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學分銀行建設阻力及其消解策略研究

2018-02-08 18:31:04吳南中
成人教育 2018年2期

【摘要】在終身學習體系構建和學習型社會形成的背景下,學分銀行建設作為多方共贏的終身學習體系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的熱點。但學分銀行的實踐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伴隨著各種問題和沖突的。文章利用文獻法與調查法,歸納了學分銀行建設的阻力并對此進行了歸因,提出了通過立法明確學分銀行權力、促進教育機構協同辦學、推進民間資本進入改善質量、順應創新創業潮流鼓勵學習者參與等策略,消解學分銀行建設阻力。

【關鍵詞】學分銀行;建設阻力;消解策略

【中圖分類號】G4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8794(2018)02000906

【收稿日期】20170420

【基金項目】2016年度重慶市社會科學規劃一般項目“以學分銀行為溝通載體的重慶終身學習體系建構研究”,項目編號為2016YBJY058;重慶市2015年度“十二五”規劃課題重點項目“互聯網+時代高職生職業素養結構變遷與形成途徑研究”,課題編號為2015GX038;2016年度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等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劃課題“基于大數據的在線教育資源供給優化研究”,課題編號為16YB105

【作者簡介】吳南中(1984—),男,湖南新化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遠程教育、職業教育。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終身學習體系建設的深入,學分銀行作為“各方多贏、功在社會、利澤百姓”的好事備受重視,[1]其建設成為各國政府發展教育的重要策略。據不完全統計,全球有超過150個國家和地區正在以各種形式建立學分銀行或者是與學分銀行功能相似的制度體系和運行體系。[2]我國關于學分銀行的官方提法最早出現在2004年的教育部文件《關于在職業學校逐步推進學分制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04]10號)里,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學分銀行建設是國家教育規劃重大項目和改革試點項目。隨后,學分銀行在全國層面逐漸鋪開,重點落在廣播電視大學體系和部分政府、聯盟、學校和企業。按照周晶晶等人的分類,我國的學分銀行分為終身教育學分銀行、市民學分銀行、聯盟學分銀行、成人高校學分銀行、職校學分銀行、企業學分銀行和其他學分銀行項目七大類。[3]教育部在2016年的《推進學分認定和轉化工作的意見》中明確了學分認證、轉換試點的意義,明確試點學分銀行建設,學分銀行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熱點。但學分銀行的實踐卻不是理論構想的一帆風順,學分認定主體不清、學分積累能力不濟、學分轉換需求不足等原因多次被相關學者在多種場合提及,隱匿在學分銀行建設背后的阻力到底有哪些?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消解策略,降低學分銀行各方面的阻力,促進學分銀行發展呢?

一、阻力與學分銀行建設阻力

(一)阻力的詞源前溯

阻力在物理學上用來描述妨礙物體運動的作用力。比如空氣阻力、滑動阻力,阻力是物質世界運動可控的支撐,失去阻力地運動整個世界會失控。阻力也經常出現在心理治理領域,常用于描述個體有意無意地做出抵抗,出現不愿意甚至反對消除癥狀的現象。應用到社會研究領域,指的是推進改革或者事務進展所產生的阻礙,通常由改革沖突產生,是面臨改革現狀的壓力時維持現狀的一種力量。[4]阻力的存在并不是壞事,在社會實踐中,阻力是組織發展中一種健康和必要的現象,是保障事務朝向正確方向變革和消解潛在危害的積極力量。對于方向正確的改革而言,消除阻力需要耗費一定的成本和精力,但是能引起改革倡導者在推進改革時的周密思考和明智選擇,避免出于個人選擇、偏好和個人審美產生改革偏差;對于方向不正確的改革,阻力能起到在危害發生之前扼殺變化的作用。因此,消除阻力并不是要扼殺阻力來源,而是要建立協同機制,通過多元話語,清晰事務發展目標,理順事務發展路徑,實現組織和目標的協同。

