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芳

【摘要】目的 分析綜合護理對惡性腫瘤患者內科治療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接受內科治療的惡性腫瘤患者72例,按照常規方法將其均分為兩組,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綜合護理,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生活質量分析護理干預的臨床療效。結果 實施干預1個月后,患者對臨床護理的滿意度明顯升高,兩組的臨床療效均明顯提高,而且觀察組的總體生活質量(55.2±4.1)顯著高于對照組(42.6±5.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實施綜合護理后,可降低惡性腫瘤患者的負性心理,改善其生活質量,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綜合護理;惡性腫瘤;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33..01
惡性腫瘤作為臨床難治愈性疾病,多數患者都會在治療過程中伴隨嚴重的抑郁、焦慮等不良心理,不僅嚴重影響其心理承受能力和生活質量,甚至會引起治療與效果的負性結果。臨床研究顯示,綜合護理干預內科惡性腫瘤患者治療后,不僅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而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預后[1]。本文隨機選取于我院收治的惡性腫瘤患者72例作為研究對象,探究綜合護理對惡性腫瘤患者內科治療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于我院腫瘤科住院的惡性腫瘤患者72例作為探究的對象,其中男42例,女30例,年齡35~72歲,平均(44.1±3.2)歲;隨機選取的研究對象中乳腺癌占19例,胃癌占15例,食管癌占12例,結腸癌占12例,其他的惡性腫瘤占14例,均符合本研究條件。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均分為兩組,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在內科治療前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且在一般資料(年齡、性別、病癥等)方面,患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取臨床護理中的常規護理模式,而觀察組則采取個性化綜合護理模式,主要包括:(1)實施健康評估,針對不同體征患者擬定個體化護理方案;(2)實施護理監護:在內科治療期間,護理人員提前與醫師溝通,及時預測并處理好患者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需注意的事項;(3)實施心理護理:①給予輕松的護理和治療環境。避免患者對治療產生恐懼和不安情緒;②實施健康知識系列講座,如腫瘤的發生發展、治療技術的進步等,增加患者及其家屬的信心。
1.3 觀察指標
規定實施護理干預的時間為1個月,并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回訪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實施護理干預前后對其身體、角色、情緒和社會功能等方面進行評分來評定患者的生活質量,統計并計算兩組患者的平均得分。
1.4 統計學處理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患者滿意度比較(見表1)
2.2 患者生活質量的比較
實施護理干預后,患者能夠愉悅的接受內科治療,而且與干預前相比,觀察組的總體生活質量明顯有所改善,其評分為55.2±4.1,治療后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和生活狀態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 論
腫瘤作為臨床常見病癥之一,放化療是目前對惡性腫瘤患者的常見治療手段,但手術治療對于病情的緩解、腫瘤惡化情況以及患者耐受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對于無法及時采取手術治療或對手術極其敏感的惡性腫瘤患者來說進行內科治療效果相對較好[3]。本研究結果顯示,對腫瘤內科治療的惡性腫瘤患者增加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明顯提升患者及家屬對醫院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在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方面具有較好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詠梅,辛春燕,路 靜,等.護理干預對惡性腫瘤患者化療依從性和生活質量及心理狀況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5,(22).
[2] 陳 巖.惡性腫瘤患者內科治療心理護理干預體會[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5,(01).
[3] 張 倩,趙玉花.綜合干預措施對惡性腫瘤患者生物治療期間免疫功能的調節作用[J].河北醫藥,2016,(01).
本文編輯:吳宏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