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帆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湖田中心小學)
小學數學應用題有多種類型,教師不能一成不變地傳輸知識,而應當改變教學策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為學生提供一個理論框架模型,讓學生自己運用已學的數學知識解答問題,并逐步鞏固之前學習過的知識。
教師在進行應用題教學中要注意結合現實生活,運用生活中常見的數量關系和數學問題,把數學帶入生活,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樂于在生活中發現數學、體會數學的魅力。這就是應用題教學中的生活化策略。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情景化教學的方式,有意識地創設一些“開放式問題情景”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生活化策略相比于日常正常教學更有利于孩子對數學能力的培養。曾經有個小品描述到,在幼兒園的小孩智力大比拼中,一個幼兒因為父母是賣菜的,在環境的熏陶下久而久之口算能力十分敏捷,能夠在短時間內快速找零和計算價格。這種學習雖然不是在課堂上,但是卻更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這樣他們更能感受到其中的趣味性和實用性,因為這是真正的生活。所以,生活化教學對學習數學是至關重要的,也是有益的。學習數學的目的是為了在生產生活中更好地運用數學能力工作生活,是以實踐為目的的。這時候,老師應當在教學中多聯系客觀實際,在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下進行學習。這樣有助于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培養,課本上的內容學得再好也具有片面性,但生活是書本的老師,生活是實踐的真知。
小學數學的應用題部分一直以來都是學生需要攻克的重難點,也是教師需要著重教學的一部分。當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遇到阻礙時,教師不能直接為學生解答正確答案,而應該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自己尋找答案。學生學習的過程并不僅僅是獲取信息和知識的過程,還應該是提升獲取知識的能力的過程。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小學階段學生的性格特點,啟發式教學,讓學生在解答過程中學會更多的解題技巧,明確解題思路。
在學生解題時,教師不能操之過急,直接傳授解題技巧,這樣無法讓學生深刻了解知識。教師在其中應該發揮引導作用,對應用進行分析,逐步引導學生理解題目,明確題目泳衣,找出已知條件和暗示條件,運用已經學過的知識化未知為已知。同時,教師要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改善傳統的教學模式和解題思路,讓學生成為學習主體,幫助學生分析題目,自我思考得出答案,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優秀的教師應當做到合理引導學生學習,寓教于樂,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產生興趣,使思維方式、學習能力等得到更好地發展。教師的鼓勵對學生的學習成長進步也起著重要作用,教師適當鼓勵學生,能夠樹立學生自信心,幫助學生在解答應用題時遇到疑難問題更有信心面對,減小了中途放棄的幾率。同時,鼓勵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學生容易在教師的不斷鼓勵和肯定下激發起學習的信心和熱情,從而更有精力去研究探討題目,尋求更多的解題思路。
教師在設計應用題時要更關注于題目的質量而不是數量,有質量的題目可以讓學生在不斷思考與探索中找尋不同的解題方法,提升思維創新性和靈活性。輻射即發散式,在努力尋找更多方法和思路的過程中,學生能夠逐漸拋開傳統思維束縛,形成良好的答題習慣,并培養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
逆向思維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解答疑難問題,從問題出發返回已知條件,從正反兩面思考問題。這種逆向思維的應用就是逆向策略,這是一種巧妙靈活的解題策略,能夠發揮學生的創新性思維來解決較為復雜難懂的問題。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學會巧妙地運用最簡便的方法答題,以減輕解題負擔。要想學習好數學就要明白“適當偷懶”的重要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一味為了追求一題多解,這樣反而會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教師處理好教學策略優化和創新思維培養的關系,讓學生明白多種解題思路與解題方法的真正意義在于多角度鍛煉思維,培養思維的創新性、靈活性和發散性,而不應當僅僅掌握解題方法。因為解題方法有很多種,但是都是由于思維的發散性。所以,教學時要以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為目標。
小學階段是打造學生創新性思維的關鍵階段,所以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思維的發展,在一定教學思想的指導下,制定合理科學的教學目標,結合特定情境進行教學,并在反復的制定與實施中尋找更加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使教學成果最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