(二)學分銀行建設阻力

學分銀行建設阻力指的是在學分銀行建設與實踐過程中,由于學分銀行會觸動相關利益、引起原有工作程序不適和制度建設滯后等原因,產生阻礙學分銀行正常推進的壓力和阻礙力量。從學分銀行的功能來看,學分銀行建設的目的在于搭建終身教育“立交橋”,促進各級各類學習成果參與競爭,形成優質成果呈現的平臺。這種方式沖擊了傳統的學校運行體系,也沒有形成專門的制度體系,導致了很多問題。比如吳鈞認為學分銀行建設存在主體含糊、換算技術障礙、校級互認壁壘等問題,[5]楊晨提出學分銀行建設三大問題,[6]實際上指學分銀行阻力導致的困境。破解學分銀行建設的難題,應該直面學分銀行建設阻力,從消除阻力入手,推動學分銀行建設。

二、學分銀行阻力來源及其歸因

(一)學分銀行阻力來源

1制度建設滯后帶來的阻力

學分銀行是一種制度體系,有學者將學分銀行定義為一系列關于學分認證、積累和轉換的體系。縱觀學分銀行運行狀態,取得一定成效的學分銀行建設,必定是制度建設與發展同步,立法先于制度設計。比如歐盟在上世紀90年代出臺了推進終身學習的政策和措施,制定了認證各類學習成果的原則,成為終身學習成果認證制度的行動指南。在此鋪墊下,2007年啟動了歐洲終身學習資格框架,通過設計八個資格等級,規定相應的知識、技能和能力維度,有效認定各類學習成果,促進各級各類學習成果的流動。[7]韓國和我國臺灣地區等用法律來保障學分銀行的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比如1997年韓國政府頒發的《學分認證法案》將正規教育體系以外的六類學習成果進行認證,并規定通過積累達到相應要求就可以獲取本專科證書。我國臺灣地區也是先行立法的先驅,2002年就頒布了“終身學習法”,推動學分認證。在沒有建立學習成果認證制度的美國,由于其特別的轉學通道和學分認可機制及各類合作協議,為學習成果流動及認證提供了便利。綜觀其他國家、地區先進經驗,我國在制度上的滯后性明顯,至今沒有形成一套終身教育的立法,各種制度的系統性和相互支撐能力非常薄弱,導致學分銀行的美好愿景規劃在執行時找不到主體,更沒有依據。endprint

2學習成果的質量問題帶來的阻力

由于地區經濟發展不均衡、教育資源投放機制、教育機構自身定位等歷史問題和現實問題的交織,導致不同教育機構的學習成果質量不同。按照目前高等教育現狀,東部沿海與中西部差別、層級差別(985院校、211院校、一般本科、高職高專等)巨大,就是同一級別的高校,也存在較大的質量差別,給學分流動帶來了極大的阻力。比如某直轄市集中五所本科院校和五所高職院校的教學負責人協商學分互認的問題,結果是五所本科院校全部不愿意承認五所高職院校的學分,學分銀行工作推進難度可想而知。除普通高等教育之外,自學考試、電大系統的開放教育、各普通高校的網絡教育其質量遠遠沒有達到可靠狀態。對于學分銀行而言,學習成果的兌換的基本原則就是等值等效,缺乏質量就是缺乏生存的基礎。

3辦學者認知阻力

學分銀行的價值受到教育研究與實踐人士的肯定,但落實到具體辦學中,還存在認知問題。首先,部分辦學者對學分銀行認識模糊,并不理解學分銀行的價值。學分銀行給學習者帶來了多元選擇機會,對教育機構辦學質量形成、特色打造和品牌建設等方面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但辦學者并沒有認識到學分銀行對自身的教育體系重塑產生影響。其次,部分辦學者對學分銀行未來并不看好。比如對學分銀行未來持有的悲觀情緒影響了對學分銀行的關注、資源投入和制度建設,以至于學習活動早已沖破了單一學校的圍墻卻沒有實質性地建立學分銀行體系。再次,部分辦學者“關門辦學”思想嚴重。盡管受到國際OCW、MOOC、終身教育理念等先進辦學行為和思想的沖擊,但“開放辦學”的思路并沒有深入到辦學者身心,也沒有轉換為“開放辦學”的實踐。部分辦學者陷入對自身質量的盲目自信,比如有的對自身的教學質量“沾沾自喜”,沒有觀察到高等教育發展潮流對質量的提升作用;有的辦學者對“開放辦學”存在極端認知,認為各類在線教育資源僅僅是西方國家文化戰略的組成部分。教育者的認知導致了學分銀行推動過程的觀望、無作為甚至抵制。

