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星
(山東省日照市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
初中生進行經典誦讀,可以讓他們感受中國文化獨有的魅力,從而有效地提高其自身的綜合素質,因此需要對經典誦讀教學更加地重視。
在初中經典誦讀教學課堂中,教師使用的教學方式都具有一定的單一性和機械性,這樣導致課堂氛圍相對的枯燥,進而大大地降低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此同時,因為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必要的互動,使得學生只是機械的接受,并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和理解,這樣使得經典誦讀教學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和意義。
經典誦讀教學內容的選擇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具體的內容選擇上卻沒有固定的標準,只是把經典著作原封不動的擺在學生面前。這樣,一方面會使得誦讀篇目出現重復的情況,另一方面會讓學生產生嚴重的排斥心理。除此之外,因為其沒有和其他學科內容進行必要的融合,從而使其得不到長久有效的發展。
經典誦讀教學主要是以教師的評價為主,缺少其他意見的參與,這使得評價不具有全面性。除此之外,還存在評價活動有限的狀況,使得初中生經典誦讀教學的有效開展得到一定的限制。
對初中經典誦讀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這樣可以使教師對學生的具體情況更加的了解,這樣在經典誦讀內容的選擇上就會更加的適合;其次,要改變只有教師在講、學生在聽的這種機械模式,讓學生自己準備內容來給學生講解,這樣可以使其對經典誦讀內容掌握的更加深刻,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最后,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讓經典誦讀教學課堂變得更加的生動和有趣,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這樣不但可以使知識得到有效的傳遞,還可以更好地促進經典誦讀工作的開展。
首先,要對學生的具體情況有所了解,并且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進行經典誦讀內容的選擇,這樣才能達到知識有效傳遞的目的;其次,在對經典誦讀材料進行選擇時,需要從文化類、思想類、實踐類及娛樂類等多角度的誦讀資源入手,充分利用互聯網網絡,對國內外誦讀經典文學作品、詩集等文章進行選擇,并利用引導的方式,實現經典誦讀教學的資源相對豐富;最后,在對誦讀內容及誦讀方法等方面進行補充時,需要以學生為主體,并圍繞古詩文、散文集等進行引導。例如,在《回鄉偶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先讓學生進行朗讀,讓學生對詩的主旨有所了解,然后讓學生對人物進行充分的想象,從而使其更好的理解詩中的含義,最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對詩進行二次創作,這樣不但可以讓學生對詩有更好的理解,也可以讓學生對經典誦讀產生興趣,從而達到提升經典誦讀教學效果的目的。
完整的評價方式對經典誦讀教學十分重要,其不但可以對教師的教學模式和方法進行有效的規范和創新,還可以增加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讓師生之間對自身都進行必要的反省和提升。因此,在教師評價的基礎上,還需要增加學生以及家長的評價意見,這樣才能保證評價具有真實性和完整性,從而保證了其價值所在。例如,在《伯牙碎琴》中,教師應該先對背景進行簡單的介紹,然后利用現在的語言進行講解,但是需要進行適當的留白,讓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而學生應該跟著老師的思路進行想象和思考,并且提出自己的見解來和教師進行交流,從而達到評價方式越來越完善的效果。因此,利用完整的評價方式,可以實現經典誦讀教學提升。
隨著經典誦讀教育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認可,其不但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還可以對其進行必要的思想教育。因此,對初中生進行經典誦讀教育已經是大勢所趨。但是,為了確保其可以長久有效地進行下去,需要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地解決。筆者對經典誦讀中存在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旨在促進初中經典誦讀教育的有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