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健 陳安
近年來,美國社會各界普遍認為復雜的稅制已不利于美國經濟增長和競爭力提升。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后,將稅收改革列為其經濟政策的第一選項。2017年4月26日,特朗普公布稅改計劃大綱,推出了自里根政府以來規模最大的減稅法案。2017年12月20日,參眾兩院均已通過稅改法案,2017年12月22日特朗普總統正式簽署成為法律,于2018年1月開始實施。
美國以直接稅(即所得稅和財產稅)為主,占稅收收入80%以上,而直接稅又以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為主,此次稅改方案著眼于大幅降低企業和個人所得稅。此次稅改,在個人所得稅率方面,主要包括調低稅率,最大降幅4%;提高個稅標準扣除額到現行標準的兩倍左右;增加兒童扣稅額和提高遺產稅免稅額等。在企業所得稅方面,主要包括:從2018年開始,所有企業一律使用21%的稅率屬地征收,符合條件的子公司利潤匯回免稅。跨國公司累計離岸收入的流動資產部分,稅率為15.5%,非流動資產部分,適用的稅率為8%。允許企業將2017年9月27日至2027年1月1日投入使用的某些新的和二手的“合格財產”的成本在當期費用化。
浙江與美國的經貿關系密切,目前美國是浙江第一大貨物貿易伙伴、第二大服務貿易伙伴、第四大外資來源地和第二大對外投資目的地。對浙江企業調查分析顯示:
部分出口產品面臨的競爭壓力變大。2016年全省和美國的貿易額達到550.4億美元,占全省貿易總額的16.36%。稅制改革將增強美國本地產品的價格競爭力。此次稅改簡化并大幅降低個人所得稅,增加了抵扣額,降低了企業的用人成本,因而美國企業的用人成本將有所降低。在美國設立了銷售中心并主要售往沃爾瑪等零售店的浙江某休閑用品有限公司認為,稅改將對美國本土品牌產生較大利好,美國企業的盈利能力將得到提升。其在美國的競爭對手可能會通過打價格戰等促銷方式提升其產品競爭力,爭奪更多的本土市場份額。省內的制造企業將面臨美國本土企業及有意在美國投資的同行業企業的新挑戰。
已在美投資的企業會將產能繼續遷至美國。截至2017年10月底,浙江在美國投資累計共有1339家企業,中方投資備案額為116.9億美元。調查顯示,產品在美國具有較大市場占有率的制造型企業有將部分生產環節和銷售環節轉移到美國的意向。浙江某摩托車公司在美國設立了全資子公司,負責向美國銷售公司自主品牌的全地形摩托,企業負責人表示,鑒于稅改方案可以較大地減輕企業負擔,計劃在美國新設更多的銷售公司。蕭山一家LED企業計劃將裝配廠的最后一道工序轉移到海外倉,除了考慮到此次減稅利好外,按照規定,裝配完成度在25%以上的產品可以標示“美國制造”,提高了開拓美國市場的能力,同時半成品出口所繳納的進口關稅相比成品降低1.5個百分點,進一步降低了產品成本。
在浙投資的部分美國產業資本可能轉移。截至2017年10月底,在浙美資企業共計6096家,合同外資170億美元。美國稅改通過后,短期來看,美國跨國公司會在全球范圍內重新配置,美國的產能利用率會上升,省內的產能利用率會下降。長期來看,在浙的美國產業資本可能會轉移,流向美國形成新的投資。此外,美國作為投資目的地的吸引力將上升,全省招商引資將面臨美國競爭,招商引資壓力會上升。
企業海外資本將集中流向美國本土。此次稅改推出的企業所得稅采取和新加坡、香港一樣的“屬地”征收,意味著美國企業僅就其在美國境內的所得納稅,而境外所得即使匯回國內也無需繳納企業所得稅。浙江某高新技術企業在40多個國家設有子公司,以往美國的企業所得稅是“屬人”征收,海外收入也需依據美國稅法繳納所得稅,所以企業在設計股權架構時,海外其他國家的子公司不作為美國公司的子公司,此次稅改方案提出美國母公司控股10%的海外子公司匯回免稅。因此,企業考慮將美國子公司提升為一個地區總部,將周邊部分子公司納入美國子公司管理,統一進行利潤歸集,對應對匯率風險和改善公司現金流有較大好處。
浙江部分跨境電商企業面臨發展契機。以某海外倉公司在美國紐約設立的子公司為例,該公司專營公共海外倉,目前為省內70多家企業提供倉儲和物流服務。企業反映,紐約子公司雇傭的倉庫工人工資平均22美元/小時,工人年收入約4.5萬美元,稅改方案對收入10萬美元以下的員工降稅效果明顯。稅改后,海外倉運營公司將大大節省企業所得稅(約10%-15%)和個人所得稅,參與北美海外倉服務的浙江跨境電商企業將大幅度降低海外倉儲和轉運服務費用,提升跨境電商企業的綜合競爭優勢。
