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大學通信工程學院)
“一帶一路”作為國家發展戰略,不僅是中國中長期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也標志著我國現代化治理體系健全與治理能力提升。其對人才的需求量也是與日俱增的。中國人口規模巨大,但并不意味著人力資源雄厚。當前,缺少大量高素質專業技能強的創新型人才。而繼續教育通過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知識的更新,補充及拓展。使其知識結構更加完善、專業技術水平更加高、增加了其創新及創造的能力,不僅能應對新的發展格局,還能滿足“一帶一路”背景下對人才的需求。因此,完善繼續教育制度、發展繼續教育事業就成為了重中之重。
一般來講,隨著社會的發展,對于某些基礎知識,只要掌握便可一生受用。而技術類型的知識則不然,學習后近幾年或十年可能就不適用了,據美國研究得知:一個1976年畢業生所學知識到1986年就基本不實用了。而“80后”“90后”的學生所掌握的知識,基本不到十年也老化了。繼續教育具有以下特點:
繼續教育不同于傳統紙質文檔,以網絡為載體,通過文件,視頻等集合多種類型的教學方式滿足不同階段受教人的要求。可將知識與問題結合綜合起來,使人易于了解掌握,實用性更強,包含:網絡教育、函授教育、自學教育等夜大教育。
繼續教育主要針對目標為已經脫離正規教育的成人,這點極易被滿足。
繼續教育一般利用受教者的業余時間結合相關教育資源平臺實現隨時隨地學習。不受時間,地點、人員、途徑等條件制約,為提高個人素養及專業水平創建了便利條件。
新世紀以來,俄羅斯、美國、日本等國家都先后以自身角度為基礎,以中亞為中心,開展了“新絲綢之路”的方案。中國作為經濟強國,在國際地位的提升的同時也要承載著更多的責任,包括對全球經濟的發展及健全治理體系也應充分發揮自身作用。要以合作為烙印,以共建為核心,致力于加強同周邊國家“互通互聯”建設并同國外發展建立良好外交關系。因此,全力推進教育事業也為社會第一生產力的發展,是現階段教育工作的重點。不僅鞏固我國經濟實力在世界地位,同時也對提高我國經濟水平發揮著重要意義。
據英國統計:自2000年至2002年,其本國的學生從300萬增加到500萬,其中參加繼續教育的人也從58%增加到68%,超過75萬成年人通過繼續教育,獲取到相關專業領域的證書。更有25萬人提升自身專業水平后,得到了進入大企業的實習機會。對比于1997年的7.5萬人,發展也較為迅猛,其主要得益于2002年本國政府讓“所有人都成功”的計劃堅持實施。可見,英國對其重視程度可見一斑。在我國,普通高等教育飛速發展同時也帶動了繼續教育院校的發展,多數人也更愿意通過網絡這種靈活性強的學習方式來提升自己專業水平和完善個人修養。但目前由于受到投入資金少,教育質量低,沒有法律保障這些因素的影響,導致繼續教育未能有效實施開展起來。而要從根本上考慮,堅持“一帶一路”是一項長期困難的工程,需要的不僅是來自各個行業的融資,及強大法律后盾支持,還要結合到各行業自身特點與之融合,完善新的教育體系和教學設備,營造更好的氛圍。通過合作共同發展來推進“一帶一路”的實施。
首先,要明確繼續教育是否應該列入有關企業機構中,作為考核員工晉級/晉升的標準。來調動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吸引更多人來參與。
其次,要根據企業自身的需求,如產業需求,行業需求,勞動力需求結合定位,需要什么樣的人才,確定好發展方向,建立相應的考核標準及制度。
最后,國家也要制定出相關的方針政策、有效措施等。保護受教人利益不受損害。減少與教育單位摩擦,規避多種風險。這不僅是實行“一帶一路”的要求,更在推進“一帶一路”中的前提。
在我國目前繼續教育現狀:常以高收費,輕教學來掛生源,保障其發展需求。不僅威脅受教人利益,還嚴重擾亂了社會秩序,2014年國家也出臺了相關的法律法規,明令嚴禁高層干部參與各種培訓機構。同時也嚴禁教育單位以任何形式辦培訓班,進行非法融資。為了使“一帶一路”戰略能夠有效推行,要從根本上解決經費及教學質量這兩大難題。
1.教育單位的經費來源一般有兩種:一是為受教人同時也是受益人繳納資金,在改善自其不足和提高專業水平,使其更具有個人優勢同時也為其晉升/晉職奠定了一定基礎。這種情況下受教人需承擔一定的教育經費。二是以政府為后盾,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強化政策交流和統籌作用結合各行業特色,樹立正面形象提高知名度,吸引社會各界融資來改善經費不足的問題。
2.提高教學質量。從市場營銷角度來講,遵循市場規律、結合市場需求、重視教育品質與教學成果、通過更新教學設備來創建優良的環境,通過對課程進行改造或重建來提高整體教育水平。縱觀大局,每個優秀的高等院校都有其特色,好的口碑及知名度也顯得尤為重要。
為能夠更好的服務“一帶一路”理念。應在專業中設置職業分析參考項并完善不同行業評聘制度體系。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加入,通過強強聯合,來提高整體的師資力量和教學水平,來培養滿足國際化需求的全方位創新性人才。例如,目前缺少大量建筑工程及金融管理類人員,應多注重培養,改造教學環境同時又能提高整體教育質量,這不僅是實施“一帶一路”的前提,也對推進繼續教育的加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德國作為一個發達國家,始終將繼續教育當作成年人提升自身價值、提高國家經濟水平的途徑。和正規教育一同被列入有質量的教學方式,單獨稱為第四教育。我們應多同國外學習,將其納入人才培養體系中,結合各行業自身特點,完善繼續教育制度,只有在教育課程、專業課程、教學設備、教育實踐及師資水平等各個方面都達到國際化的標準并按照國際標準進行改革。才能真正提升“一帶一路”的競爭力,充分發揮我國自身的優勢,以自信的姿態長久立于國際舞臺之上。
“一帶一路”戰略是我國繼續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要始終堅持以確保繼續教育有效開展實施,不僅是目前國家教育的重點,也是未來各行各領域發展的基礎!我們要始終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方針,對于沿線國家,無論大小,都有其可取之處,將好的政策,措施引己為用,同時對其優待政治策略,合理分配區域人員調動,提升整體水平標準,真正實現在發展自身國家的同時引領周邊國家走向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