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成
自中職語文新的教學大綱頒布以來,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憑借它的教學特色與顯著的教學效果,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呈現出一道靚麗的風景,引起同行的認可與關注。新時代要求語文教師樹立人本理念,促進學生的職業發展,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與技能,促進學生人生的成長與發展。
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的重要途徑,也是培養學生專業語文應用技能的方法。通過語文實踐活動這個極好的機會與廣闊的平臺,把單元相關的閱讀與欣賞、應用文寫作、單元主題寫作以及口語交際訓練等語文職業技能,做出綜合的實踐訓練。教師必須根據中職生的實際學情精心作出細致周密的引導、交流與激勵,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作用,自主探究學習。
在實踐活動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實踐教學的情境,豐富實踐教學的形式,結合學生不同的學情與不同的專業特點,選擇一些與他們職業生活實際和專業相關的主題活動,或者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課題,為學生搭建展示才藝與技能的舞臺,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實踐活動中來,展示自己的個性風采。
活動課題選好后,接下來環節就是要落實活動責任的具體問題。教師就要根據專業班學生的性別、數量等實際情況,對班級學生進行分組或重新組合,每個組人數4-8,每個組選出組長一人,并部署主題活動任務,由組長負責落實,實施組內合作交流與檢查,要求組長及時反饋活動實施情況,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積極參與,激勵學生通力配合,共同完成活動任務目標。
1.組織活動小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是團體的行為,必須調動全員參與,以實現優勢互補,這樣既有利于活動任務的開展,也有利于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
2.接受任務,完成目標學生接受主題活動任務后,緊接著的工作就是根據自己生活與情感的體驗搜集資料,準備個性成果展示。
3.問卷調查,組內交流各小組成員先就共同的主題展開交流討論,各組員發表不同意見和建議,推薦本組最有代表性的成員代表本組在班級作活動成果展示。
學生在活動成果展示的過程中,其個人的心理素質、隨機應變的機智、口語表達能力等都得以相應的得到鍛煉與提升。對于其他聽眾來說,他們更喜歡聽學生的發言,因為學生的發言比老師更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學生在“樂講”與“樂聽”獲得豐富的知識和情感體驗。此中老師和學生不失時機的插入引導和對話,就會讓課堂煥發生機,呈現出真正意義上的“生態型”課堂特色。
經過活動前期精心準備,大多數學生有了自我展示的欲望和沖動。緊接著教師及時組織安排課堂活動成果展示。其實每個學生都在乎自己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班級活動成果的展示正好為學生提供展示個性才華的舞臺。其中難免有的學生未能珍惜這個機會,老師應相機教育,讓學生明白這個道理:一些正規的場合應該將自己深層次的才華和能力表現出來,讓更多人看到你的魅力。
班級交流,成果分享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一個重要考評環節,也是對學生自信心、口頭表達能力、隨機應變能力、合作能力的一個有效檢測,真正表現設計目標的完成情況。各組選出一個評委,組成4-6人的評委團,每個小組推薦1-2人代表上臺與全班同學互動,分享實踐活動成果。教師要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對活動的每一個環節做到胸有成竹,對過程的把控要了如指掌。完成班級成果分享后,老師做出總結,尊重和保護學生的自主性和自信心,激勵學生的表現欲望和創造熱情。在表揚鼓勵的同時,老師不忘因勢利導,利用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及時對學生相關的教育,或委婉的批評,或善意的忠告,或殷切的期望,或對學生實質性的幫助等等,其教育效果比其他方法好得多。
《中職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語文教學評價應該遵循四個原則:1.主體多元化原則,堅持他人評價、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相結合。2.評價內容全面性的原則價值觀的發展做出評價。3.評價方法多樣性原則,運用多元評價:學生自評、互相評、老師評,建立學生發展性評價體系。4.評價過程發展性原則,要更多關注學生增長了什么知識,具有什么能力,取得哪些進步。注重學生情感態度評價要全面而客觀地反映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的效果,既讓學生分享成功的喜悅,又讓學生明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促進學生積極進取、健康和諧的發展。教師評價時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注意評價學生學習過程中主動參與精神以及認真負責的態度,注意發現學生的細微的進步并及時表揚,淡化學生之間的差異。教師的評價要體現出教師對學生的情感與關懷,體現出教師的教育心境和人文情懷,體現出對個體生命的尊重與愛護。
總之,中職語文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在新形勢下要讓學生在體驗中、問題中學習,在探索中、在合作中學習。教師以其教育的睿智和人文的至善情懷,探索貼近學生職業能力需要的教學模式,運用現代職教行動教學法,貫徹“做中學,做中教,教學做一體”的教學思想,以愛心去點亮學生的童心,喚起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熱情,讓學生在主動求知的經歷過程中,實現知識與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同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