4學習成果體系質量標準不健全

學分銀行的價值是各級各類學習成果通過學分體系認證,這就產生了什么樣的學習成果可以認證的問題。在德國,沒有資歷的勞動者可以憑借其經驗參與認證,獲取資格。在國內建立有各種不同類型的學分銀行,許多學分銀行研究者借鑒國外資格框架,制定了部分學習成果等級,建立了相關的認證體系,并嘗試進行各類成果的認證。但認證標準體系建設嚴重滯后,沒有形成統一的體系,導致了認證難度增加。尤其是非正式學習成果,在標準建設上還沒有形成基本的框架和制度,要將各類非正式學習的成果納入學分體系幾乎成了無法突破的難題。

5學習者參與積極性不高造成的阻力

學分銀行要實現自身價值,需要影響學習者源源不斷參與學分認證,以及進入學分銀行的學習者與平臺產生黏性,也就是學分銀行要有學習者成果認定的需求。從廣州大學城2003年建立的 “課程互選、學分互認”的效果來看,8年時間里累計的人數不足在校生人數的2%。[8]上海開放大學一直走在前沿,其統合各級終身教育體系的學分銀行,運行兩年多僅僅130多人自主申請學歷教育學分轉換。[9]在其他學分銀行機構中也沒有出現大量的認證轉換的需求,與學分銀行所承載的使命嚴重不符合。沒有學習者對學分認證產生需求,也就失去了學分銀行的話語權和生存生態,極大地阻礙了學分銀行繼續向前發展。

6學分銀行信息平臺體驗不佳

學分銀行信息平臺是與學習者發生關系的窗口,也是與學習者產生聯系的關鍵平臺。對國內學分銀行信息管理平臺研究發現,管理平臺的普遍特征是建立在方便管理者管理的理念下,而不是建立在如何更好地服務學習者的目標中。比如某直轄市建立的學分銀行,采用的是封閉型菜單模式,管理者為了登記準確的信息,預設了各類學習成果,但覆蓋不全。當學習者獲取了信息平臺非預設成果時,需要聯系管理平臺工作者進行添加。顯然,這種方式能提高管理的便捷度,卻把學習者的熱情擋在門外。平臺需要的基本功能尚且如此,更不用說平臺對學習者的智能引導、個性化支持和學習路徑推薦、基于“人職匹配”的崗位推薦等后期行為。這種體驗不佳的學習銀行平臺會導致“邊緣”的學習者快速失去參與的意愿。

7教師阻力

在學分銀行的推進中,教師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學分銀行對于教師而言,同樣是不適“事物”。按照學分銀行的要求,課程建設要按照學分銀行規定層級的知識、技能和能力需求進行;還需要打破學科邏輯,按照學分銀行所需要的認證模塊進行課程設計與實施,甚至是教學實施上都需要按學分銀行所規定的標準進行重新設計。以往在內容上的隨意性被打破,組織上的學科化被認證模塊化取代,導致了大量的課程需要重新建設、大量已有的資源需要推倒重建,這無形加大了教師的壓力,導致了教師對學分銀行的無意識抵制。

(二)學分銀行阻力歸因

1文化層面歸因

文化通過約束人的行為限定了革新的心理和空間。學分銀行的建設阻力有來自文化層面的影響。首先,高等教育領域的不均衡發展理念導致了高等教育質量的層次化,并固化為社會、政府的認知。體現為對各級各類教學成果承認成為教育機構心理上很難克服的障礙,特別是對辦學質量較高的院校承認較低水平的院校,全日制院校承認非全日制院校,課堂教學承認在線學習成果。一般來說,占強勢的對方可能容易認為自身的文化優于對方的文化,自身的能力優于對方的能力,不屑與對方合作。同時弱勢一方會反感這種強勢文化并進行抵制。其次,長期以來政府為主體的行政管理方式導致了各個部門管理的碎片化,教育機構割裂與分離嚴重,甚至機構內部不同部門之間割裂與分裂。不同的機構不愿意為學分的互認提供實施環境。再次,在“二元結構”的影響下,學習者是管理的對象,忽視了學習者話語權的文化導致在學分銀行建設過程中沒有真正從學習者需求出發,沒有真正按照學習者需求進行制度設計、機制設計、平臺設計,無法引起學習者的高度關注。endprint

