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尚游

[摘 要] 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在地緣政治、經濟和國家安全方面是俄羅斯經濟社會發展至關重要的區域,加之近年來中俄兩國政府共同推出了“長江—伏爾加河”合作規劃。因而分析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經濟社會發展態勢是十分必要的。當前整體情況顯示,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以其豐富的自然資源、適宜的區位條件和雄厚的工業基礎而較之其他俄聯邦區具有更好的發展前景,同時也存在聯邦區內各聯邦主體差距懸殊、人口減少、現代化更新力不足、缺乏有效的地區發展執行機制的問題,但其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存在著新亮點,潛力有待進一步挖掘。對該問題的研究,可以為中俄兩河流域的交流合作和我國長江流域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 俄羅斯;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中俄關系;中國
[中圖分類號] F151.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9-6043(2018)12-0075-04
Abstract: The federal district along the Volga river is a crucial region for Russi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geopolitics, economy and national security. In addi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Chinese and Russian governments have jointly launched the "Yangtze River-Volga River" cooperation pla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federal district along the Volga River. The current overall situation shows that the district has better development prospects than other Russian federal district because of its abundant natural resources, suitable location conditions and strong industrial found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also disparities among the main federal bodies in the federal district, population reduction, inadequate renewalof modernization, and lack of an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But there are new highlights in its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and its potential needs to be further tapped. The study of this issue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regions along the two rivers and for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Yangtze riverbasin in China.
Key words: Russia, federal district along Volga river,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China
俄羅斯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由14個聯邦主體組成,包括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馬里埃爾共和國、莫爾多瓦共和國、韃靼斯坦共和國、烏德穆爾特共和國、楚瓦什共和國、基洛夫州、下諾夫哥羅德州、奧倫堡州、奔薩州、薩馬拉州、薩拉托夫州、烏里揚諾夫州和彼爾姆邊疆區。
