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江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社會的不斷發展要求每一個處于社會生活的人都必須要有較強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促進自身與社會之間的溝通。在初中語文課堂上,許多的老師還是沒有意識到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性。對于語文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將學習到的語文知識靈活地運用到生活實際當中,以此達到學習語文的目的。因此,初中語文老師應該積極的適應社會對教育的要求,不斷增強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在社會中生存越來越需要溝通,一個人具有較強的溝通表達能力能夠促進自我融入社會的效率與質量。對于初中學生來說,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正處于萌芽時期。因此,老師在這個時候進行口語閱讀表達能力的教育可以較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語文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學生的語文知識學習和相關技能的掌握。在語文教學中,老師應該將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放在首位,積極地創建良好的口語表達環境,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投入自己的感情,深刻地認識到語文學習的作用。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行,課堂教學逐漸演變為以學生為主體的形式,以此學生可以在課堂上自由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根據相關的課文知識展現獨特的口語表達能力。例如,在學習《論語》的時候,老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四個小組,讓學生先根據自己對《論語》的理解進行朗讀,在朗讀完成之后,老師給出相應的評價。在此基礎之上,老師再對文本的停頓、節奏、語氣以及情感等方面進行指導,指定學生按照老師的方法進行文本朗誦,讓其他學生體會這樣朗誦的效果。最后老師再讓每個小組派出代表進行朗誦比賽,評出最優秀的學生。在這樣的口語閱讀交流環境下,不僅僅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同時還能夠促進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老師還可以創建更多的口語閱讀交流平臺,激發學生口語表達的積極性,促進初中學生較好地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很多時候,學生在進行口語交流活動的時候,往往會表現出無法清晰表達的現象,學生對于自己想表達的內容不能完整地表達出來,甚至有些同學會一言不發。面對這樣的現象,語文老師應該反思自身,強化學生在閱讀中提高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為了較好地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老師可以積極的引導學生進行名著閱讀,讓學生在閱讀之后進行相互的交流。學生在閱讀名著的時候,一方面可以陶冶自身的情操,另一方面學生可以學習作者表達自己情感的方式。
例如,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堂上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在閱讀的時候,老師應該讓學生做好筆記,將自己喜歡的語句進行勾畫。在閱讀完成之后,讓學生之間進行相互的交流。在一節課堂上閱讀完一整本書是不可能的,因此老師可以布置某一章節的任務給學生,讓學生進行閱讀,剩下的內容可以讓學生回家自行閱讀。學生在閱讀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之后,老師就可以讓學生對文章的人物進行簡要評價,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形容人物的特點。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地發揮自身的語言特色,較好地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在新課改形勢下,老師應該將課堂的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老師積極引導學生走入課堂,以學生為主體,促進學生在閱讀寫作中提高自身的口語表達能力。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復述或者續寫課文,讓學生在閱讀寫作中展開自己的想象力,在寫作完成之后,讓學生朗讀自己的作文,以此讓學生體會到書寫出來的文字在口語表達中的重要性。
比如,在《南方的秋天》作文寫作時,老師就可以先讓學生在課堂上表達自己對作文題目的理解,然后讓學生在黑板上寫出自己擬定的作文題目,老師對其進行相應的評價。其次,老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200—400字小作文的寫作。最后,老師再進行作文的評價。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在寫作中體會到口語表達能力的作用,同時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此外,老師還可以讓學生對優秀作文進行閱讀,在班級上設立寫作閱讀角,老師將優秀的作文貼在寫作閱讀角,每周或者每兩周更新一次,讓學生可以及時地閱讀到新的作文。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老師之間可以進行相互的溝通,促進學生在閱讀同學的作文時提高自我的口語表達能力。
總之,在閱讀中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方面可以有較多的方式,老師要積極的進行探究,尋求適合初中學生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的教學方式,在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的同時促進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