2社會層面歸因

社會作為學分銀行的生存環境,其系統運作方式實質性地影響了學分銀行的正常推進。首先,社會經濟水平快速發展與思想素質發展脫節,導致終身學習需求不旺。國家在社會轉型發展的當口,教育的重要性問題逐漸受到重視,但由于在落后產能縮減不力、社會轉型對個體層面影響還沒有真切體現、創新意愿不強的情形下,尤其是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創造了持續的崗位提供給勞動者,勞動密集型企業還處于“用工荒”的社會現實中,對資歷和學習需求不旺盛,學習者并沒有太多意愿參與終身學習。其次,社會運行制度不健全,沒有建立起支持學習者參與終身學習的制度。國家并沒有形成《終身教育法》或者是其他相關的規章制度,也沒有形成國家統一的資歷架構,學習者參與學習的制度、經濟、文化支持不夠,比如帶薪學習制度,并沒有在企業上形成共識,也沒有建立相應的法律保障。再次,對于學校的學習者而言,受制于嚴格的學籍制度、單一的學分通道、嚴格的學校等級和固化的社會認知,流動起來較為困難。

3組織層面歸因

學分銀行受制于組織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等組織層面的制度。首先,學分制沒有真正形成。學分制是“高等學校的一種教學管理制度。以學生取得的學分數作為衡量其學業完成情況的基本依據,并據以進行有關管理工作。”[10]學分制的精髓是學習者自我選擇。從理論上,只要學習者獲取了足額的學分,就可以獲取學歷和資歷。學分制是學分銀行效用發揮的基本制度,但高等教育并沒有形成真正的學分制。其次,學校組織“刻板現象”嚴重。由于人才培養的可測量性和可評價性偏弱,導致難以測評不同的教育機構對學習者的實際教育效果,影響學校自身在教育體系中的認識,破壞各級各類學校參與交流互動的文化,形成了學校刻板的組織文化,學校并沒有在組織上為學分銀行制度運行提供組織支持。

三、學分銀行阻力的消解策略

要消除學分銀行建設的阻力,需要關注學分銀行阻力以及阻力的歸因,分析阻力特性,以系統化、制度化、過程化的思想為指導,形成相互配合的策略系統和制度系統,單點突破和系統推進結合,消除阻礙學分銀行發展的阻力。

(一)加快終身教育立法,賦予學分銀行中心權力

參與學分銀行認證,實際是需要與“學歷”或者其他“職業資格”產生聯系。換句話而言,就是學習者需要認證、積累與轉換之后,學分銀行能給學習者“學歷”或者“職業資格”。按照現情,學分銀行本身不頒發證書,也沒有權利授予學位和資格證書,更沒有與學歷學位、資格證書相關聯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這就需要通過終身教育法律立法,以企校合作,形成既能有基本質量、又反映行業企業對專業能力和技能要求、還能滿足終身發展的課程體系,并按照不同的層級形成轉換的標準,學習者學習了相應的課程,就可以獲取相應的學歷和資歷。或者是借鑒韓國經驗,與院校合作建立標準,獲取了相應學分,頒發教育部長或協議大學簽發的文憑。[11]需要指出的是,對于學分銀行權力的賦予,需要有嚴密的監控和周全的質量保障機制。從社會運行角度來說,學分銀行的權力賦予是一個不可逆的教育改革,如果效果不佳,對機制的建設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在賦予學分銀行中心權力的進程中,可以選擇對知識和能力要求清晰的職業資格和專業進行試點,評估認證過程中的現實問題,并以治理方式鼓勵多元主體參與制度建設,逐步擴大學分銀行權力。

