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大附中呈貢校區)
根據時代變化趨勢與高中教學實際,提出了符合高考考察內容并能結合時代發展趨勢,且不斷豐富與發展的情景教學法創新應用。該教學法主要通過多媒體輔助手段與文字材料補充的手段,在提高學生學習的趣味性、主動性與創造性的同時,加強了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對知識的掌握水平,進一步促進了學生認知水平的發展。通過運用高中課文對該教學方法進行具體的示范,表明了情景教學法創新應用的可行性與和傳統教學模式相比的優勢所在。
高中英語 情景教學法 創新應用
在全球化不斷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的世界背景下,我國采取積極主動的應對方式,不斷加大對外開放水平,在海外競爭與向外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創新科技,豐富理論體系,壯大綜合國力。在這種形勢下,開放與包容越來越成為我國發展的新趨勢,英語作為對外溝通的一種媒介、一個工具,是必不可少的。隨著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企業朝著各自的專業領域深入發展,力求能形成自己的市場競爭優勢。在此背景下,實用性與專業性的英語人才成為企業新的需求對象。
高考致力于選拔在大學階段內有潛力繼續深造并能在將來推動時代進步的人,如果從高中階段開始就緊隨時代潮流,通過情景教學法的創新應用,教授學生實用性強,專業度較高的英語,眼下能夠助力學生高考,將來則能使學生更好地適應大學的專業化學習和滿足社會對專業性實用性的人才需求。
1.定義。教師通過單純的語言和文字直接提出抽象的理論與知識,并結合一定程度上的闡釋,描繪和示范來幫助學生理解的教學方式。
2.國內發展狀況。自中國私塾的出現以來,中國就一直推行傳統的講授法。發展至今,由于受硬件條件與思想觀念的影響,在高中課堂上大部分的老師仍然傾向于傳統的講授教學方法。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高考對學生記憶能力與理解能力的要求,并與中國傳統的教學理念相契合。但毫無疑問,它限制了學生更高水平認知能力的發展。
1.定義。情景教學法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利用實物,多媒體,甚至社會實踐等方式,在學生學習相關知識時激發學生的豐富情感,在引用適合教學的生動場景與學習材料的同時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進而達到提高學生學習趣味性的同時提高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熟練度與深度的目的。
2.發展狀況。在國際上,情景教學法是在19世紀90年代法國人古恩提出的直接教學法、20世紀50年代法國故布里納與古根漢等推出的視聽法、60年代美國出現的認知法,60年代蘇聯的自覺實踐法、70年代的功能法、1977年美國的自然法和80年代中期的任務型語言教學等多種教育方法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和發展而形成的教學平臺。情景教學法是一種綜合性教學法,它刺激了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更有參與感和幸福感。近幾年來,我國部分教育水平發達的城市已經有教師利用情景教學法做了一些教學嘗試,但還未形成較成熟的教學方法與理念,推廣度也不高。
本文結合高中教學的實際情況,在傳統情景教學方法上進行了創新,即教師在課本所規定的范圍內(即詞匯、語法、價值觀等限定范圍內),傳授課本知識的同時,結合現代多媒體與課外文字材料,通過電子與書面的雙重呈現方式來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在運用多媒體來呈現教學內容來提高學生專注力的同時,大量引用適合學生學習的文字素材來對課堂上學習的內容進行補充與擴展,以達到對高考大綱內容進行鞏固與加強,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深層次認知水平的目的。
情景教學法的創新應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與高考考綱精密結合,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增強了學生閱讀能力的理解與對單詞的掌握程度。與普通的情景教學法所不同的是,本文所提及的情景教學法的創新應用在注重培養學生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的同時,還密切關注此方法對高中階段學生在高考英語成績方面的提升。在該方法的指導下,教師在講解一篇課文的時候,除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外,還注重大量引用一些外國相關文章。這些文章內的主要詞匯與語法,必須在高考大綱的考察范圍之內。這樣,學生在閱讀大量文章時閱讀能力不但有了提升,也能在反復閱讀中不斷體會每個課本中的詞匯在不同語境中的具體意思(即一詞多義),還能在閱讀時對一些將要學習的詞匯進行提前了解(即提高課本要求掌握單詞的重復率,加深大腦記憶)。高考是一個書面化考試的過程,傳統的情景教學法僅僅片面地強調對實物或多媒體等媒介的運用是不切合高考實際的,而情景教學法的創新應用法則緊扣高考主題,大量引用合適的文字閱讀素材,這種通過書面呈現的方式既能方便學生課堂筆記的記錄,也有利于對學生英語書面閱讀能力的提高,進而使學生靈活地應對高考。毫無疑問,這種針對課文進行的有針對性的訓練,比起傳統的將一些相互主題關聯性較小的閱讀單獨布置給學生作為家庭作業來進行訓練的方法要有效得多。