保持戰略定力。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當前,浙江改革和開放紅利不斷釋放。針對美國稅改帶來的可能影響,我們需要保持戰略定力。首先,浙江經濟潛力足、韌性強、回旋余地大,具有龐大的國際國內市場空間,全面開放新格局正在形成,不會僅僅因為美國稅改政策而產生較大的經濟波動。其次,稅收只是企業投資經營決策考量的一個因素,產品和服務針對的目標市場、綜合成本、營商環境、市場環境的穩定性等也是企業決定投資布局的重要因素。第三,美國經濟增長能否達到特朗普政府預計的3%以上以減少財政赤字率還存在不確定性。美國稅改可能帶來的財政赤字擴大、貧富差距拉大,可能導致稅改偏離特朗普政府當前預期。美國稅改實際上還挑起了國際稅務戰,使得反國際稅收惡性競爭成果縮水,相關國家的反應還有待觀察。
落實外資政策。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和浙江省政府2017年以來出臺的利用外資政策(國發〔2017〕5號、國發〔2017〕39號、浙政發〔2017〕22號),吸引跨國公司總部、高端制造環節、研發中心在浙江扎根,打造高質量外資集聚地。系統梳理美國引進外資的政策,加強研究美國外資管理法律體系、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外資政策變化,研究出臺更多有利于吸引外資的政策,如對跨國企業符合一定比例的境外股息收入免稅等。關注匯率政策變化的影響,美元資本的回流可能會使美元升值,美國為平衡赤字發行國債預計會推高利率水平,也會推動美元升值。
提升引資平臺。加快自貿區建設。加快推進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研究建設自由港和免稅島,在自貿區內對符合要求的外資企業給予稅收優惠,吸引更多更好外資進入自貿試驗區,對抗資本回流。積極在全省范圍內復制推廣自貿區改革試點成功經驗。加快中美國際產業合作園建設。繼續支持中美(湖州)合作產業園等國際產業合作園建設,在條件成熟時將其納入雙邊合作共建備忘錄。利用園區發展優勢,向周邊地區進行產業鏈擴散和延伸,形成國際產業合作園輻射帶動周邊區域發展。
優化營商環境。加快“最多跑一次”改革。堅決打破信息孤島、推進數據共享,加快建設企業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2.0版。全面實施利用外資準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完善外國人才管理服務工作機制。進一步降低企業綜合成本。調查顯示,浙江土地、物流、水電、燃油等比較成本比美國高。要繼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鞏固減稅降費的改革成果,同時采取措施進一步降低企業用工成本、土地成本、用電成本、物流成本以及融資成本等直接成本,進一步降低涉企收費和政府性基金等稅外負擔,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推動海外并購。鼓勵對美開展海外并購。此次稅改降低了在美運營企業的成本,也是浙江企業在美進行產業布局的機遇。要鼓勵有實力的企業開展對美并購,獲得美國先進技術、品牌和營銷渠道,增強國際市場話語權。加快科技研發型境外園區建設。繼續加快杭州(硅谷)科技研發園的建設,同時推廣杭州(硅谷)科技研發園建設經驗,引導各地結合自身產業導向,充分運用美國稅改帶來的成本下降,按照政府推動、企業主體、本土化運行和市場化運作的原則,通過直接投資等方式在美國設立海外科技孵化器,圍繞技術攻關、合作研發、精準引智、項目孵化、招商選資五大功能,培育和集聚各類創新要素,將海外高層次人才和先進技術引入浙江。
推進稅制改革。密切跟蹤研究國際稅制競爭進展。關注美國稅改是否會帶來全球范圍內的減稅趨勢,特別是關注OECD國家、金磚國家以及越南等發展中國家的減稅動向。推進企業所得稅改革,削減間接稅的比重,逐步提高直接稅比重。打造簡潔透明、更加公平的稅收環境,進一步降低企業實際稅負水平,提高我國稅制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加快個人所得稅分類與綜合改革。簡并稅率級次,降低最高邊際稅率,規范稅收抵免項目標準,降低中低收入人群的稅負水平,加強高收入人群的稅源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