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資》記者 汪洋 黃敏
1月20日,由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主辦,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綠色農華作物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2018年中國液體肥料創新發展論壇暨綠色農華液體肥事業創業發展大會在北京召開。
據了解,本次論壇以“創新科技、共贏未來”為主題,旨在解讀液體肥料產業政策,展示國內外肥料前沿技術,分享液體肥料研發成果,交流推廣應用經驗,提升我國液體肥料的技術創新水平。
農業部原常務副部長、中國農業經濟學會會長尹成杰指出,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新發展理念,明確了新時代黨的“三農”工作制度和政策取向。尹成杰強調,第一,要求我們要以更高的要求、更廣的視角去考慮問題。只有創新才有出路、競爭力和新發展。農資行業同樣如此,其中,肥料技術創新是支持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載體之一,而液體肥料技術創新升級就是重要的體現。第二,要大力推進農業投入品供給側改革,摒棄不符合綠色發展要求的技術與產品,積極倡導“水肥一體化”技術+產品創新,力求實現從品種、業態、形態創新和方法、模式創新。第三,要實現農業轉型升級,要切實加快農業投入品(化肥、農藥等)產品及應用轉型升級。努力向綠色、安全、高效發展,加快農業布局結構調整、保護農業生態資源與環境。第四,大力推進農業投入品應用技術的創新發展。第五,注重發揮農資行業合作與聯盟的作用;進一步制定和建立、健全新的農業扶持政策,為更多具備創新技術的農資產品提供更多地幫助與支持。
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宋維平表示,科技創新是大北農發展的不竭動力,公司未來堅持將科技創新和推廣服務作為液體肥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以“水肥一體化”為技術依托,以農化服務為推廣手段,以液體懸浮肥為產品核心,為種植者提供高效水肥管理方案。為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業綠色發展、農業轉型升級、農產品提質增效以及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作出新的貢獻。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不斷追求,對食品安全要求的不斷提升,也對直接關系農產品質量的農業投入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副主任王福祥指出,我國農業已步入綠色發展新階段,農資行業也要深刻認識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一是要堅持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主動適應農資消費新要求,加快肥料轉型升級步伐;二是要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按照綠色發展要求,推進肥料產業創新發展;三是要堅持以質量為引領,按照標準化要求,突出優質、安全綠色導向,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四是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優化產品供給結構,生產綠色環保產品,提供更多優質服務,增強市場競爭力。
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理事長顧宗勤就近年來我國水溶肥產業發展以及中國氮肥工業協會所做的工作進行了介紹。他認為,發展水溶肥對保障農業生產、調整氮肥產業結構具有重要的意義。鑒于目前農業生產和氮肥行業的實際情況,提高化肥利用率是保證農業綠色發展、農村繁榮穩定、農民富裕增收的重要途徑之一。
此外,在專家主題報告部分,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水肥一體化技術是控水減肥關鍵途徑,液體肥料作為一種新型肥料,具有生產成本低、無污染、配方靈活、功能性強、營養均衡、方便精確施用、利用效率高等特點。隨著種植業結構的調整、配肥方式的多樣化,液體肥料產業必將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
“液體肥具有養分含量高、作物吸收率高、生產成本低、安全環保、配方靈活多樣等諸多優點,經過多年的示范推廣,當前中國已經具備了大力發展液體肥的有利條件。”綠色農華總經理、研究院院長林有根表示,中國農業的發展模式正從資源消耗型向資源節約型轉變,在國家“一控兩減三基本”的政策背景下,綠色農華秉承企業綠色環保的發展理念發力液體肥市場。隨著液體肥產品的市場擴容,水肥一體化的設施、服務等協作體系也在提速。未來綠色農華的發展將全面實施液體肥創新發展戰略,以全面樹立“中國液體肥領導品牌”為目標奮進。
據了解,自2015年,綠色農華轉型升級戰略布局新型肥料發展,截至目前已獲得多項榮譽,繼2016年榮膺“中國十大水溶肥榮譽稱號”之后,2017年,吡能、朵元等明星產品相繼斬獲行業大獎,再一次證實了綠色農華戰略方向的正確性。綠色農華副總經理、高級農藝師徐萬濤表示,2018年,如何將大力發展液體肥轉化為搶抓行業大機遇的戰略行為、如何傾力打造國際性液體肥創業創新中心、如何以“朵元”為戰略大品做好液體的招商與推廣工作,成為公司“戰略卡位,工作落實,朵元推廣”重要工作。綠色農華將繼續借助大北農先進的企業管理理念和農業“互聯網+”平臺,全面實施“肥、種、藥、技、信、金”一體化發展戰略,全面打造“全球液體肥創業創新中心”,推動國家“兩減”順利推進,為國家供給側改革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