2.與時代發展趨勢的緊密結合,加強知識的時效性。如今的時代發展迅速,高考也越來越注重通過結合時事熱點來考察學生的英語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創新應用情景教學法,用多媒體與文字的方式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有利于促使學生緊跟時代潮流,了解世界發展趨勢,進而在參加高考考試的過程中更加如魚得水。
3.緩解中西方文化差異與價值觀多樣性所帶來的英語使用與理解問題。中西方文化差異是我們在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時候需要克服的,但是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們來說,有限的時間與精力不能使學生們切實深入地體會英語的形成歷史與地道的使用方式。在這種情況下,情景教學法的創新應用就變得很有必要。
教師在不同的課文即場景內大量引用國外地道的相關文章,學生通過與老師一同分析文章不僅獲取了很多有關課本主題的外國觀點與看問題的角度,對很多當地常用和經典的詞匯搭配與用法也有了了解與掌握,使學生學到了實實在在、新穎又實用性的英語。這與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僅記住了單詞的聲、形、義而未放到具體、地道的語言環境中去體會和了解該詞并學習該詞與其它詞的搭配用法是有很大的不同。
4.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安德森修訂的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學中將認知過程氛圍了六個循序漸進的階段: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造。傳統的講授教學法更多的是側重于培養學生的理解和記憶能力,但情景教學法的創新應用則能使學生在更高層次的應用、分析、評價、創造方面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突破,而在這些方面的能力要求在高考中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
為了具體展示本文所推崇的情景教學法的創新應用,本文僅以高中英語人教版教材,必修一的課文“Anne’s best friend”為具體實例,展現該教學方法的具體操作流程,并以此來間接地說明情景教學法的創新應用的實效性與可操作性。
本文展示的是安妮隨一家人在二戰時期為了躲避德國納粹對猶太人的殘殺,在密室內生活的所見所想。如今的學生身處和平年代,很難身臨其境地體會到安妮在那段特殊時期的心理歷程,進而無法準確理解文章意思與單詞在此語境下所表達的具體內涵。因此,本文希望通過情景教學法的創新應用,學生能更好地體會文章含義,準確掌握文章內的表達與單詞內涵,并且能夠根據課文進行拓展,掌握課本要求掌握的單詞的多種用法。
1.運用多媒體輔助手段,在課堂開篇簡要地通過視頻與圖片的方式向學生展示二戰時期德國納粹殘殺猶太人的可怕現實,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體會到安妮在那時的心理活動,為后文講解《安妮日記》里的內容做鋪墊。在觀看視頻后,老師借此機會對學生們提出問題“What can you see in that video?How do you feel about that?”幫助學生把所見所想組織為語言并表達出來。
2.解讀課文,并引入一些外國英文素材來豐富課文內容(包括背景介紹,雜志周刊上關于此事件的評價與看法等)。對文章內必要的句子與單詞進行介紹,分析與拓展,再結合對學生進行有效地提問。提問內容包括對課文即文章的單詞理解,句子分析與自身對這些文字內容的想法與見解。這個過程不但提高了學生對單詞,句子,文章的掌握程度,也培養了學生對不同文章的對比與思考的能力。
3.布置家庭作業,讓學生整理課堂所補充的單詞的一詞多義,并用日記的方式寫下對不同文章的獨到理解。便于孩子對知識的回顧與系統的復習,鍛煉了孩子的寫作表達能力。
與傳統教學模式(傳統講授法與傳統情景教學法)對比:
(1)主動與被動的差異。從老師的角度來看,傳統講授方式給予了老師更靈活的教學空間,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發揮,幫助了老師更好地控制教學進程的快慢,而情景教學法的創新應用則給了學生更多的主動權,教師需要松弛有度,維持好課堂秩序來保證教學目標的完成。相反,傳統情景教學法則使課堂氣氛過于活躍,老師難以維持課堂秩序,知識教學的效率也比較低。而情景教學法的創新應用則較好地避免了這一點,在合理保證課堂活躍度與學生聽課狀態的同時,利用書面閱讀資料,使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達到了最大化,既活躍了氣氛,也學習了知識。
