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杰,朱旭東,徐少云,肖忠平
(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揚州 225000)
20世紀90年代開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我國得以迅速發展,隨之帶動國家基礎建設的大力投資,工業與民用建筑、道路與橋梁等建設興起,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社會對工程造價專業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使之逐漸發展起來,成為一門新興學科。2013年7月1日之后,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編寫頒發了《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它規范了建設工程施工發承包計價行為,以及統一了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的編制和計價方法,為我國工程造價行業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高職院校的工程造價專業必須要肩負起為工程造價行業培養合格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
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不同,其旨在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為了能向社會提供專業技術能力強、職業素養高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明確工程造價專業畢業生應具備的崗位能力,作為高職院校工程造價專業最為核心的造價軟件實訓課程,其有效課堂教學改革顯得尤為重要。
我院工程造價實訓室建于2005年,主要用于工程造價專業學生的造價軟件課程和造價軟件實訓課程的教學。實訓室主要由4個配備50臺電腦的機房和50個節點的廣聯達軟件構成。我院造價軟件課程安排的學時為24課時,造價軟件實訓課程安排的學時為25課時,平均每年大概有6-8個工程造價班級開設課程和實訓。從學習的過程和最后的反饋結果中表明,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工程造價的技能普遍不強。我院在此背景之下,經相關調研發現全國的高職院校普遍如此,因此,造價軟件實訓課程的教學改革迫在眉睫。
在開設造價軟件實訓課程之前,學生必須較好的完成建筑工程制圖與識圖、建筑施工技術、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等基礎課程的學習。因為從本質上而言,工程造價專業是以經濟學、管理學、土木工程為理論基礎的專業,理論基礎掌握不好或者不會識圖等問題將會嚴重影響整個造價軟件實訓課程的掌握與提高。
造價軟件實訓課程有效課堂教學改革的探究,旨在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實訓課程的課堂效率和學生學習的綜合素質,同時能夠帶動一系列的良性循環,包括提高教師和學生的創造力和實戰性,以及為社會服務等方面。
高職院校的學生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強,但是在基礎理論的學習方面相對薄弱。尤其是前面所學的基礎課程,包括建筑力學、建筑工程制圖與識圖、建筑結構、建筑施工技術、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等是工程造價實訓課程的先導課程。這些知識的匱乏,導致部分學生連圖紙都看不懂,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造價軟件實訓課程的進度和效果。
在現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的背景之下,造價軟件實訓課程應運而生。它取代了過去煩冗復雜而又不精確的手算,為工程造價行業提供了一種便捷高效的現代化手段。這幾年當中,廣聯達軟件的市場認可度非常高,大部分的高職院校也是以廣聯達軟件作為實訓課程。但是,大部分的高職院校沒有配套的教材,即使是訂購了相關的教材,但由于軟件課程教材只是單純的介紹各個步驟的界面,當中的各個模塊相互獨立,不是出自同一套圖紙,各個參數設置學生也難以理解,且教材內容在安排上也沒有考慮到高職學生的學情和認知特點,前后聯系不強,客觀上增加了學習的深度,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截至目前,絕大部分的實訓教材均是由全職的任課教師編寫,雖然理論知識豐富,但比起工地一線的技術人員,實踐經驗相當匱乏,而且對于建筑行業的新動向也不敏感,建筑行業的新結構、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的運用也不熟悉,這就導致了編寫的教材與實際脫節嚴重,學生學習不到行業的最新發展內容,在將來的就業中很多內容需要重新學習,一方面造成學生不能零距離上崗就業,另一方面造成社會對高職院校的誤解,認為讀大專不如賣燒餅。因此,實訓教材與實際工程應當與時俱進,這一點相當重要。
在實際的造價軟件實訓課程中,大部分的教師會選擇一套圖紙進行練習,我認為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教學方法。但是大部分的教師會選擇一套非常簡單的圖紙進行練習,雖然學生能夠暫時學會,但在從事工作以后接觸到的工程實例絕大部分為高層的框架結構、剪力墻結構,甚至是筒體結構,基礎為筏板或者箱型基礎等。而且,實訓的圖紙與之前學生學習手算的圖紙不同,難以形成統一與對比,不符合學生的學情與認知特點。因此,實訓的工程圖紙選擇不合理,狹隘了學生學習的知識面,限制了學生學習的創造性。
學生普遍認為該課程與他們所學的基礎課程類似,只是單純的一門課程,甚至認為在他們將來的工作中運用不到,這種較低的認知度和重視度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導致了他們在機房的學習中存在懈怠。而且,機房的課堂環境與普通教室的課堂環境不同,有電腦屏幕的遮擋和電腦游戲以及網絡的誘惑,如果不能內在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任憑教師的外在影響再強也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提高學生學習的認知度和重視度是在根本上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途徑。
