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開放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興起,混合學習在高校教學改革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如何在高等教育中開展混合式教學,將課堂教學和在線學習有效結合,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是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本文以財務管理課程為對象,探索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以此來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關鍵詞】混合學習 教學模式 在線學習
一、研究背景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以及中國高等教育快速步入大眾化階段,大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明顯的下降。調查發(fā)現(xiàn)高校大學生基礎課的出勤率為75%以下,專業(yè)課出勤率為80%以下,還有一些公共課的出勤率都不到50%,大學生在課堂上玩手機的現(xiàn)象日益增加。這樣的課堂現(xiàn)狀違背了高等教育的初衷,也不利于大學生的發(fā)展。如何提高課堂出勤率和課堂教學吸引力成為當前迫切的一項任務。與此同時網絡視頻公開課、微課、MOOC的興起使在線學習環(huán)境變得日益成熟,這為教學改革帶來了重要機遇。在此情況下,將在線學習和面對面的課堂教學結合起來成為當前課堂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
二、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一)國外研究現(xiàn)狀
2007年,D.Randy Garrison教授和Norman D.Vaughan博士合著的《高等教育中的混合學習:框架、原則和指南》,具體闡明了高等教育中混合學習分析框架和操作指南。Garrison教授的分析模型雖然沒有對混合學習提出具體的方案,但是為混合學習的開展提供了一種指導思想和分析工具,從而又為混合學習開辟了新道路。2015年美國教育部網站公開發(fā)布了一項大型調查報告,對2004年到2014年間在高等教育中開展的實證研究進行元分析,從量化結果表明:混合學習是非常有效的學習方式,混合學習非常適合當前教學的需要。
(二)國內研究現(xiàn)狀
目前混合式學習在高等教育領域的應用主要集中在理論探討、應用效果、教學設計、網絡教育應用和教師培訓、現(xiàn)狀調查分析幾個方面。其中絕大多數(shù)研究在理論探討方面,教學設計、應用效果、網絡教育應用和教師培訓也有相關研究。雖然混合式學習在我國的發(fā)展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但是實際應用的案例還較少。
三、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
(一)前期分析
前期對財務管理課程教學的基本情況進行分析,確定該課程是否適合開展混合式學習,及如何設計合理有效的混合式學習。前期階段主要對學習環(huán)境、學習需求、學習者特征進行分析。學習環(huán)境是影響學習者學習的外部條件,不僅可以促進學習者主動建構知識意義,而且進一步有助于學習者能力生成。分析學習者的目的是了解學習者的學習風格、學習準備狀態(tài)、一般恃征等方面的情況,為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活動的設置、教學策略的采用等提供科學依據(jù)。因此,學習者的分析是混合式教學設汁前期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二)教學活動設計
混合式教學活動主要指課堂教學活動和在線學習活動相結合。在在線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可以運用資源開展自主學習、協(xié)作學習、拓展學習、討論交流、測驗等活動。制定學習計劃,學生可以進行月計劃、周計劃、日任務管理,結合教師要求,促使學生有計劃的學習;資源共享,學生彼此間可以共享資源,同時能夠豐富資源庫,比如提供典型案例、經典文獻、講座與報告,學生拓展學習過程不斷積累;討論交流主要通過論壇、博客和短消息方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課程知識的重難點進行講解,學生借助資源完成課堂目標,獲得知識意義。
具體的課程是關于某一個知識的完整的獨立體系,它由若干單元構成。首先組織和選擇單元,確定學習的內容、學習內容的安排,內在邏輯確保符合學習者認知規(guī)律。其次,確定單元目標,即學生在學習后所獲得的知識、技能、行為經驗的要求。最后確定學習任務,學生可以有計劃的開展學習。
(三)教學方法設計
課堂教學是一個多元復合的整體,混合式教學相對就更加復雜化,進行教學方法的整體設計,才有可能整體優(yōu)化,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課程實施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結合翻轉課堂式的教學理念展開課程教學。教學課程的開展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階段:自主學習階段、知識完善階段、知識遷移階段。自主學習階段,主要指課前階段,學生登錄平臺,進入教學資源模塊,利用課程講義、視頻、拓展資料自主學習,并進行在線測試;知識完善階段,課堂學習活動和課后在線練習階段相結合。課堂內教師對知識的重難點講授,梳理和補充相關的知識點,而且,根據(jù)學生的課前學習情況,對疑惑的問題及時解答。課后在線測驗,進行知識鞏固。知識遷移階段,課后通過線上平臺,學生可以以短消息形式與教師或是與所有小組成員交流討論,可以在論壇中公開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群體認知激蕩出更多的知識火花。另外,教師根據(jù)課程特色,布置實踐性作業(yè),以團隊形式或個人來完成,獲得知識的遷移。
四、小結
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開展需要提高學習者在線活動的參與度。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學生需要對學習結果負責。學習者的非持續(xù)性參與度問題,是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阻礙,需要幫助學習者提高在線學習自主性,加強參與在線學習活動的動機。在線平臺的二次開發(fā)也極為重要,需要考慮及時的交流互動和豐富的課程資源不斷更新完善,能符合學生需求,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多元化提升學生能力,實現(xiàn)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韓錫斌,葛文雙.MOOC平臺與典型網絡教學平臺的比較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1).
[2]馬新強,黃羿,蔡宗模.MOOC教育平臺技術及運營模式探析[J].重慶高教研究,2014,(2).
[3]韓錫斌,翟文峰,程建鋼.cMOOC與xMOOC的辯證分析及高等教育生態(tài)鏈整合[J].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2013,(6).
[4]蔡文璇,汪瓊.2012:MOOC元年[J].中國教育網絡,2013,(4).
基金項目:本文系山東英才學院校級校改課題:信息技術背景下混合式教學課程設計研究,項目編號:YCXY-X2015060。
作者簡介:李梅(1977-),女,山東經濟學院碩士研究生畢業(yè),企業(yè)管理專業(yè),現(xiàn)任職于山東英才學院,副教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