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經濟、分享經濟、體驗經濟和創意經濟將成為今后一段時間浙江服務業創新發展的主要切入點、著力點和支撐點
2017年,浙江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50%,吸納就業人員約占總就業人員比重的60%,投資額約占全社會固定投資比重的70%,全省重點打造的八大萬億產業中有七個與服務業密切相關,服務業已成為浙江經濟增長的新引擎。與此同時,在“互聯網+”浪潮的沖擊下,服務業內部各行各業的邊界逐漸消融,新興業態和模式不斷涌現,服務業日益呈現跨界融合的發展新趨勢。2017年6月,浙江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首次完整提出“發展平臺經濟、分享經濟、體驗經濟、創意經濟”的新任務,同年11月底,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浙江省服務業“四大經濟”創新發展行動方案》就服務業創新發展作出具體部署。“四大經濟”以業態特征、模式特征為劃分依據,打破了以往按照服務業子行業劃分的行業壁壘。可以預見,平臺經濟、分享經濟、體驗經濟和創意經濟將成為今后一段時間浙江服務業創新發展的主要切入點、著力點和支撐點。
平臺經濟在浙江有較好的先天基礎。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電子商務平臺在行業內具有舉足輕重的龍頭地位,不僅是全球最大的零售交易平臺,而且約占中國電子商務80%的市場份額。除此之外,浙江的港口優勢和金融優勢同樣明顯,寧波舟山港是全球貨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杭州、寧波、溫州、金華等地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均是當地同期GDP的兩倍以上。因此,建設和提升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電子商務平臺、以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為依托的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平臺,還有以充沛浙商資本為基礎的虛擬資產交易平臺,將成為浙江發展平臺經濟的重中之重。
分享經濟在浙江已有較為廣泛的應用。以躋身分享經濟第一梯隊的杭州為例,不僅共享單車隨處可見,共享汽車數量也近四萬輛,極大地方便了市民的日常出行;此外,以知識分享為特色的在線教育平臺、在線醫療平臺等在杭州創業圈中蔚然成風。除了這些已廣泛存在的生活資源分享外,生產資源和創新資源的分享也將作為促進浙江分享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其中生產資源的分享將主要瞄準生產制造領域,以實現企業優勢生產設備和綜合生產能力的協同分享;創新資源分享則是依托各類科技創新服務平臺,以實現科技數據、儀器設備、標準專利等軟硬件資源的互聯互通和共享共用。
體驗經濟在浙江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當前浙江人均GDP超過13000美元,成功邁入世界銀行劃分的高收入門檻,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也連續多年保持兩位數增長,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日俱增,對標準更高、體驗更好的服務有著更多的期盼,發展體驗經濟大有可為。下一步,各級政府應圍繞與體驗經濟密切相關的行業和領域,引導企業和市場大力開發體驗式新產品新服務,積極培育基于大數據、移動位置服務、虛擬現實等技術的體驗經濟新模式,努力擴大有效供給,以推動文化、旅游、健康、養老、教育、信息等各類體驗式消費的大發展。
創意經濟已成為浙江的一大特色和亮點。遍布全省的特色小鎮,集聚創業者、資本、孵化器等高端要素,成為全省科技創新、產業創新的主戰場;阿里系、浙商系、高校系、海歸系構成的“新四軍”成為浙江創新創業的主體團隊;世界互聯網大會、杭州云棲大會等一批有影響力的盛會,吸引雙創資源匯聚浙江。為培育壯大浙江創意經濟,既要瞄準科技前沿,布局未來產業以不斷強化科技創新能力;也要聚焦“文化+”產業,以影視制作、工業設計、互聯網信息服務等為突破口,進一步提升文化創意能力;此外,還要積極推動新興技術在傳統行業中的應用,以實現創新創意與傳統產業的融合提升。
“四大經濟”是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蓬勃發展背景下形成的新興服務經濟,政府和全社會要努力營造服務業創新發展環境,不僅要在政策支持方面適當給予先行先試的便利,也要在人才保障方面加大力度,更要在監管方式和發展支撐方面有所創新。唯有如此,才能共同推動浙江服務業創新發展,實現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轉變,進而向服務業強省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