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建成
推動新時代組織的持續成長,需構建面向未來的發展戰略、構建持續進步的組織文化、構建開放共生的行業生態、構建注重賦能的管理體系
近期,看到美國《財富》雜志的一個數據,美國中小企業平均壽命不到7年、大企業平均壽命不足40年,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僅2.5年、集團企業的平均壽命僅7-8年。這引起了筆者的思考,為什么有的企業能做到基業長青,而有的卻只能曇花一現,組織老而彌堅的“密碼”是什么?特別是在新時代,組織面臨的內外部環境都處于快速的變化之中,如何讓組織持續成長?
必須看到,新時代組織面臨著不小的挑戰:一是環境高度不確定;二是社會分工精細化;三是組織管理新要求。而組織持續成長的關鍵能力是什么呢?綜合國內外組織成長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組織持續成長的關鍵能力主要表現為四個方面:
戰略領導能力。戰略領導力是組織與時俱進的能力。組織在面對快速變化和高度不確定性的外部環境時,具有持續從外部審視自身,理解行業變化,把握發展趨勢,建立面向未來的發展戰略,重構核心競爭力的能力是組織持續成長的核心能力。
持續學習能力。技術快速更新迭代,經濟社會發展變革加快,組織成長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組織的持續學習能力將成為核心競爭力。組織要打造持續追求進步的組織文化,讓組織成員自帶“發動機”,保持旺盛的學習力,這是組織持續成長的動力源泉。
資源整合能力。每個組織都是大生態系統中的一個單元,各具優勢,又相互依賴。組織整合行業資源(包括縱向整合、橫向整合和平臺整合)、構建良好生態的能力決定了組織競爭力和持續發展能力。
管理創新能力。外部環境和內部因素的變化都要求管理創新,組織必須克服傳統的科層制管理架構的弊端,構建更加高效、靈活的組織架構,還要激發個體的活力和創造性,為組織成員賦能,這是組織持續成長的重要保障。
綜上,為了推動新時代組織的持續成長,筆者提出如下對策建議。一是構建面向未來的發展戰略。組織要深刻理解外部環境變化對行業及其自身帶來的影響,研判未來發展趨勢,構建面向未來的發展戰略。構建面向未來的業務體系,組織要持續關注外部環境的變化,研究宏觀環境、技術變革、行業需求的演變趨勢,以及這種演變對組織的影響,以未來的需求來審視業務體系,優化現有業務,布局新興業務。構建面向未來的組織體系,要建立與未來業務體系相匹配的組織架構,組織資源向符合未來發展趨勢的業務傾斜,并推動業務流程再造。構建面向未來的人才隊伍,要加強人才儲備,提前布局未來業務發展所需的人才隊伍。
二是構建持續進步的組織文化。組織要從使命、愿景、用人導向、管理等各環節,構建持續進步的組織文化。要志存高遠,組織要具有強烈的使命感,構建遠大的發展愿景,并敢于提出雄心勃勃的目標。要鼓勵學習,組織要鼓勵員工自我超越,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打造學習型組織。要精益求精,組織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構建PDCA循環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
三是構建開放共生的行業生態。組織要秉持開放的發展理念,構建開放共生的行業生態。要融入行業生態,組織的發展理念、業務方向要符合行業發展大勢,在行業大生態中的找準定位,謀求發展。要整合行業資源,整合關聯行業、行業內部資源,聯合生態伙伴開放式創新,形成更具競爭力的業務模式和解決方案。推動健康發展,積極參與或組建行業聯盟、標準組織等,擴大發展空間,推動行業自律,維護行業健康發展。
四是構建注重賦能的管理體系。組織要推動管理創新,從傳統的“管控”向“賦能”轉變。更加注重個體的成長,組織要在注重組織績效的同時,更加注重員工的成長,更加注重員工專業特長和創造力的發揮,把組織目標和員工個人目標有機統一。更加靈活配置組織結構,要著力打破組織層級架構,減少管理層級,促進組織結構扁平化,構建無邊界、網狀架構,決策溝通更加靈活高效。更加注重授權,推動管理者積極賦能下屬,下沉決策權力,更加注重團隊建設、人才培養、績效輔導;激發員工內在的工作動機,加強員工輔導與培訓,讓其有能力合理支配權力,科學做出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