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遼市服先鎮向陽中心小學校)
立足于小學語文教學實際,歸納了用交互功能解決課件對語文教學適應性差的問題。通過小學語文教學和課件制作兩個維度,分別闡述了堂件和學件兩個種類課件的設計。提出了用交互功能設計堂件的三個設計觀點;提出了交互型學件設計的兩個原則。以前的相關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論層面,或局限與軟件技術的維度。將交互性功能落實于小學語文課件實踐的研究成果很少。研究對于“教學的動態生成性”在課件制作領域的理論研究有一定創新。
小學語文 課件 交互
當今課堂教學中,課件已然成為教學的重要資源和手段。課件的設計與應用水平將直接影響教學質量。然而,在小學語文課件的應用中存在兩個問題:一方面,是小學語文課件大多是用Powerpoint開發的演示型課件,主要應用于課堂教學。這種課件程式化嚴重,不利于生本課堂的形成。另一方面,用于學生學習所使用的“學件”應用很少。這在一定程度上使“校園網絡教室”的應用大打折扣。
葛金奇在《增強課件交互,優化語文教學》中提出通過設計強大的交互功能實現人機之間充分交流的思路。這一見解對于提升小學語文課件的質量具有指導性意義。本文中所提及的交互功能是指課件具有的一種作用和效能。這種功能旨在通過人的操作使課件做出相應的反饋。
本文以小學語文教學為研究范圍,從小學語文課件設計與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入手,分別研究了堂件與學件兩個種類課件的設計與應用。
1.小學語文教學內容與多媒體高度整合
從小學語文教學的角度來看,《語文課程標準》中把語文學習內容分為五大板塊——識字與寫字、閱讀、口語交際、寫作、綜合性學習。無論語文課堂教學如何進行都離不開這五個內容。從多媒體的功能來看,多媒體可以加工處理文本、圖片、影像、聲音、動畫這五種類型的信息。我們可以通過對教學內容與多媒體基本功能的整合形成一個基本的課件框架。小學語文課件中應包括如下組成要件:
(1)文本展示器。其主要功能是將應文件夾中的文本加載到課件中,并通過對滾動條的拖動完成文本展示的控制。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可以實現課文、閱讀材料的交互性展示。
(2)圖片展示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將對應文件夾中的圖片加載到課件中通過按鈕的交互進行展示控制。主要目的是實現語文教學內容的直觀化、形象化。
(3)音樂播放器。其功能是將對應文件夾中的音樂加載到課件中進行播放、暫停、音量控制等操作。
這一組件可以實現對朗讀配樂、朗讀示范等功能的靈活控制。
(4)視頻播放器。其功能是將對應文件夾中的視頻加載到課件中進行播放。這一組件可以實現優質教學視頻資源的展示與靈活控制。
(5)動畫操作界面。其功能是將對應文件夾中的動畫文件中載到課件中。例如,在寫字教學中,可以將生字制作成書寫動畫。設計按鈕控制書寫進度,點一次按鈕寫一筆,從而完成對寫字的指導。
2.語文教學活動與交互功能相融合
語文教學中有很多活動可以用交互功能實現。例如隨機點名功能、記分功能、注釋功能、競賽功能……
3.“多軌”式設計
傳統課件的相對于“直線”式結構的課件,依托交互功能可以進行“多軌”式設計。這里所說的“多軌式”設計是指課件在設計中存在多個并列關系的功能模塊,多個功能模塊之間互不影響,多個模塊之間可以隨意跳轉。例如,用Flash軟件設計交互型語文課件。我們可以把注釋工具、文本工具、音樂播放器、視頻播放器、圖片展示工具等設計成一個獨立的“元件”。然后,通過導航菜單對每一個部分進行靈活地調用。在展示文本的同時可以進行標畫、播放音樂、隨機點名;也可以根據文本內容隨時展示相關圖片然后再回到當前文本。這一設計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靈活地與學生互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
4.內容與程序相分離;程序與界面相分離
通過內容與程序相分離,程序與界面相分離可以方便教師對課件內容、界面、功能進行分別修改,提高課件的利用率。例如,將語文課件中的文本內容、音樂文件、圖片文件、視頻文件等多媒體資源存儲在不同的文件夾。這樣教師只需要更改文件夾中的文件就可以改變課件中的內容,降低了課件制作的難度,提高了課件的制作效率。這一設計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課件制作工作量大的問題。
學件主要是為學生學習知識而設計的課件。小學語文課件根據使用設備不同可以分為三類:
1.在校園網絡教室使用的交互型課件
這種課件一般而言主要起到考查知識掌握情況查漏補缺的作用。比如將小學語文中字、詞、句、段相應的知識點制作成選擇題、填空題、連線題。學生通過交互操作完成試題。計算機通過程序設定快速進行成績統計,以此了解全體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這種課件可以代替傳統教學中提問和測驗兩個教學環節。與提問相比這種教學手段可以做到面向全體學生進行考查;與測驗相比這種教學手段可以快速計算出試題的得分。
2.在學生的家庭使用的交互型課件
本文中所研究的在家庭使用的交互型課件其實更類似于游戲軟件,只是這款游戲軟件的主要內容是語文知識的訓練。這類課件可以以學生的家庭電腦或家長的智能手機為載體運行。主要作用是對語文中的記憶性知識進行鞏固?;谧詫W學件的設計,應注意以下幾點:
(1)這類課件的設計要有針對性。比如,專門針對拼音知識制作拼音學習游戲;專門針對古詩詞的知識制作古詩詞訓練課件。針對于一個知識領域的學件具有較高的重復利用率,而且有利于學生系統性地構建知識體系。
(2)這類課件要有可玩性。由于是在家庭中應用的學習軟件所以更需要對學生具有吸引性。小學語文課件的可玩性可以通過激發游戲成就感、加強游戲操控性來實現。例如針對古詩詞的掌握設計交互型學件。可以設計任務系統、獎勵系統從而激發學生在應用過程中的成就感。在制作中可以用射擊、拼擺等多種游戲形式使語文知識的訓練具有較強的交互功能,從而增強可玩性。
本研究立足于小學語文教學實際歸納了用交互功能解決課件對語文教學適應性差的問題。通過小學語文教學和課件制作兩個維度分別闡述了堂件和學件的設計。以前的相關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論層面,或局限與軟件技術的維度。將交互性功能落實于小學語文課件實踐的研究成果很少。本研究對于“教學的動態生成性”在課件制作領域的理論研究有一定創新。
參考文獻:
[1]許振和,許倩.高校理工科多媒體教學課件與教學質量的探究[J].現代計算機,2013,(8) :39-42.
[2]葛金奇.增強課件交互,優化語文教學[J].青少年日記,2013,(12) :88.
[3]郭雪紅.如何讓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得以提高[J].新課程,2016,(03) :338-339.
[4]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
[5]席泓.淺談多媒體及其應用[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2002,(03) :120-121.
[6]蔡福強.互動教學成就高效課堂——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互動教學[J].新課程,2013,(08) :170-171.
[7]馬林藝.在線輔助教學系統的開發與設計[D].天津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