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寧
政府要鼓勵公眾參與到項目的建設和運營中來,發揮公眾智慧和主觀能動性,并從實際的參與中切實提高獲得感和幸福感
統計顯示,世界銀行(以下簡稱“世行”)是目前全世界范圍內資助項目最多、投資額最大、政策性很強的國際金融機構。我國在工業、農業、林業、交通、環保、能源、水利、社會發展與技術援助等領域與世行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合作。世行在許多發展中國家組織實施過各類建設內容的項目,積累了一整套項目設計、項目管理和項目后評價的理論與方法,目前已相當系統、嚴密,實踐證明也是行之有效的,很多內容構成了國際工程管理的慣例。
世行認為,項目中的“公眾參與”是確保發展中國家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對于扶貧、改善社會公平和加強環境管理至關重要,因此在貸款項目中對“公眾參與”提出了明確要求,并將這一理念貫穿于項目建設的立項、建設、驗收等全過程。近年來,世行項目中的公眾參與呈現如下趨勢:
微觀參與向宏觀參與轉變。目前,項目層次的公眾參與約占70%,但規劃及政策制定層次的公眾參與日益增多,如國別援助計劃、區域扶貧計劃等,將是今后公眾參與的重點。
被動參與向主動參與轉變。以往的公眾參與只作為一項世行要求的程序性工作,借款人及利益相關群體的參與積極性并不充分。隨著公眾參與的深入,參與式發展成為一種重要的發展理念,主動參與逐漸增多。
個體參與向團體參與轉變。在公眾參與的主體方面,團體參與日漸增多。隨著環保社團等非政府組織日漸增多,其所發揮的作用也不斷提升和增強。
階段參與向全過程參與的轉變。要求公眾全過程參與世行項目,而不僅僅局限于某一階段。
隨著世行項目中公眾參與的深度和廣度的深入,對國內項目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也提供了一些啟示。一是應樹立可持續的發展理念,堅持以人為本,滿足并超過利益相關人的期望,以獲得項目的成功。二是應提升公眾參與意識,掌握公眾參與的技術與方法,從而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三是應設立相關的公眾參與委員會,與項目辦保持緊密聯系和溝通交流,為項目的順利推進出謀劃策。
世行項目公眾參與是一個“信息共享—咨詢—協商—賦權”的過程,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發展宗旨。它具有較強互動性,能較真實地反映公眾的意愿;同時,有效提高了政府部門在百姓中的威信,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質量,對社會的穩定起到積極作用。如浙江正在實施的世行貸款浙江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及飲水工程建設項目,利用世行貸款2億美元,涉及安吉縣、富陽區、天臺縣和龍泉市四個縣(市、區)約500個村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受益農戶約20萬戶。目前項目正持續深入推進,并積極探索形成具有獨特性、創新性和引領性的運行機制,為鄉村振興和浙江大花園建設增動力、添亮色,同時力爭為全球范圍內的世行項目樹立標桿和“浙江樣本”。
在社區參與方面,各縣市的做法亮點紛呈、收效顯著。如安吉推出“村民監督員”機制,邀請有關村民代表參與項目實施、運行、維護、管理等重要環節,以保證項目惠及每家每戶;富陽項目辦加強與鎮村兩級政府的工作銜接,邀請相關人員和村民代表進行圖紙審查,優化并完善設計方案;天臺設立“天臺世行項目”官方微信并及時公布階段性工程進度和項目進展,同時選出村級監督員,保障項目管理和運維的高效運作;龍泉通過發放民意調查問卷、開展公告宣傳、召開村民代表大會等多種形式,保障居民行使選擇權和決策權,越來越多的城鄉居民從日益改善的生活環境中提升了幸福感。
總之,政府要鼓勵公眾和提供便利,讓公眾參與到項目的建設和運營中來,發揮公眾智慧和主觀能動性,并從實際的參與中切實提高獲得感和幸福感。公眾作為利益相關者,也應整合集體力量參與到項目建設和運營中,提高參與力量、提升參與層次,共同助推世行項目實現服務民生、改善環境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