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曉紅
一、課程簡介
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的寫作、口語交際與綜合性學習教材,教科書第一冊一共編排了六次綜合性學習,其中編排了六次寫作,形成一個系統。這六次是:①從生活中學習寫作;②說真話抒真情;③文從字順;④突出中心;⑤條理清楚;⑥發揮想象和聯想。這六次既獨立進行,又有層層遞進的關系。
二、內容分析
我認為,這是一節作文課,是融入對學生思維品質培養的作文課,也是一節片斷作文課。這是一節作文課,是學生運用文字進行表達的訓練課,“寫”應當是整個課程設計的核心,以發展學生寫作能力為這節課的終極目標。 但是,鑒于真情實感作文的重要性,這節作文課又不同于其他作文課,對學生寫作品質培養應當是貫穿全課的一條線索課標要求:“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那么,在這節課中,突出的就應當是借助于作文的訓練,培養學生在作文中說自己想說的話,在作文中說真話、訴真情。
通過對課標的研究,我們發現,中學生的世界是色彩斑斕、生氣勃勃的世界,充滿了探索、充滿了希望。同時,他們處在智力發展和知識積累的黃金時期,可塑性很強。作文教學對學生的思維啟迪與開發功能是巨大的。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創設情境;鼓勵學生有個性、有創意的表達,讓學生展露心靈、表現自我。我們認為,這是恰當的,是符合初一學生的年齡特點的。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摒棄作文的功利性,鼓勵學生感悟生活,體驗人生,激發寫作欲望,引導學生說真話,表達真情實感。因此,我的一個指導原則就是,能交給學生的時間就交給學生,能讓學生做的就讓學生去做。
三、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寫作的困難往往是缺少素材或不會積累素材,因此作文時有些同學要么搜腸刮肚、東拼西湊,要么仿寫范文、編織故事,使文章顯得干巴巴的,缺乏真情實感。我就選擇了第二單元的《說真話抒真情》寫作系列活動,本次活動指導將以培養學生真情作文為突破口,交給學生搜集素材的方法,提倡說真話、訴真情。新課程寫作目標要求作文教學回歸寫作的主體,表達真情實感。選定“我愛我家”這一學生特別熟悉的話題,更能引導學生說真話、抒真情。
四、教學目標
1.在模仿的基礎上學習寫記敘文?
2.作文中要說真話訴真情。
3.做人要做真人,不虛偽造作。用感恩的心,感恩生活。
五、教學重難點
1.了解說真話、抒真情是寫作的基本要求;
2.學會在寫作中說真話、抒真情。
六、教學過程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類型 合作探討與交流
教學工具 多媒體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由作家高曉聲的《擺渡》給學生創設情境,引起學生對文段的思考:作家擺渡,不受惑于財富,不屈從于權力;他以真情實意待渡客,并愿渡客以真情實意報之。 過了一陣之后,作家又覺得自己并未改行,原來創作同擺渡一樣,目的都是把人渡到前面的彼岸去。
學生談一談自己的看法,并說說自己生活中類似的實例,感悟真情的話題由此引出。
老師提出疑問:真情(教師投影顯示)
二,借鑒思考,如何說真話,訴真情。
1,同學們一家說了這么多,那么請思考這樣幾個問題:什么是說真話、抒真情? 為什么要說真話、抒真情? 怎樣才能做到說真話、抒真情?
學生思考后回答
2 ,關于怎樣做到說真話,訴真情,既然大家都已經有了基本的認識。那么讓我們先來看看來自深圳一個打工家庭鄺丹的傾訴。(老師放出相應視頻:鄺丹的真情傾訴)
同學們說說看完之后,對怎樣做到說真話訴真情有沒有更多的認識?(學生交流,教師總結:關注生活。)那么就讓我們一起說說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要傾訴的內心的話呢?
