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省古浪縣晨光完全小學)
小學作為孩子學習和心理以及人生價值觀念形成的重要階段,科學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對小學生人生價值觀念和積極健康心理的形成以及學生未來人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相對城市小學心理教學來講,農村小學的心理教育現狀并不樂觀表現出了諸多問題。為此,此文就對目前農村小學生展開有效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策略展開簡要的論述。
小學生 農村教育教學 心理問題 心理健康教育 策略
在農村很多地區的小學當中,對學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嚴重缺乏認識,在思想上也沒有給予重視從而嚴重制約心理教育在農村地區小學中的落實和發展。為此,就如何在農村小學中對學生展開有效心理教育,幫助農村小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心理,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進行了分析研究。
在小學教育教學中教師做向學生傳播知識的重要角色,家長自身價值觀念及日常行為表現也是孩子的老師,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特別在小學這一重要的人生起步階段是學生思想價值觀念和心理、思維和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所以,在小學教育教學中教師與家長不但要關注學生學習成績,更應重視學生心理狀況應熟悉和掌握學生每天在想什么,了解學生不同階段的心理變化。特別對于農村地區的學生家長,相比城市家長來說文化程度較低,平時與自己孩子的溝通和交流很少,還有很多家長根本不會與孩子溝通,有的千依百順,有的則采取‘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陳舊教育方法,繼而導致學生出現性格內向、自卑、心理承受能力差,具體行為表現有易怒、逃學、表達溝通能力差和不能與他人和諧相處的問題。當教師與這些存在心理問題明顯的學生交流后得知,很多學生都是由家庭的原因所導致的,想要獲得父母的關注和認可,但是在實際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難和問題時卻沒有獲得家長和教師的及時解決,從而導致學生在遇到同樣問題時不知從何解決,很多失足少年就是由于沒有獲得積極有效的心理引導在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所以,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應重視孩子的心理變化狀態,當孩子存在心理問題時及時給予引導和排解,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小學階段,以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和人生價值觀念面對未來的人生。
教師只有在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以及意義的基礎上才能掌握一定的教育方法,對于農村小學來說,基本上是沒有專職的心理健康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工作都是班主任以及各科教師的職責,所以,加強班主任以及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是必不可少的,這樣才會掌握相關的心理教育知識以及教育技能。教師在對學生展開心理教育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以學生為主體、樹立科學合理的教育觀念、與學生雙向互動。以學生為主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圍繞學生、為了學生來創設有利于學習的心理的環境,教師要為學生營造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打破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障礙,平等的進行溝通。教師尊重學生,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樹立科學合理的教育觀念是要讓教師學會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的發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主要是為了學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發展,教師需要消除的是學生的逆反心理,注重為學生創設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明白教師所要教育的含義,從而接受教師的建議和幫助。與學生之間展開雙向互動是心理健康教育中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一種方法。對于心理健康教育來說,雙向互動能夠很好的避開學生會出現的心理壓力。學生在有錯誤的行為時,教師切忌嚴厲批評,而是要與學生之間進行及時的溝通,以縮短雙方的心理距離為教育的前提,與學生做朋友,在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討論問題,讓學生無法產生對抗情緒,然后再適當的時間里來對學生展開心理教育。
其一,可在各學科的教學過程中向學生展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比如語文學科,由于語文課程內容中包含多種優秀思想情感,在實踐教學中可利用課文中的故事情節和中心思想向學生展開有效的心理教育,這一形式是當前向學生展開心理教育運用最為普遍和有效的策略;其二,可定期組織學生進行主題教育,以某一主題讓學生展開討論,使學生在針對主題討論的過程中去表達自己的心理想法和體會。其三,可定期組織學生開展心理咨詢活動,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有效的解決心理問題,排解心理壓力;其四,定期召集學生家長,對家長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訓,使農村學生家長真正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掌握科學的心理教育和溝通方法與自己孩子進行良好的互動溝通。一旦學生出現心理問題,及時與教師取得聯系及時解決,通過家校合作的形式保證心理健康教育的及時有效。
參考文獻:
[1]靳勇,郭正華.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初探[J].教育科學,2016,(12)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