為了最大限度地讓造價軟件實訓課程的教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特點,學院的教師們應當根據工程造價專業的培養計劃,調整現有的課程標準和授課計劃,強調造價軟件實訓課程的重要性,同時要重視學生對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以便從容的面對將來就業中遇到的困難。最終調整后的課程標準和授課計劃要邀請教育界的專家和企業專家進行論證,切實可行后方可實施。當然,在實施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應當及時調整,并做好記錄與總結,以便之后整改更新。
在編制實訓校本教材時,應注重實訓校本教材的全過程性,彌補之前學習的分散性,提高學生學習的接受度。建議教研室成員一起編制一套圖紙,圖紙內容包括砌體結構、框架結構、剪力墻結構、筒體結構等等,基礎工程覆蓋的范圍也要全面,包括條形基礎、獨立基礎、筏板基礎、樁基礎等等。工程量可以不大,但要“五臟俱全”,并將其作為校本教材推廣。工程造價專業的學生在進行識圖、手算、電算實訓等課程學習的時候,以此校本教材為藍本,一方面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反復率、重復率,使前后學習連貫成一體,另一方面能將前后所學形成必要的對比,尤其是手算與電算結果的對比,加深學生對知識學習的理解與掌握。
編制實訓校本教材時,應當集教研室全體任課教師之力,提高實訓校本教材的統一性和連貫性,還應邀請建筑行業的資深工程師進行論證指導,因為他們長期待在建筑工程的第一線,了解行業的新結構、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新標準、新動向,同時他們能夠提供一系列的現行的工程實例資料參考。將實訓教材的理論性和建筑行業的實踐性進行有效融合,相信通過這樣的實訓教材培養,不僅符合工程實際,吸引學生學習興趣,更便于學生零距離上崗就業,縮短就業的適應期,更早的步入社會、融入社會。
絕大部分學校的造價軟件實訓課程是考查課,成績的評定注重考勤和最終的實訓成果。不同于其他課程,造價軟件實訓課程是機房軟件課,學生上交的實訓成果可以拷貝同學的,平時的上課就躲在電腦屏幕下“游戲人生”。因此,在實訓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進行分段不定時的驗收,并在學生遇到問題時及時給予指導并記錄,作為學生的評分標準之一,促進學生下一階段的實訓學習,督促學生認真、獨立完成實訓任務。
大學的三大功能之一就是服務社會,而且高職院校的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技術技能。如果教師在授課時僅僅依著課本,照本宣科,就很難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因此,高職院校的專任教師應當走出校門、走向企業,在承擔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任務的同時,積極服務社會,這樣教師才能在授課的過程中緊跟時代步伐,列舉實際工程中的大量案例,便于學生理解與掌握,從而培育出符合社會需求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當然,要做到這一點,除了教師本身要積極探索之外,還需要國家以及學校各項政策的傾斜與支持。
當今時代的學習,已經不僅僅局限于課堂之中了,課余時間的學習也很重要,而資源庫的建立,能為學生的課余學習提供保障。建議學校與廣聯達軟件公司共建學習資源庫,主要包括實訓方案、實訓課件、實訓教學視頻、考核題庫等等,并逐步完善、共享開放,一方面可以方便學生在課余自主學習,進行必要的預習、復習和練習,另一方面也可以為社會提供培訓服務,達到服務社會的目的。
成立工程造價工作室或咨詢公司對于場地的硬件和軟件的要求并不高,在學院購買廣聯達軟件的基礎之上,學校利用空余教室和機房就完全可以勝任。有了這樣的一個工作環境,就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對外服務的平臺,一方面可以積累實時有效的教學資源,另一方面在工作室或咨詢公司運作的過程中,能夠大大提高教師和學生與業主、施工單位、設計單位、主管部門等的聯系溝通,對于培養的學生能夠更好地做到零距離上崗就業。同時,學生參與到這種實戰型的操作, 能夠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這樣平臺的建立,反過來又能夠促進高校教師雙師型的素質培養和對外服務宗旨的完善。
教師單純的授課難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難以與學生形成有效的互動,這也是高職院校課堂教學改革的重點。通過成立工程造價社團,將志同道合的同學聚在一起討論研究、共同進步,并在合適的時機加入教師的社會服務項目中,一方面促進了班級良好學習氛圍的形成,另一方面良好的學習氛圍也吸引更多的學生進入到社團。這些社團成員不僅能在課堂上和課余幫助那些基礎薄弱的同學,也能將學生遇到的問題及時反饋給教師,形成師生間的良性互動,活躍了課堂氛圍,加深了師生之間的感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
學校定期在學生中開展工程造價類競賽,并頒發獎品和證書,能夠激發參賽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參賽學生在準備階段中通過練賽結合、以點帶面,一方面能夠在學院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帶動部分后進生的學習渴望,另一方面,教師和學生在技能培訓中積累的實踐理論可以在教學中推廣運用,有利于教學效果的疊加。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造價軟件實訓課程有效課堂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過程,需要重視課程的連貫性、實踐性、實效性和實戰性。在具體的教學改革過程中,應當多方著手,一方面要重視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另一方面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并利用各種資源平臺開闊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輸送高水平、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注入新鮮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