3,大家一起說一說:(各小組共同交流)
________,我想對你(您)說
在橫線可以是你最想傾訴的對象,如爸爸(朋友、老師、兄妹、路人甚至是陌生人), 跟他(她)說說你內心埋藏已久的情感,或是感激,或是感動,或是不滿,或是憤怒,或是開心… …
感情真摯,真切,說出心里話。(150字左右)
(各組同學交流期間,老師也可參與期間,完了老師總結。)
通過交流學生由此對如何訴說已經有了自己真正的理解與認識,讓學生在親身體會的過程中去更深入的感悟,怎樣才能在行文中做好:說真話,訴真情。
三,內容延伸
其實,除了要關注生活,我們還應該把身邊的真實的生活記錄下來。
寫法指導教師投影顯示問題:怎樣使自己的文章打動讀者呢?我們先來看幾個片段:
片段一 母親要動手術,我被允許呆在手術室里,我看著醫生忙碌著,嘴里一直唱著那首歌,歌詞敲打在我的心坎上,也敲打在母親的心坎上。至少我們還有夢,媽媽你一定要好起來。
片段二 將走的時候,姐姐、姐夫、小外甥一家人出來相送,母親腿腳不方便,我沒讓她出來。我們在車里坐定,朝著窗外的人揮手,就在這時,我看見不遠處的土坡上,母親不知什么時候,也出來了,風很大,母親倚在墻角,也正向我們告別,她吃力地想抬起被病痛折磨的手臂,沒起來,又試了一下,還是沒起來,車已經啟動了,當我向那坡上掃去最后一眼的時候,母親的手臂已在空中劃出了一道最美的弧線——一條比疼痛更長的——愛的弧線。
片段三 (做完手術后)當我從昏迷中醒來時,看到父母坐在床邊,眼睛紅紅的,,像剛哭過;我非常非常的激動;我在心中默念“媽媽我愛你”“爸爸我愛你”,長大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報答你們,一定,一定報答你們,啊,多么偉大的父愛母愛啊。
你認為這段文字真實嗎?為什么?(細節要真實)
文中作者抓住母親哪一方面來寫?看后你有什么感受?(細節要典型)
大家看了有什么感受, 請發表自己的看法。(細節要生動)
教師設計三個片段,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寫作時要注意:
(一)細節要真實
(二)細節要典型
(三)細節要生動
(通過這樣的設計,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
4、教你一招
教師投影顯示:
當我從昏迷中醒來時,看到了什么? 看到這些你有什么感受? 聽到這些你做了什么? 你看到這些、聽到這些后,你想到了什么?
學生修改片段三
講練結合,學生看明白就可以用教師教的方法修改片段三,可以說是學以致用。
5、學生改后美文
教師投影顯示:(做完手術后)當我從昏迷中醒來時,看到的是床邊那一雙雙布滿血絲充滿關愛的眼睛(看)。原來他們一直守護在我的床邊,直到我蘇醒過來(想)。媽媽看到我滿臉蒼白不禁鼻子一酸,流下了眼淚(看)。我知道那是媽媽心疼我,她怕我承受不了這痛。她恨不得痛的是自己。(想)爸爸一直握著我的手,這時和藹的對我說:“堅強點,再多的痛我們陪你一起度過”.(聽)我心里熱乎乎的,含著淚會意的點點頭(做);頓時我明白了親情的崇高和偉大,我愛他們。我堅信這份愛會永遠珍藏在我的心底,不論我身在何方。(想)
學生先展示自己修改的,然后統一讀教師修改的。讓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選身邊事,抒心中情 抓住細節,以小見大 細節要真實、典型、生動)
6、我手寫我心
家是溫馨的港灣,爸爸是船舶,媽媽是船槳,我便是風帆;家是一棵親情樹,爸爸是青枝,媽媽是綠葉,我是紅花……”在這里我們所說的家是小家,其實,每人對家的理解都不同,小到自家,大到集體,甚至是國家,都可以成為我們的寫作對象。請同學們以”家”為話題, 寫一篇500字以上的記敘文。
要求:不寫錯別字,能正確使用標點;條理清晰,語言真切自然,有真情實感:用上這節課學的細節描寫的三個方法。
(圍繞本節課的訓練重點設計寫作題目,學以致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