義、定理,往往學生很難接受,學習過程中總是感覺懵懵懂懂,云里霧里。教師應該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習的熱情。
總之,在高等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因材施教,采用分層教學和選師制,能有效的提高教學效果,同時要注重習題的演練和教學方法的改進,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而不是知識的接收器,老師只是一個引導者,通過他們自己的探索,對知識的理解會更深,這樣更有利于考研的學生在高等數學上能夠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許振興.談“考研熱”對高等教育的影響[J].教育與職業,2006(20):97-98.
[2]吳雪萍.對高等數學教學方法的認識和實踐[J].學習月刊,2010(8):91.
[3]蘇國榮,戴中寅.基于屬性依賴的考研高等數學成績影響因素分析[J].蘇州大學學報,2012,28(3).
[4]陳娟.對高等數學教學改進的一點思考[J].教改創新,2012,8(2):54.
作者簡介:
索春鳳,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師范學院數學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