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榆林職業技術學院)
當前我國處于市場經濟社會運行和發展的上升趨穩狀態,國家大力提倡制度改革和開放搞活,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常態化,使經濟發展穩中求勝;但隨之而來的還有西方國家的一些不良的思想和意識,許多高職學生崇尚西方國家所謂自由的生活,以崇尚暴力為美,造成高職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扭曲。盡管經濟發展給社會帶來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但是也同步增大了就業壓力和社會競爭的壓力,高職生面對著畢業,面對著即將走向社會,面對著就業的無窮壓力,造成心理失衡甚至出現心理疾病。當前,因為網絡技術的高度發達,一些社交媒體為了提高自身的影響力,會集中報道那些充滿暴力傾向、揭露社會陰暗面的,抑或是斷章取義的內容,導致高職生對社會失去信心,甚至可能對社會產生一定的仇恨感,轉而將之移嫁到他人身上,從而做出傷害他人或者自我傷害的行為。例如,2014年4月16日,某大學歷史系碩士研究生蔡某某在寢室用自縊的方式自殺,而其遺書中表現出的自殺原因就是論文收集資料太難,無法按時完成,只得延期畢業;另一個是工作難找,多次被企業無視,產生了很強的挫敗感。
長期的傳統教育過程中,學校一般都會過分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的提升和學業能否良好完成,卻片面忽視了對學生進行情感方面的教育和耐挫能力的強化,沒有讓學生真正認識到自身生命的存在價值,造成了學生的心理脆弱,不具備對生命的正確感知、認知,因此一旦在學習中、生活中、成長中遇到一定的挫折,便會產生輕生念頭或者傷害他人的想法。例如,2011年6月9日下午2點10分左右,某財經大學高等職業技術學院一名20歲的三年級女大學生劉某某跳樓身亡,根據其遺書顯示,是因為感情糾紛而走上不歸路。這種情況不得不引起學校的高度重視。
在當下的家庭結構中,往往每個家庭中的子女數量都不多,更普遍的都是獨生子女,因此在家庭生活中孩子就是家庭生活的中心,家長將孩子作為“小太陽”,對孩子們言聽計從,孩子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在這種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學生,永遠會感覺他人都是自己的附屬品,自己享受他人的勞動果實是天經地義的。這種性格一旦養成,便極難改變,當遇到他人對自己的意見不認同,甚至反駁的情況時,便會惱怒異常,甚至做出極端行為。還有的家庭屬于離異家庭、單親家庭,甚至有的家長還是服刑犯或者有過違法行為,這種環境都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嚴重的影響,孩子的性格孤僻、冷漠、內向,對他人存有極強的仇視感。因此,往往會做出傷害他人甚至是自己的父母生命的行為。例如,某大學廣播電視新聞系學生王迅,因為父親酒后的家暴而對父親施以殺手,從而鑄下大錯,此時距離他大三學年開學僅有幾天時間。這不得不說是家庭教育的失敗造成的。
因為高職生正處于心理學家埃里克森“八階段”論的成年早期(18~25歲)——親密對孤獨階段,由幼稚走向成熟,思維發展由感性思維向理性思維逐漸過渡,且具有不穩定性,對親情的需求除了來自于家庭、伙伴群體之外,也有對愛情的渴望,生活中面對著學業壓力和就業壓力的重疊作用,所以很多高職生都會產生壓迫感、焦慮感、煩躁感,同時身為學生又得不到較好的舒緩和解壓方式,缺乏心理上的自助能力,導致心理素質變差,長此以往極有可能誤入歧途。
對于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來說,他們日常生活的主要內容就是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專業技能的強化,因此對高職生的德育過程中生命價值教育的開展,也必須以學科學習為基礎進行開展。一方面,需要強化學生對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強化和鞏固水平,只有讓學生牢固掌握了專業知識,練就了專業技能,實現了自身學習效果的大幅度提升,才能讓高職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幸福感,感受到來自于老師和同學們的欣賞的目光,從而感受到自身存在的價值,強化學生的生命價值觀念。另一方面,教師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的探析和科學的整合,充分挖掘基礎型課程、拓展型課程、探究型課程教學內容中具有生命價值教育意義的知識點,并進行進一步的深度整理和開發,從而形成完善的、具有生命價值教育的學科教學體系。最后,要組織學生進行廣泛、深入的自主探究學習和合作交流學習,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成長、學會堅強面對生活。
為了保證對高職生的生命價值教育專題教育活動能夠科學、有效、深入的開展,一方面,校方要開設學生心理健康輔導課程,設置“學生心理輔導空間站”,配備專業的心理輔導老師進行心理課程的教學和心理輔導站的日常工作開展,讓學生在心理壓力無法承受的情況下可以找到一個能供自己傾訴內心苦悶、釋放心理壓力的空間,促進校園和諧氛圍的構建。另一方面,需要大力改善校園環境,突出“珍愛生命、鑄就價值”的德育主題,例如通過學校宣傳欄、樓宇文化、班級文化、校園廣播站、校園網站等渠道多方面突出“生命、藝術、人文”元素,為高職學生生命價值觀念的強化起到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主題鮮明的課外活動,是保證學生思想意識健康成長、生命價值觀念突出強化的重要途徑。例如,通過多種形式的集體活動,為學生搭建培養生命價值觀念的舞臺,通過組織學生會活動、團組織活動、班級活動等不同形式的活動,結合當地的傳統節日或紀念日,對學生進行生命價值教育。也可以通過開展不同的社團活動和興趣小組活動,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中凸顯自己在活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展示自己的各方面特長,感受到來自于他人的贊嘆和欽佩,充分感受到自己存在的重要價值與作用,體驗自己生命的意義,理解生命的終極目標,強化珍愛生命、展示價值的觀念。
綜上所述,當前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的生命價值意識已經到了嚴重缺失的地步,必須引起教育者的足夠重視,教育者們必須高度關注對高等職業院校學生德育過程中的生命價值教育,保證教育的切實、有效、深入開展,讓高職生能夠明確自身生命存在的價值,認識到生命的珍貴,并通過努力的學習、刻苦的實踐達到有效的提升,促使自己學業有成,成為一名對國家的建設和發展有用的、合格的技術技能人才,充分實現自身的生命價值、人生價值。
[1]初智巍,黃紅,孟霞.高校生命教育現狀調查與分析——以對黑龍江省高校的調查為例[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0,(02).
[2]羅之勇.當代大學生生命認知及教育對策探析——基于桂西北大學生問卷調查的分析[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2,(03).
[3]魏安樂,陶新宏,黃曉云,劉良宏.大學生生命教育調查研究——以合肥地區高校為例[J].合肥學院學報,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