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地處歐亞大陸東西和南北交通運輸走廊交匯處,蘊藏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以及油頁巖、天然硫磺、鹽、泥灰巖石、英砂、粘土等。這些獨特的區位優勢條件和自然資源稟賦,使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在地緣政治、經濟和國家安全方面成為對俄羅斯至關重要的區域。當前,俄羅斯在國際政治和經濟活動中受到歐盟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制裁,仍然沒有明確且穩定的跡象表明俄羅斯已經走出了經濟衰退和蕭條,財政赤字依然處于攀升狀態。在此情形下,俄羅斯不得不在其2017-2019年的聯邦預算中對地方的財政資助進行了削減。這意味著,俄羅斯地區經濟發展得到聯邦中央的助力將會很小。結合地區現實情況、分析局勢、積極吸引來自海外的投資、深化對外交流與合作將是其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由之路。中俄兩國政府推出了“長江-伏爾加河”合作規劃,因此對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經濟社會發展態勢的分析顯得尤為重要。
一、當前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經濟社會發展局面
(一)工業實力雄厚,經濟結構多元
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的國民經濟總值占全俄的15%以上,也是俄羅斯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之一,其傳統的優勢產業是機械制造業(航空、火箭、造船、儀器、機床等)和石化工業。該聯邦區生產總值占全俄總產值的15%,其中重工業優勢明顯,總量約占全俄的25%。該地區的著名汽車生產企業有“伏爾加”、“高爾基”、“卡馬斯”、“烏里揚諾夫”等,生產的小轎車占全俄的73%、大客車占全俄85%、貨車占全俄90%以上,汽車發動機占全俄80%。礦肥、合成樹脂、塑料、燒堿、輪胎等產量均居于全俄前列。因此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無疑具有十分巨大的工業發展潛力。
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的能源、采掘工業、機械制造、化工、農工、生物技術、制藥、建材、建筑和交通等行業均衡發展,在合成樹脂、塑料、輪胎、礦物肥料和苛性鈉的生產上,較穩定地處于全國領先水平。據俄羅斯聯邦統計數據顯示,2018第一季度,該聯邦區礦物開采占全俄的13.6%,生產制造占全俄的21.5%,電能、燃氣、蒸汽和空調的供應占全俄的17.9%,廢物處理占全俄的20.2%,零售業營業額占全俄的17.7%,農產品生產量占全俄的24.3%(上述幾項均僅次于中央聯邦區,在全俄位居第二),外貿營業額占全俄的8.7%,固定資本投資占全俄的14.7%,金融投資占全俄的5.7%。其中,采礦和采石、制造、電能、燃氣、蒸汽、空調、供水、衛生、廢物收集和處置管理、消除污染物等經濟活動的工業生產指數為2017年同期的101.0%,工業產品制造商的價格指數為2017同年的99.9%。
經濟結構多元的特點有助于其社會經濟相對平穩運行,俄羅斯在2014年以來,受國際經濟危機和西方制裁的的影響,需求驟減,其中受到打擊最大的當屬汽車工業和汽車制造業,在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有一些大型的、具有全國性生產規模的汽車生產巨頭,如陶里亞蒂的“瓦斯”(ВАЗ)、卡馬河畔切爾內的“卡瑪斯”(КАМАЗ)、下諾夫哥羅德州保羅市的“帕斯”(ПАЗ)、葉拉布加市的“索萊爾-葉拉布加”(Соллерс-Елабурга),以及烏里揚諾夫斯克等地的電機廠等,其效益均不景氣。雖然在上述經濟領域內出現投產積極性和生產量下降的情況,但是其傳統的工業地區生產仍能保持增長,如:韃靼斯坦、巴什科爾托斯坦、烏德穆爾特、彼爾姆和薩拉托夫州。同時,那些雖然沒有強大的工業生產基礎,但是有其他方面生產優勢(原料和農業)的地區,遭受的損失也較小,如莫爾多瓦、馬里埃爾、奔薩和奧倫堡。烏德穆爾特和薩馬拉有著大量的軍事訂單,其財政收入在2014-2016年得以持續上漲,表現出巨大潛力。
(二)城市化率高,人力資本雄厚
根據俄羅斯聯邦統計局提供的最新數據,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轄區面積103.8萬平方公里,占俄羅斯領土的6.1%,占俄總人口的20.1%,占俄人口比重僅次于中央聯邦區,位居第二,因而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是俄羅斯人口最密集的地帶,城市化率70.8%,這為該聯邦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資源,是社會生產的有力保障。同時,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是俄科教中心之一,居民受教育水平逐步得到提升,韃靼斯坦共和國、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和薩馬拉州,在俄羅斯人力資源發展指數方面,都進入了前十名的行列。
高水平的城市化率帶動著居民整體的文化道德素質水平,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內民族語言和民族文化非常多元,在這個地區居住著近170個民族,6000多個宗教組織,不同文化傳統的族群之間,在此整體上能夠和諧共處,少有沖突,穩定有序的社會生活將為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未來的穩定發展提供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擁有許多大型的高等教育中心,這些教育中心具有成為地區專業化領導的巨大潛力,而具有競爭力的高等學府擁有技術程序上的專業化優勢,從而為該地區的工業發展儲備了大量人才。
