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靖宇+王偉翰+崔士運+周建成+歐進仕
[摘 要]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國家越來越重視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機械行業作為一個國家的基礎行業,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為此,國家提出了“工業4.0”戰略,全力發展我國的機械行業,在2025年前,把我國建成一個工業強國。本文通過分析我國機械設計行業的現狀進而論證自主創新的重要性。
[關鍵詞]機械設計;現狀;自主創新;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TH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8)05-0052-01
1 前言
中國的機械行業經過2016年出現一小波發展高潮后,2017年注定是實現快速發展的一年。隨著“十三五”規劃的持續推動和落實,機械行業的發展規模,發展環境和產業格局都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機械行業由高速發展到穩定發展,實現了能力的跨越與發展方式的轉變。雖然經過多年的發展,但總體上我國的機械設計水平和國際先進水平仍有較大差距。
2 機械設計的定義
機械設計(machine design),根據使用要求對機械的工作原理、結構、運動方式、力和能量的傳遞方式、各個零件的材料和形狀尺寸、潤滑方法等進行構思、分析和計算并將其轉化為具體的描述以作為制造依據的工作過程。
機械設計是機械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機械生產的第一步,是決定機械性能的最主要的因素。機械設計的努力目標是:在各種限定的條件(如材料、加工能力、理論知識和計算手段等)下設計出最好的機械。
3 機械設計行業的現狀
目前我國的機械設計的方式主要是在傳統設計的理念上來進行分析研究而的出來的,與當代現代化設計方式相結合進而實施的設計。
3.1 數字化
數字化是機械設計中最突出的特征。在對產品進行實際的設計之前,我們需要廣泛地利用數字化技術對產品進行建模,模擬設計,以及動態模擬,從而發現產品中的缺點,進而不斷地進行優化,使產品達到設計的要求。此外,通過相應的動畫模擬,可以看出設計的方案在具體操作中是否符合相關要求,從而得到最優的設計方案。通過廣泛運用數字化技術,可以減少資源浪費,節省資金,大大提高了設計效率。
3.2 并行化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很多技術資料可以共享,從而大大減少了設計人員的工作量。而且,在設計過程中如果遇到一些相關的技術問題,可以通過在網上得到相應的答案,極大地提高了效率。通過網絡這個平臺,普通的設計人員不必再一個一個的環節進行設計,可以通過網絡來分配設計任務,既減輕了設計人員負擔,還可以最大限度縮短設計時間。并且現在的機械設計過程復雜,需要多個人合作才可以完成,計算機的普及,恰好彌補了這點。
3.3 智能化
智能化作為一種新的行業趨勢,已經在實際的設計工作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中通過運用先進的智能化技術,不僅可以設計出符合技術要求的產品,還可以減少相應的工作量,縮短工作時間,對公司和個人都發揮著不可小視的作用。
4 自主創新的重要性
我國的機械設計行業依然面臨著很多不足,設計人員水平參差不齊,缺乏創新精神,正因為如此,我國的機械行業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始終不能走在前列。雖然我國經過多年發展,機械行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自主創新能力的缺乏嚴重束縛著我國機械設計行業的發展。
創新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原動力,是國家強盛的保證,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沒有新技術,沒有突破,我國的機械行業也沒法突破現狀,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對于中國機械制造業的現狀和新形勢下國家對該行業提出的要求,在整個行業進行自主創新已經成為了實現該行業可持續發展的不二法門。對于國家實現“工業4.0”有著重要意義。
先進技術不能只靠引進,要加強自主創新,例如,近幾年,我國建成近百家液壓件廠,但年產30萬件以上的只有幾家,主要產品是為農機配套。而德國力士樂公司年產各種液壓件產品130萬件,日本油研也年產60萬件以上。主要原因是國外對我國進行技術封鎖,先進技術引進受到限制,這無疑是在告訴我們每個人自主創新的重要性。加快對生產技術和設計的創新。針對我國機械制造業的發展瓶頸展開技術攻關,國家和政府加大對相應的科研機構和和企業的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同時對于引進的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設備,國家和企業建立健全相應的人才培養機制和創新激勵機制,加大對該方面的資金支持,加快實現對國外的先進技術的消化和吸收,進而上升到形成產品自主開發能力和基礎創新能力的高度,改變我國工業落后的格局。因為只有不斷的學習和進行自主創新,才能使我國的機械行業趕上發達國家的水平。
5 結論
機械設計需要自主創新精神。一個沒有創新精神的設計人員永遠成不了一名優秀的員工。自主創新是設計的靈魂,只有注重自主創新才不會受到受到別人的限制。隨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的持續推進,習大大提出的“中國夢”的穩步落實,自主創新能力已經擺在了國家發展戰略的顯著位置,只有不斷地提高自主創新水平,才能在偉大的民族復興之路上走得更遠,更穩,早日實現中國夢,民族門外。
參考文獻
[1] 陳宇.CAD在機械設計中的應用現狀與發展趨勢[J/OL].電子測試,2015,(06):133-134+129.
[2] 何曜宇.機械設計技術的發展現狀與趨勢[J].科技展望,2017,27(01):72.[2017-10-05].
[3] 徐灝.國內機械設計現狀和意見[J].機械強度,1981,(02):50-51.[2017-10-05].DOI:
[4] 李青楊.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的現狀及展望[J].現代制造技術與裝備,2016,(09):171+173.[2017-10-05].DOI
[5] 黃升.自動化技術在機械設計中的應用[J/OL].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7,(15):149.(2017-08-03)[2017-10-05].endprint
中國科技博覽2018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