(二)促進教育機構協同辦學,建設協同供給文化

當“關門辦學”成為一種文化時,合作不會產生,學分等學習成果流動就會成為空話。首先,通過協同辦學,形成小范圍的學習成果共享聯盟,促進更多的教育機構參與體驗學分銀行給學校帶來的發展通道。其次,通過共建項目、共享實訓室、共同教改等方式,體驗教育機構之間的不同管理理念、質量控制方式,實現知識與經驗分享,提高學分銀行管理水平。再次,通過協同辦學,可以節約大量資源,用于自身富有競爭力教育產品的扶持。在傳統的思路中,建立學習平臺、建立大而全的學習資源成為常態,大量的資源用于重復建設,尤其是完全不受地域限制的網絡平臺、網絡資源建設。協同辦學中催生的協同文化,可以有效地降低無效的資源投入比例,促進更多的資源投入到自身特色產品的打造中來,提高資源效率。

(三)大力推進民間資本進入教育領域,提升學習成果供給質量和暢通供給渠道

在我國,整個教育體系在移植和學習西方的過程中,形成了一種“依附發展”的模式,[12]學校依附政府政策發展、教學依附制度指令發展、內容依附強勢文化發展等等,根據政治、經濟利益設計并輸出系統性的教育教學的體系,表現為任何問題靠請示,任何發展靠政策,甚至在發展過程中為獲取政策和政治支持,放棄辦學原則。通過激勵、宣傳、減免稅收等具體手段,引導民間資本通過管理創新、內容創新、評價方式創新沖擊僵化的教育體系,并逐漸形成社會影響力,促使社會人士認識到優質教育資源的重要性,逐漸向教育本體施加影響,幫助傳統教育體系打開思路、開門辦學。同時民間資本在向教育本體的進發過程中,通過學分銀行形成影響力,成為教育供給的新興力量。可以有效促進傳統教育機構形成特色,打造自身學習成果品牌,與新興民間教育機構競爭,促使教育機構不再著力“大而全”發展,而是追求“特色發展”、“精品發展”、“錨定方向發展”。這樣,學習者成長所需要的其他教育資源必須通過其他渠道獲取,良性互動的形勢就會清晰明確。最終拓展學習成果的來源和提升學習成果的質量,同時也加大了各級各類教育機構對學分銀行的黏性。

(四)順應萬眾創業潮流,鼓勵學習者參與終身學習

不得不說,社會人士參與學分銀行的積極性不高的問題是社會發展環境并不急切地需要他們更新知識體系。筆者造訪香港、東京等創新與創業氛圍較為濃厚的區域發現,地鐵閱讀、博物館學習等讓人印象深刻。在李克強總理等人的號召下,教育部等多個部門積極參與,事實上推動了全國的創新創業熱潮,一大批有志氣的年輕人投入到創新創業的環境中。但創新創業顯然不是依托號召就能完成的使命,而是需要社會各個層面的群體,積累和創新專業知識,形成創新產品和創新模式,再投入市場與市場原有產品形成差異精準競爭,[13]這就蘊含了大量的學習需求。社會輿論以及相應的制度建立引導創新創業的實踐者利用知識創新、利用技能創業、利用創新產品創業,這就助推了學習型社會的建設,最終為學分銀行的建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受眾”,真正壯大學分銀行關注人群。endprint

(五)形成多元治理機制,建立學習成果質量保障體系

保障學習成果質量是學分銀行運行的基礎。部分機構打著辦教育的“羊頭”,干賣文憑的“狗肉”;部分機構即便是想做好課程建設,但是受制于指引、體制和人員配置,無法真正產生高質量的學習成果等等。這些問題造成了學分銀行如果鋪開,就容易降低整個社會文憑和職業資格的誠信問題,沖擊教育生態秩序。因此,學分銀行的學習成果質量需要標準體系的支持,需要建立學習成果治理的保障體系。首先,全國性的資歷框架必須以立法的形式確立,明確各級各類資格要求的知識、能力與技能標準,形成可以指導學習成果、相關課程建設、教學運行、教學評價的質量基準線,并成立質量保障委員會進行第三方評價和實時更新。其次,需要不斷研究企業行業等用人單位對人才培養質量的要求,與學習者、社會人士一起不斷反饋標準的適應和引領情況,不斷地更新課程質量標準體系。最后,教師需要自覺意識到學分銀行對教育發展的推動作用,積極自覺將學分銀行的質量要求轉化為工作標準。

