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慶國

【摘要】目的 觀察鎖定鋼板內固定術治療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選擇我院于2015年10月~2017年6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共58例(61足),隨機分為觀察組29例(31足)和對照組29例(30足),觀察組給予常規處置及鎖定鋼板內固定術治療,對照組治療方法基本同觀察組,但采用普通鋼板,且不使用克氏針。結果 觀察組優12例(占41.38%),良11例(占37.93%),中5例(占17.24%),差1例(占3.45%),總優良率為79.31%;對照組優9例(占31.04%),良11例(占37.93%),中6例(占20.69%),差3例(占10.34%),總優良率為68.97%。兩組優良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出血量、住院時間、骨折愈合時間等指標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結論 鎖定鋼板內固定術治療跟骨骨折效果理想,故值得推廣。
【關鍵詞】跟骨骨折;鎖定鋼板內固定術;克氏針;臨床研究
【中圖分類號】R683.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33..02
跟骨是人體當中最大的足跗骨,周圍解剖結構復雜,跟骨骨折是臨床中較為常見的一種下肢骨折和跗骨骨折,具有報道表明,跟骨骨折約占全身所有骨折的2.0%~3.6%[1],而占跗骨骨折的60%,且有45%左右的跟骨骨折患者會伴有跟骨關節的損傷[2]。導致跟骨骨折發生的原因主要是跟骨收到垂直的暴力撞擊所致,如高處墜下、車禍撞傷等,其多發生于青年男性,發生骨折應給予及時合理的治療,如處理不當常可留有后遺癥狀,進而影響著患者的生活、工作等。手術是治療跟骨骨折的主要方法,近年來筆者采用鎖定鋼板內固定術治療本病,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0月~2017年6月長春市人民醫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共58例(61足),隨機分為觀察組29例(31足)和對照組29例(30足),觀察組中男性19例,女性10例,年齡27.5~64歲,平均年齡(39.6±4.5)歲,骨折原因:高空墜落19例,跌傷3例,交通意外7例,骨折分型:Ⅱ型10例,Ⅲ型16例,Ⅳ型3例;對照組中男性20例,女性9例,年齡27~65歲,平均年齡(39.9±4.4)歲,骨折原因:高空墜落18例,跌傷2例,交通意外9例,骨折分型:Ⅱ型12例,Ⅲ型15例,Ⅳ型2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骨折原因及骨折分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病例標準
①年齡18~65周歲,男女不限。②均符合“跟骨骨折”的臨床診斷標準[3],見足跟劇痛、腫脹、淤斑等表現,同時X線片、CT檢查等均支持診斷。③跟骨骨折分型(參照Sanders分型標準)為Ⅱ型、Ⅲ型、Ⅳ型者。④有明確的手術指征,同意手術治療,簽署手術治療同意書者。⑤簽署本研究知情同意書者。
1.3 治療方法
1.3.1 常規處置
在患者入院后,取平臥體位,傷足抬高,并對其進行加壓包扎,用冰袋冷敷,再取七葉皂苷鈉、甘露醇等藥物進行脫水消腫,告知患者可以進行適當的足部活動以促進腫脹的減輕;完善理化檢查,提檢肝功能、腎功能、血常規、凝血常規、心電圖、X線片或CT檢查等;給予抗感染、基礎治療等。當足部皮膚出現褶皺、腫脹消失、排除有嚴重感染后開始行手術治療。
1.3.2 觀察組
在給予常規處置及連續性硬膜外麻醉起效后,開始行鎖定鋼板內固定術治療,術前局部皮膚常規消毒,鋪無菌巾,用止血帶進行止血,根據病情確定手術切口的部位,采用經典的跟部外側“L”形切口,將皮瓣進行銳性剝離后切開軟組織,清除軟組織及一些碎屑,暴露跟骨外側壁的骨膜,注意保護排腸神經,沿骨外側壁將骨膜剝離,暴露出跟骨骨關節面,仔細觀察骨折的情況。橫向打入克氏針后將跟骨外側壁撬起,復位骨關節面并矯正Bobhler角,以及跟骨骨折塊與骨的內外翻畸形、恢復跟骨橫徑等,最終觀察骨折碎片的數量、大小及位置等參數,以確定使用鎖定鋼板的數量、方向及位置等,一般采用3~4枚克氏針進行鋼板固定,使跟骨結節部、關節面固定牢固。鋼板固定后,進行關節內沖洗,再縫合創面、傷口等,最后加壓包扎。術后注意禁煙,注意臥床休息,抬高上肢,并予負壓引流。術后常規給予抗生素以預防創面感染,或給予鎮痛治療。指導患者術后2天起可因進行適當的膝關節、足趾主動或被動練習,1周后開始進行下床活動,進行肢體功能鍛煉,注意在骨折完全愈合前不得進行任何負重
活動。
1.3.3 對照組
常規處置同觀察組,手術方法與觀察組也基本相同,但僅采用普通鋼板進行固定,不使用克氏針。
1.4 排除病例標準
①年齡<18周歲,或>65周歲者。②合并有下肢其它部位骨折者。③有手術禁忌癥,或不同意手術治療,未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者。④合并有嚴重的肝腎功能損害、造血功能不全、神經系統及精神疾病者。⑤未簽署本研究知情同意書者。
1.5 療效判定標準
采用Maryland評分系統對患者的肢體功能進行評定:①優:無疼痛,可正常行走,總分90~100分。②良:有輕微的行走疼痛,不影響原有工作,行走基本正常,總分75~89分。③中:有明顯的行走疼痛,或有跛行,原有體力工作不能堅持,需要改變工種,足底有骨贅,總分50~74分。④差:手術效果不明顯,或癥狀加重,總分<50分。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對本次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例(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優良率比較
觀察組優12例(占41.38%),良11例(占37.93%),中5例(占17.24%),差1例(占3.45%),總優良率為79.31%;對照組優9例(占31.04%),良11例(占37.93%),中6例(占20.69%),差3例(占10.34%),總優良率為68.97%。兩組優良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
2.2 兩組患者手術值標情況比較(見表1)
3 討 論
跟骨骨折在臨床中常見,且約有3/4跟骨骨折為關節內骨折,骨折后會引起距關節面塌陷、骨質缺損、跟骨變寬等不良后果[4],對患者的正常行走、站立功能造成一定的影響[5]。近年來醫學技術迅速發展,鎖定鋼板內固定術在臨床中得以廣泛開展,且效果較為理想,具有術后效果好、復位好、骨折愈合時間短、并發癥及后遺癥相對較少等優勢[6]。綜上可見,采用鎖定鋼板內固定術治療跟骨骨折,效果理想,故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袁光華,梅永珍,姚紅軍,等.鎖定鈦板內固定與空心釘內固定治療跟骨關節內骨折療效比較[J].骨科,2015,6(2):91-94.
[2] 孫建強.鋼板內固定治療跟骨骨折62例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1):37-38.
[3] 常 佳.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跟骨骨折的臨床療效分析[J].當代醫學,2015,21(7):19-20.
[4] 周 明,金紹林,江建平,等.鎖定接骨板內固定治療移位的關節內跟骨骨折[J].臨床骨科雜志,2015,18(3):362-364.
[5] 陳詩強,熊文華,張光明.跟骨鎖定鋼板內固定術治療跟骨骨折的療效觀察[J].嶺南現代臨床外科,2015,15(1):80-83.
[6] 孫 坤.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34例跟骨骨折分析[J].吉林醫學,2015,36(10):2023-2024.
本文編輯:李 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