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資》記者 汪洋
近日,青島德地得農化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召開以“不將就,共精彩,走進農業新時代”為主題的2017年度總結表彰大會。會上,來自全國各地合作廠家和經銷商客戶代表共計500余人相聚于此,共同見證并分享德地得“精品農資”戰略實施多年來取得的成績與收獲,共同祝愿未來的合作共贏之路越走越寬。
圍繞德地得公司的成長經歷、現實狀況及發展規劃,青島德地得農化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德剛接受了《中國農資》記者的采訪。
《中國農資》記者:公司的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重要階段?徳地得“精品農資”戰略涵蓋的內容和優勢體現在哪些方面?
胡德剛:青島德地得農化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公司原名為城陽農資經營部,后更名為青島市植保站技術咨詢經營部;2004年3月,更名為青島徳地得農化產品營銷有限公司,開始了從零售商到公司化運作的轉型階段;2012年第一次提出“精品農資”戰略口號;2016年8月,公司正式更名為青島徳地得農化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標志著徳地得從營銷型公司向技術服務平臺的正式轉型。
徳地得公司經過25年的成長與發展,走“精品農資”之路,精耕細作。公司以精準的行業定位和前瞻性的戰略思維成為一家專注生態農業的綜合技術服務公司。我們夢想田間地頭的深度農業服務能為更多的種植戶節省成本,讓作物健康生長,為農民增產豐收保駕護航。我們夢想個性化的“德地得模式”能夠引領、幫助與德地得同行的合作伙伴明確思路、創造價值、實現夢想。
現在,徳地得“精品農資”的戰略規劃已經深入人心。在行業洗牌的今天,就因為堅定走“精品農資”之路,德地得不但沒有受到影響,反而走得越來越扎實,雖然走得有些艱辛,甚至不被理解,但是德地得很堅定,目標明確了就一定走下去!
《中國農資》記者:您如何評價過去的2017年農藥行業變化給德地得帶來的影響?如何應對競爭與挑戰?
胡德剛:2017年農藥行業發生著改變,新修訂《農藥管理條例》實施、環保督查常態化、農產品價格偏低、原藥企業價格上漲等等,作為下游端如何去應對便是我們需要關注的重要問題。
2017年,每位農資人需要關注的新話題很多,“新環保法、漲價潮、缺貨成為常態、二維碼可追溯系統、農藥生產許可證、農藥經營許可證、農產品價格低迷、土地承包期延長30年……”無論是社會環境、農資環境,還是上游廠家環境、農業大環境都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而且這種改變還在持續和擴大。從根本上來說,這對所有農資人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未來的競爭不再是產品的競爭,而是一個涵蓋賣農藥+打藥服務+耕種+收獲+種苗+收購等集成化服務為一體的競爭,意味著沒有集成服務以后單純靠產品是沒有競爭力的。而集成服務的競爭,從另一層面來看是流量入口的競爭,品牌農業和農事服務則是主要流量入口。因此,我認為,未來農資人若想要做得有尊嚴,就必須提高自己的價值,早日轉變成增值服務商。
《中國農資》記者:徳地得2018年發展規劃如何布局?
胡德剛:企業管理重點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企業內部要增強企業綜合競爭力和戰斗力;第二,企業外部要拓展創新思路,整合優勢資源:第三,合作關系要以終為始,協助合作伙伴,拓展市場空間。
基于這樣的預判,德地得2018年戰略營銷將重點聚焦四個方向:一是技術營銷,聚焦3+15個作物,推動業務項技術轉型;二是服務營銷,整合飛防資源,做農資與服務的融合;三是品牌農業,打造徳地得農產品品牌;四是互利共贏,打造互惠互利的產品品牌,優勢共享。此外,徳地得致力于構建農產品品牌,2018年還將在青島地區選3-5種作物,圍繞增產提質提供作物營養解決方案的現代農業提供商。
《中國農資》記者:如何解釋“不將就,共精彩,走進農業新時代”的會議主題?其用意是什么?
胡德剛:對于產品質量,德地得不將就;對于合作伙伴,德地得不將就;對于技術服務,德地得不將就;對于農業安全,德地得不將就;對于農資事業,德地得不將就。因為這個時代不將就,新時代的農業不將就,繼續精耕細作,將服務進行到底,只有不將就,才會共精彩”
我們是在一起做一件偉大的事,這不是空喊口號,而是實實在在地干事,現在的人比較浮躁,干好一件事就想再干其他的事,缺乏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對于農業的健康發展,我們是有責任的,也許微不足道,但這是真正農資人的情懷。我希望德地得將來會是一個百年企業,不為別的,只為能真正地更好地服務所有的農民,只要我們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做好產品,把技術服務做精做透,我相信,這不是一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