(六)引入市場機制,鼓勵教育機構形成特色產品

特色就是一個“你無我有,你有我優”的問題。一個教育生態的正常運行,不僅需要大量的參與者,還需要不斷形成個別引領性的高質量教育產品,促進教育生態的換代。學分銀行的發展,通過接入優質資源引入了競爭機制,同時也為各級各類教育機構引入市場機制開展特色專業、特色課程、特色產品建設提供了契機。市場機制指的是按照市場優勝劣汰的運行方式,通過供需關系和自由交易,擴大自身市場和積累自身發展所需要的資源。學分銀行提供了多元通道,教育機構所提供的教育產品必須有高質量、高標準、高口碑,才能吸引大量學習者,從而獲取自身發展所需要的資源,這就需要有意識地優化競爭環境,促使教育機構思考自身特色建設的問題,思考拿什么樣的產品參與市場的問題。這種機制的建設,一方面為新進入者提供了機會,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擠出部分不具備教學基本條件的碌碌無為者,優化整個教育生態。

(七)單點突破與系統推進結合,促進學分流動

不得不說,在現行的阻力下,學分銀行的系統推進始終是一個難題,必須有策略地從不同的角度發力,促進學分銀行的建設。首先,找準單點,快速形成示范效應。學分銀行建設所設計的面多范圍廣,全面發力在目前的情形下似乎是一道難題,找到有效的切入點是一個快速打開局面的方式。比如重慶廣播電視大學選擇職教與遠教一體化的學分銀行作為打造的目標,試圖通過與香港和東盟依托國家的“一帶一路”向外輸送,促成局域性影響力的提升,就是一個有效的單點。其次,制度、框架等學分銀行建設事物需要有系統的思路、長遠的眼光和戰略的思維,所做的工作必須是有條理、有章法、能拓展的。比如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學分銀行建設在資歷框架上形成了職教與遠教一體化的特色,但是同時注明了與香港、東盟、國開、廣開等學分銀行框架對接。只有單點切入,才能幫助學習銀行迅速擴大影響力;只有系統推進,才能為單點突破找到制度上的系統支持。現階段學分銀行的發展,需要有單點突破和系統推進相結合的思想,促進學分等學習成果的有序流動。

(八)以學習者為中心,搭建大數據內核的信息平臺服務終身學習

信息平臺是學分銀行業務辦理的窗口,學分的認證、積累與轉換工作需要依托學分銀行信息平臺完成。首先,學分銀行信息平臺建設要按照學分銀行運行體系流程要求,緊扣服務學習者的理念進行。在現行學分銀行信息平臺建設中,脫離學習者需求的建設方式導致了學習者體驗不佳,不適應學分銀行服務理念。其次,學分銀行信息平臺建設要有大數據思維。通過布局大數據體系,在數據倫理的允許下,捕捉學習者數據,并從學習成果的獲取路徑、方式、內容等各個方面,進行學習者潛力判斷,并以此推送學習內容、方式、路徑,以及對接外部企業進行工作推送,實現以大數據服務學習者的目的。最后,信息平臺要建成一個開放的平臺,可以拓展的平臺。學分銀行的發展,一定要適應不同的時代需求。因此,學分銀行信息平臺的建設,需要提供拓展接口,實現學分銀行平臺的不斷優化和功能的不斷拓展。

四、結束語

任何教育改革都會引發沖突,產生阻礙改革推動的力量。學分銀行建設中的阻力,是學分銀行自身不足或者是條件不成熟的表現。但作為代表主流價值和未來發展方向的學分銀行建設,尤其是解決我國學習通道的“獨木橋”現象和“單向道”路徑,解決學校教育發展特色不足、質量不高以及與用人單位需求脫節等現實人才培養問題的價值,受到各級各類教育人士的普遍認可。學分銀行的建設阻力會在很長時間內存在,破解學分銀行阻力是一項長期和系統的工作,需要建設者攻堅克難的決心,更需要建設者將阻力作為前提預設、思維方式和行為產生的基本出發點,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學分銀行建設的關鍵位置,在不斷創新建設方式中滿足更多人的需求,從而從根本上消除學分銀行建設引發的阻力和沖突。

【參考文獻】

[1][6]楊晨.我國“學分銀行”建設的三大問題[J].中國遠程教育,2010(6):41—46.

