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少華
雙向六車道的杭新景高速公路,把杭州和老家龍游之間的行程縮短到2個小時之內。從高速下來后到村里,相接的也都是寬闊的水泥路。因此,早上7點多出門,不到中飯時間,我們就妥妥地到家了。回家的一路上,還可以時不時地欣賞路兩邊的青山綠水和在田野上空自由飛翔的點點白鷺,山水之間安放著粉墻黛瓦兼具現代感的村落,不經意間會給我們一種驚艷之感。
到了哥哥家,簡單的中飯后,我們和哥哥嫂嫂一起為年夜飯做準備。按照我們的風俗,吃年夜飯,是一種重要的儀式。祭天祭地祭祖之后,開始喝點酒,不論男女老少都要喝一點。酒者,久也。然后要到幾個兄弟家去坐坐,喝點酒聊聊天,這個過程叫“坐年”。年夜飯的菜,是最為講究的,一是體現主人家的殷實程度,二是體現主人的修養和品性,三是承載了主人家對新年的希望和寄托。
儀式感和內容沒有變,但年夜飯的菜品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是品種數量上不追求多而強調質。30年前,家里再窮,年夜飯的桌上也要擺起十幾碗菜,雞鴨魚肉是必不可少的。現在呢,葷素搭配,以素為主,一般數量在十個左右。二是只求新鮮,不吃隔夜菜,但求一頓清。30年前,雞鴨魚肉是擺在桌上看看的,沒有客人的時候,是不端出來的。現在為了健康,家里很少吃隔夜的剩菜了。三是討吉利討彩頭的做法依然存在,但務實了很多。數量上安排十個菜,討十全大團圓之意,不像過去做菜越多越好;魚一定要有,討年年有魚(余)之意,魚一般是鯽魚,諧音“吉、裕”;芹菜炒豆腐干一定要有,討清清白白之意。八寶菜一定要有,討“八寶齊聚家”之意,既是營養豐富的佳肴,又是春節期間最為去膩下飯的開胃好菜。四是時令海鮮經常換。30年前吃海鮮,非常不容易,且都是腌制的海鮮,現在都是冰凍的海鮮,不僅新鮮,還可以換著口味吃。湖鮮河鮮如湖蟹、甲魚之類,更是家常便飯。年夜飯上的魚蟹更是要新鮮的了。
哥哥家,在當地也是比較普通的農戶,夫妻雙方就在村附近的開發區務工,收入也算穩定。住的是三層小洋樓,是那種前場后院的獨門院落。院子里的蔬菜正長得十分鬧猛,場子里的雞鴨狗正歡快地追逐嬉鬧。家里冰箱空調冰柜電飯煲等家電一應俱全,明咧咧地告訴我們這是一個新時代。水泥路通到家門口。從遠處看,整個院子被安放在一片綠蔭中。我有時候有點恍惚,感覺好像走進了《桃花源記》。
路修好了,村容整潔了,環境美了,農民也富了,農民日益成為城里人羨慕的身份了,農村成為城里人愛去的地方了。這是老家現在給我的印象。農民富,主要靠國家政策,沒有了農業稅,又可以在附近企業上班,就地轉化成產業工人,同時兼顧農活,而不至于農田拋荒。村容美,主要靠五水共治和產業轉型升級組合拳,農村污水治理取得成效,千百年來農戶養豬模式完全被淘汰。據不完全統計,村里80%的農戶有小汽車,有30%的農戶有兩輛及以上的小汽車。可以看出浙江多數的農村已基本小康,特別是小康的硬件已基本具備。在老家待了5天時間,到處走走看看,感覺鄉村振興當前最重要的工作是鄉村的規劃問題。就龍游乃至浙江而言,鄉村振興的主要著力點,是在富起來以后,如何讓農民生活更加健康文明。為此建議:
一是導入鄉村建設規劃理念,合理布局鄉村產業生態居住等功能,實現鄉村建設有序有范美麗。特別是農業生產功能區、產業園區和生態屏障的規劃要及早引入,避免散亂差和重復建設。開展農居建設規劃,建立集約用地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
二是充分發展中心鎮,發揮中心鎮在公共服務均等化、文化娛樂、商貿集市、政府服務等方面的輻射作用,讓中心鎮成為打破城鄉隔離、縮小城鄉差別的有效手段。利用現代交通便捷的有利條件,引導鄉民在中心鎮附近居住生活,讓農民在學習教育、醫療衛生、文化娛樂、購物觀光等方面有更好的體驗。
三是加大現代化農業(生產銷售加工觀光一體)模式的引進和建設力度,提高土地產出率,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進一步增加農民收入。同時,通過建立現代農業,不斷提高農產品的安全性和品質,不斷提高鄉村生活品質,提升鄉民生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