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匯溪
(莊河市職業教育中心)
學習能力的培養是教育至關重要的一環。其中,自主學習能力更是重中之重。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養成,會使學生終身受益。微課的出現與發展適應時代,作為一種新型的信息化教育模式,拓寬了教師和學生的視野,無限延伸了課堂,也為學生課外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
毋庸諱言,在當前社會背景下,中職學生生源絕大多數為中考失利者,他們活潑好動,學習能力較弱,日常學習屬被動學習,且對“填鴨式”課堂教學有較強的抵觸情緒。會計專業理論知識較為枯燥,學生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學習積極性不高。他們自控力較差,課余時間多用于游戲娛樂,自主學習意識極弱。
但中職學生普遍思維活躍,樂于實踐與嘗試,接受新事物較快,熱衷于視頻觀看和網絡交流,具備應用微課進行自主學習的條件。如果適當引導與督促,能夠幫助他們盡快形成課外自主學習能力。
微課以其短小精悍和反復觀看等優勢,迅速占領了課上課下的自主學習領域。在培養學生課外自主學習能力方面,發揮其優勢,揚長避短,定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于中職學生,微課的短小精悍,可以在學生未感到厭煩之前把一個知識點講解完全,使學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學生在短時間內學會能夠幫助其樹立自信心,形成成就感,會使學生產生繼續學習的渴望;反復觀看可以很好解決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問題,不會因為一時溜號而錯過重點知識,不明白的問題可以反復觀看視頻進行學習。
對于中職會計專業學生來說,理論知識的枯燥乏味是其課外自主學習的難關,而利用微課,通過動畫、視頻、實例等可以很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微課學習方式新穎,學習時間靈活,學生樂于接受和學習。微課在成功吸引學生注意的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快速理解和掌握專業知識,更會貼近企業實際,對學生職業意識的形成也有助益。
1.微課制作,激發興趣
微課應用初期,學生感興趣,但沒有持續性。在微課制作上,應注意:第一,時長控制在8分鐘之內,講解一個知識點即可,避免時間過長引起學生厭學情緒;第二,制作上采用動畫等多元形式,增加趣味性,從視覺、聽覺等多方面吸引學生,激發興趣;第三,可結合生活實際引出企業實例,使生澀的理論知識變得通俗易懂,以保持學生課外自主學習的持久性。
2.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單引領目標
學生在課外自主學習的初期,不知道學什么,怎么學。教師應在制作微課視頻的同時,應編制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單。將任務單與微課一并發送給學生,明確微課學習的內容,重難點等,為學生自主學習引領方向。加入學習方法指導等內容,更利于學生形成課外自主學習能力。
3.習題、測驗配合
適當的習題在學生課外自主學習過程中可以鞏固所學知識,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小測驗可以讓學生自我檢驗學習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題目的選擇上,習題應難度適中,突出重難點;測驗應由簡入難,較為全面。學生在鞏固所學的基礎上,自我鍛煉、自我提高,更有利于保持課外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4.溝通交流保障
通過平臺等信息化手段達到生生交流、師生溝通。學生遇到問題可以隨時尋求幫助,得到解答。而教師也可以通過溝通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總結共性問題,提示個別問題,做學生課外自主學習的堅強后盾。溝通交流是學生課外自主學習能力持續形成的保障。
課外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需要不斷努力,只有熱情是不夠的,還需要循序漸進。
1.初始階段
學生渴望自主學習,但初期必不得法。需要教師通過各種方式引領學生進行課外自主學習。在發放微課的同時,發送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單,是其中一種較佳的方式。通過任務單明確學生的學習方向,提示學生需要完成哪些任務,需要注意的重難點等,讓學生擁有“指路明燈”,能夠明確學習目標。
初期階段重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最初應在微課制作方面多下功夫,讓學生一看微課就喜歡微課,進而使學生在興趣的引領下形成自主學習意愿。之后通過獎勵、比賽等形式,引導學生多用微課進行學習,為形成自主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奠定基礎。
中職學生自制力差,課余時間沒有主動學習習慣,想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和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需要教師、家長等各方督促。作為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差異“帶要求”的鼓勵學生,如“**同學,第一次微課學習就能夠把知識點全部記住并能夠很好的完成練習,非常好!希望下次你也能和這次一樣全部答對!”“**同學,能夠堅持一次將微課聽完,沒有溜號,老師給你點個贊,希望下次你能把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大家”。作為家長,應鼓勵孩子堅持完成微課學習,孩子不會的地方,督促孩子多學習幾遍,鼓勵孩子與老師和其他同學交流學習。多一點耐心,多鼓勵孩子,持之以恒,學生會越來越有信心,更有利于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
2.形成階段
學生有了自主學習意愿,在課外自主學習的形成階段重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微課制作要趣味性與實用性并存,在知識講解與練習中,給學生留有一定的空間,讓學生逐步的學會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再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此過程中,教師要不斷的引領和鼓勵學生。比如,微課《費用分配》中,先引入兩個小孩分西瓜的小故事,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分,再引申至會計工作中遇到類似需要分配的費用,如何分配,最終引導出費用分配的具體方法。配合練習題,鼓勵學生參照解決,很多學生都完成的非常好。通過任務單、練習題、小測驗等形式,環環相扣,逐步引導學生,層層遞進,形成課外自主學習能力。
3.鞏固階段
學生學習了教師上傳的微課后,能夠在微信群、QQ群中與同學互相探究。在完成既定練習和測驗后,能夠舉一反三,學生自己尋找練習題與同學分享、互相學習,達到自主訓練。從學生的實際反饋來看,學生都能積極的交流,達到了預期效果。
微課制作上要貼近企業生產經營實際,同時不斷滲透職業素養內容,使學生在學習中逐步養成“愛崗敬業、熟悉法規、依法辦事、客觀公正、搞好服務、保守秘密”的良好的職業道德。
通過三個階段的循序漸進,使學生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從不愛學轉變為我愛學,從完成老師布置任務到逐步脫離教師給的既定教學資源,主動探究。教師不斷引導和鼓勵學生,讓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發現問題,通過溝通交流去分析問題,搜索教材、網絡資源去解決問題,最終具備課外自主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在信息化教學普遍應用的當代社會,應用微課可以較好的培養學生的課外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具備了自主學習的能力,終身學習,對日后的就業、工作和生活都會產生深遠影響,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