[2]張偉遠,段承貴.終身學習立交橋建構的國際發展和比較分析[J].中國遠程教育,2013(9):9—15.

[3][9]周晶晶,孫耀庭,慈龍玉.區域學分銀行建設的困境與思考[J].開放教育研究,2016(10):55—60.

[4]程培杰,馬健生.試論教育改革阻力的來源[J].比較教育研究,2001(6):49—53.

[5]吳鈞.“學分銀行”實施的困惑與思考[J].教育發展研究,2011(Z1):89—92.

[7][11]王海東,韓民.學習成果認證制度相關概念及問題探討[J].開放教育研究,2016(5):61—67.

[8]賀林平.學分互認無人喝彩[N].人民日報,20110718(12).

[10]顧明遠.教育大辭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402.endprint

[12]袁本濤.依附發展:20世紀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特征[J].教育發展研究,2000(6):120—124.

[13]吳南中.創新創業教育的推進機制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16(10):20—26.

Research on the Obstacle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redit Bank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WU Nanzhong

(Big Data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hongqing Radio & TV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520, 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lifelong learning system and the formation of a learning society, credit bank construction, as an integral part of a generally beneficial lifelong learning system, credit bank has become a magnet for educational theories and practice. However, the practice of credit bank, with problems and conflicts of various sorts, has not always been plain sailing. The paper attempts to employ textual analysis and investigation to give a summary of the obstacles and the causes and also makes the following proposals as solutions. Legislation can be employed to clarify the authority of credit banks. Educational institutes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undertake coordinated schoolrunning so that private capital can join in the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it can also respond to new trends in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and encourage the participation of learners.

【Key words】credit bank; obstacles; countermeasures

(編輯/樊霄鵬)2018第2期(總第373期)成人教育ADULT EDUCATIONNo.2 2018Total No.373

doi:10.3969/j.issn.10018794.2018.02.004endprint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高清资源| 曰AV在线无码| 国产网站免费看| 日韩成人在线网站| 国产一级片网址| 久久国产精品夜色| 成人综合网址| 亚洲天堂成人在线观看| 99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99久久国产精品无码| 99精品在线看| 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九月天|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丁香六月综合网|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五级| 中文字幕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精品在线91| 国产精品一线天| 操国产美女|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人人看人人鲁狠狠高清| 2020极品精品国产 | 国内99精品激情视频精品| 88av在线播放| 天天摸夜夜操| 色悠久久综合|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欲色| 国产乱视频网站| 国产又色又刺激高潮免费看| 日本不卡免费高清视频| 国产91精品久久| 久久91精品牛牛| 在线观看国产黄色| 免费亚洲成人| 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对白优播| 97超爽成人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精品| 91精品国产自产91精品资源| 久久永久视频| 手机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国产综合| 伊大人香蕉久久网欧美| 欧美无专区| 超碰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女人18毛片久久| 国产又黄又硬又粗|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 久久综合五月婷婷| 在线观看无码a∨| 永久免费av网站可以直接看的 | 精品福利国产|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0| 欧美激情,国产精品| 国产后式a一视频| 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毛片视频| 国产精品一老牛影视频| 女人18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香蕉伊思人视频| 国产视频资源在线观看| 美女高潮全身流白浆福利区|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下载| 成人小视频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国产午夜福利亚洲第一| 国产系列在线| 亚洲成人网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亚洲男人天堂网址| av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久久|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婷婷成人综合| 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欧美不卡视频一区发布| 91亚洲影院|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gif| 成年午夜精品久久精品| 在线va视频| 国产丰满大乳无码免费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