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傳統的講授法對學生專注能力的要求極高,容易導致大部分學生在傳統課堂上的參與度很低,積極性不高,處于較為被動狀態,進而對知識的理解深度也有限。所以,這種教學法雖然教學進度較快,教授的知識體系較為完整,但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吸收與消化。而情景教學法的創新應用則通過多媒體輔助手段, 用更為生動具體的方式,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學生在對知識在記憶和理解的基礎上能再加以自主的思考與創造。再看傳統的情景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雖然使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但極易使學生的注意力被分散到知識點以外的事物上,課堂學習效率不高。
但情景教學法的創新應用則通過引入大量文字閱讀素材,有效地避免了這一點,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專注認知地學習知識。同時,紙面上的相關主題的語篇閱讀更為適應高中階段的考試模式,順利達到考綱要求。
(2)能力與綜合素質要求的差異。傳統講授法僅僅需要教師有清晰的邏輯與對知識點的掌握能力,學生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理解力與記憶力。而傳統情景教學法則對老師運用多媒體的能力要求較高,也需要教師大量聯系實際生活,把知識遷移到現實生活中,該教學方法對學生的課堂專注能力要求較低。因為在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下,每一位學生都基本可以保證課堂專注度。
情景教學法的創新應用則又有不同之處,對教師有著更高一層的要求,教師在達到傳統講授法要求的同時,還需要有熟練的多媒體使用技巧,并對課本內容與考試大綱都有準確的把握,以便在給學生補充課外資料時,既能符合高考大綱要求,也能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準確度與熟練度。
(3)教學成果的差異。傳統的講授法使學生能在相對較少的時間掌握更多的知識,但這種知識學生是通過被動的方式來接受的,缺少自己主動思考的過程與情感的投入,進而對這些知識的影響與記憶是短暫的,需要教師通過不斷地重復與練習來達到比較熟練的效果。然而,傳統的情景教學法雖然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但是由于需要大量的實踐與實物來輔助教學,極易使教學進程被大大拖慢,進而難以達到教學目標。
情景教學法的創新應用,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就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與豐富的情感,使學生在課堂時就較為熟練地掌握課本知識,并在課后的知識體系整理中得到更好的鞏固。通過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學生對學習到的知識的掌握程度就更加深入與嫻熟,記憶也更加深刻。
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使中國在綜合國力各方面發展的手段與方式上都有了全面的改革與創新,對外交流與學習越來越成為我們獲取新靈感、引入新資源的重要途徑。英語作為對外交流的媒介,其運用的要求也越來越朝著專業化,實用化的方向發展。與此同時,高考大綱的不斷完善與發展對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與運用能力也有了更高一步的要求。在此情況下為了適應現代時代的發展趨勢,更加契合高考對學生多方面的考察標準,現代高中教學應廣泛推廣情景教學法的創新應用,培養能靈活應對高考并在未來具有專業性與實用性英語發展潛力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許滿云,方偉.情景教學法在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01).
[2]蔡曉紅.高中英語詞匯情境教學法的有效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
[3]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4]董現亮.探究情景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17).
[5]王巧文.情景教學法在聽力教學中的運用[J].今日科苑,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