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 超,劉春霞,劉曉巖
(黑龍江旅游職業技術學院,哈爾濱 150086)
旅游行業是一個實踐性、應用性極強的行業,隨著我國旅游業的蓬勃發展,對于旅游人才的需求急劇增長。從就業需求和崗位分析來看,80%甚至以上的需求都是一線服務型人才。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具有明確的行業指向,主要為旅行社、旅游景區、酒店等旅游企事業單位培養既具有大學程度的專業知識,過硬的理論基礎,又具有較高的技能水平,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必須注重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同步提高。這就要求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師應當具有雙重能力,在具備教師基本素質(教學能力、師德師風等)的同時,具有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和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不僅需要熟知理論知識,也需要了解專業前沿領域的動態和信息,掌握專業技能。
教師是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關鍵因素,要辦好社會認可的專業,必須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加強旅游管理專業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旅游管理專業教師的理論和實踐教學水平,建設一批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這也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是促進旅游管理專業可持續發展的保障。
我國相當一部分旅游管理專業是在歷史、經濟管理、外語等專業的基礎上組建起來的。大部分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師也都是從這些學科中遴選產生,導致了偏理論知識而弱實踐經驗現象的發生。近年來,許多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的年輕的教師補充到教學隊伍當中,改善了專業師資力量薄弱的現象,但他們大多數都是高校畢業后直接到高校從事教學工作,實踐經驗也相對匱乏。因此,也未能從根本上提高高職旅游管理專業雙師型師資隊伍的素質。
目前,許多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雙師型”素質教師主要通過“雙證書”來體現個人素質技能水平。“雙證書”是指教師既有教師資格證書,同時具有行業內認可的職業資格證書(導游證、旅行社經理證等)。教師只要考取了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加上教師資格證書,該教師即被認定為“雙師型”素質教師。這樣一來,“雙證書”就與“雙師型”素質畫等號了。然而,職業資格證書只是證明擁有從事該行業的資格,并不能等同于從業能力、經歷、經驗。
“雙師型”素質教師是指該教師既要具有從事教師行業的專業能力、掌握教育教學規律、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同時具有與專業相關行業領域的一線實際工作經歷、具有較熟練的實踐技能、掌握行業前沿技術、是行業領域的“行家”。“雙師”不是“雙證”,而是要具備教學和相對應的職業崗位兩種能力。而職業崗位能力的獲得不單純是取得證書,而是實實在在地于從業實踐中獲得。然而教師多把“雙證書” 的取得當做終極目標,卻忽略了“雙能力”的鍛煉,尤其是崗位實踐能力。長久以往,教學還是停留在理論知識講授的層面上,照本宣科,課題教學效果沒有顯著提升。
大多數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兼職教師數量都比較少,實際承擔課程授課任務的比例就更加堪憂。師資隊伍由于多半是專任教師,缺乏專業技能,對行業領域的新發展新動態掌握不準、信息不足,無法將理論知識和行業實踐前沿知識相結合,傳授給學生,知識來源多半停留在書本上,落后于行業企業發展。
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的主干力量來自于校內專職教師,逐步培養和提高專職教師的“雙師型”素質和能力,對于“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是最直接的方法。根據教師“雙師型”素質和能力的不同,分為初、中、高三級梯隊。從任教經驗、行業一線工作經驗等角度入手,建立“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梯隊型考評體系。通過梯隊型考評,促進教師自我提升的內動力,不斷提高專職教師“雙師型”素質和能力。
學院應不斷完善兼職教師聘用制度。首先是選拔制度,應加大兼職教師聘任力度,但同時要設置嚴格的選拔標準,選拔真正優秀的行業精英進入到教學隊伍中來,從而有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其次是培養制度,很多優秀的行業精英未必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這就要求學院設置合理的培養制度,從教學理論、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多方面給予兼職教師較為全面的培養,使之成為優秀的“雙師型”教師。最后但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是上崗制度,要讓兼職教師真正從事一線教學工作,承擔核心課程教學任務、實訓教學任務,真正發揮兼職教師行業經驗豐富的優勢。
目前多數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校企合作機制基本都是在學生實習就業層面展開,在師資隊伍培養共育特別是“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方面,因種種原因困擾,開展情況并不順利。然而學院想要提高師資隊伍的“雙師”素質和能力,離不開企業的支持和幫助。應依托政府、行業、企業和學校,建立起“雙師型”教學團隊培訓基地。有計劃地組織校內專任教師進行頂崗實踐和校外兼職教師教學水平提升,又可面向全體師資隊伍,開展教育教學理論、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行業新動態、一線實踐經驗分享等多種師資培訓內容,著力培養具有“雙師素質”、“雙師能力”和“雙師結構”的專業教學團隊。
各個高校已經充分意識到“雙師型”師資隊伍對于人才培養的重要意義,也通過師資培訓等方式力圖提升師資隊伍的“雙師”素質,但是效果并不明顯,究其原因是沒有將教師的內在激勵和外在激勵這兩個方面結合起來。高職教師一方面承擔繁重的教學工作任務,既要有專業知識、懂教育教學理論;又要有一線行業企業實踐經驗,如果沒有健全的內外結合的激勵制度,很難保障“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持續。
建立長效穩定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激勵制度,保障參與教師在職稱評定、崗位聘任、評優評先、課時費評定、國內外培訓考查、其它物質獎勵等多方面給予優先考慮。通過制定有效的激勵方式來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促進“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
原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所以教師是決定一所學校的關鍵因素。“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是高職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特色和重點,大力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已經成為社會和教育界的共同呼聲。
參考文獻:
[1]饒龍先, 孫凱. 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思考[J]. 金融理論與教學,2017,(4).
[2]金華職業技術學院. 雙基地輪訓 分階段培養——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J]. 職業教育改革動態,2014(22).
[3]朱士中. 新建本科院校轉型不宜跟風[N]. 光明日報,2014-12-23(13).
[4]賀文瑾.略論職技高師“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J].職業技術教育(教科版),2002,(4).
[5]劉鳳文.大興安嶺職業學院“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研究[J].科教縱橫北京,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