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并非是專業程序員,因此不需要過度關注代碼復用性和可移植性,像C、Java等語言對于非計算機專業學生來說在未來工作中很難持續使用。而Python作為一種易讀、易維護的編程語言,也是最接近自然語言的通用編程語言,十分適合需要利用計算機解決各類計算問題的非計算機專業學生。在面向非專業學生的教學中,開展Python語言教學,不僅能夠有效地激發師生的活力和創造力,而且能提升教學質量,讓學生學會編程。
關鍵詞:Python語言;非計算機專業;程序設計
一、 引言
對于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說,程序設計這類的課程都是一種挑戰。在接觸計算機之前,學生們對計算機編程或者設計沒有任何的概念,因此學習難度較高。那么在教學中選擇一種既簡單易學,利于學生快速上手;又能夠順應計算機發展潮流,解決實際問題的語言便成為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Python語言最大的特點是抽象了問題的解決方案,能實現自動化求解。它可以幫助學生將主要的精力放在對問題的思考上,而不是將大量的時間花費在復雜語言結構的學習上。因此在國際和國內的許多高校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 開設python語言課程的意義
眾所周知,任何一種編程語言對于毫無基礎的“初學者”來說,都是十分困難的。所以針對沒有編程經驗的非計算機專業學生,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實現高效的教與學。python語言的出現,無疑給教學提供了一個絕好的選擇。
在非計算機專業教學中使用python語言,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意義。首先,python既簡單又方便學生學習。與C相比,python開源、面向豐富,而且本身具有較強的功能和易用性,有效地滿足了非計算機專業的教學要求。其次,在解決計算問題方面,C、Java等語言語法結構相對復雜,而python采用輕語法程序進行設計,更接近人類的自然語言和語法形式,語言代碼簡潔。第三,在實用價值方面,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進步,云計算、大數據等概念紛紛興起和發展,在這種背景下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不僅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還要具備一定的編程能力。使用Python語言能夠解決工作中各種非通用計算問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在非計算機專業開展python語言的教學,能夠有效地替代傳統教學內容,提升教學質量,對開發學生計算思維和計算機的基礎應用能力具有重要意義。2013年,北京理工大學率先在全校范圍內開設了python語言設計課程,反響強烈,教學效果明顯提升。
三、 非計算機專業程序設計教學存在的問題
對于大多數高校而言,程序設計類課程都被列為選修課,課時分配較少,那么在有限的課時內把一門編程語言講好、講清楚,對教師的要求就很高。首先是教學內容的選擇上,不同的專業對編程的要求不一樣,教師也要學習相關領域的應用背景和知識,才能將學生的需求和所學知識結合起來,如果不加以區別,則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間缺少互動,教師不了解學生的專業,學生對編程也感到陌生,一學期下來即使學生最終通過了考試,也并沒有真正掌握計算思維的精髓。
四、 Python語言應用于非計算機專業教學中的改革實踐
從前文的論述中可見Python語言在非計算機專業程序設計教學中具有很大的優勢,因此如何在教學中進行改革實踐成為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首先是在教學內容和學時安排方面,Python語言的優勢是簡單易學,因此在教學和教材的選擇中,可以將更多的時間和版面分配到深入學習Python中,如各種庫的使用,模塊編程,計算可視化等上面。其次在教學過程和方法上,Python語言作為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夠更好地讓學生掌握。因此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將理論知識教授給學生,特別是應當分專業引導學生參與實踐,讓學生充分體驗到編程的樂趣,才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五、 小結
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大學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不僅要掌握良好的專業基礎知識,同時為了提高就業能力也需要對程序設計等知識有一定的了解,以更好地解決計算問題。但是傳統程序設計教學內容并不符合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學習,因此在討論了Python語言的應用特點和優勢后,本文對Python語言在教學中的實踐進行了論述。希望研究能夠促進Python語言在非計算機專業教學中的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嵩天,黃天羽,禮欣.Python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理想選擇[J].中國大學教學,2016(2).
[2] 張茗芳.使用Python進行非計算機專業程序入門教學的探討[J].電子世界,2012(17).
[3] 喬亞男,李波,謝濤.基于Python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設計[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6(11).
作者簡介:劉靜,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內蒙古師范大學青年政治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