(三)農業食品工業逆勢增長
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農業氣候條件優良,種植業和養殖業發達。農作物和畜產品發展比較均衡,產量均位居前列,其中牛肉、蛋類和奶類產量是全俄最高的,并由此帶動了發達的食品加工業,加之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有很大的農產品消費需求,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自給自足。截至2018年4月1日俄羅斯聯邦統計數據顯示,該聯邦區在2018年第一季度飼養牛527.28萬頭、牛奶產量為205.82萬噸(二者均遠遠高于其他聯邦區),同時牛和家禽的宰殺量(活重量)為68.07萬噸,僅次于中央聯邦區。近來,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內一些擁有農業和食品加工業生產潛力的地區,受益于俄羅斯對西方的反制裁措施,例如,“禁止進口部分西方國家的農產品”,農產品生產與加工領域增長迅速,逐步占領了西方食品讓出的市場空間。
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內食品工業發達的聯邦主體有:韃靼斯坦、巴什科爾托斯坦、下諾夫哥羅德、薩拉托夫、烏里揚諾夫斯克、彼爾姆、奔薩、馬里埃爾和莫爾多瓦。這些聯邦主體充分把握住了機會,加速發展農業及與之相關領域的生產。俄羅斯聯邦統計數據顯示,在2018年第一季度中,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占俄羅斯農業產品生產總額的24.3%(其中包括農業組織、農莊經濟、個體企業家和自耕農),其農業生產指數為同期的101.3%,農產品價格指數為同期的97.2%,但由于用于農業和食品工業領域的現代化更新資源不足,因而生產潛能的進一步發揮受到影響,出現雖有增長,但并不顯著的情況。
二、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經濟社會發展中面臨的挑戰和威脅
(一)聯邦區內各聯邦主體差距懸殊
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內經濟發達、同時經濟結構多元化的聯邦主體,在某些經濟領域內的生產下降,可以通過其他領域的增長來抵消。但是,該聯邦區內落后的聯邦主體則沒有這些機會。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內較發達地區(韃靼斯坦、巴什科爾托斯坦、薩馬拉、下諾夫哥羅德)與較落后地區(基洛夫、摩爾多瓦、馬里埃爾)之間有較大的差距,在地區生產總值上有很大的落差,并有日益加大趨勢。2016年馬里埃爾的地區總產值由2015年的1717億盧布下降到1605億盧布、奔薩州的地區總產值由2015年的3433億盧布下降到3386億盧布,楚瓦什和基洛夫的地區總產值雖有小幅上升,但分別僅為2616億盧布和2910億盧布。反觀該聯邦區內的發達地區,例如,巴什科爾托斯坦和薩馬拉在2015和2016年均維持較高水平并呈小幅上漲態勢,二者在2016年的地區總產值分別為13444億盧布和12751億盧布。在俄羅斯人力資源發展方面,雖然有韃靼斯坦共和國、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國和薩馬拉州,進入了前十名的行列,但同時,聯邦區內一些欠發達地區,如基洛夫州、奔薩州等,名次卻十分靠后。在對外交流合作與吸引外資方面,每個聯邦主體由于自身的經濟條件和領導人積極性的不同,取得的成效也不盡相同,差距懸殊。
(二)人口減少,現代化更新力不足
據最新聯邦統計數據顯示,在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死亡人數超過出生人數1.3倍,自然人口下降率為3.5‰,人口遷移流出11.6萬人。雖然在一些城市,如喀山、下諾夫哥羅德、薩馬拉-陶里亞蒂、彼爾姆、薩拉托夫和烏費姆斯基,均居住有百萬的人口,但有不少高學歷居民和年輕人流向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等大城市以及僑居海外,而其他地區的人口總量較小并呈下降趨勢。這在不久的將來會增加社會的負擔,造成勞動力不足、勞動力成本上升、削弱地區和當地企業的經營活力以及勞動生產率低下等問題,傳統的勞動力導向型產業將面臨因沒有足夠勞動力而衰落的情況。屆時,該聯邦區內各聯邦主體間差距將進一步拉大。人才的外流將使該聯邦區原本具有發展潛力的科研創新領域黯然失色,現代化更新力不足,也會使該聯邦區缺少競爭力。
(三)缺乏有效的地區發展執行機制
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至2020年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于2011年2月7日頒布執行,其內容多為宏觀上的指導,雖然對各個聯邦主體的發展進行了展望,并制定了長期的發展目標和發展方向,但是并沒有與之相應的切實而行之有效的執行機制,例如并沒有具體指出如何建立公私合作伙伴關系并實現互利共贏,怎樣與企業家利益相關的社會組織之間相互協作配合,如何在經濟水平較為落后的摩爾多瓦建立發達的電子科技系統,怎樣引進人才,等等。這意味著各聯邦主體如何突破現實發展困境,在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其領導人的思考和選擇并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從上文里關于該聯邦區內各聯邦主體發展態勢的數據分析可以看出:近幾年來,該聯邦區內各聯邦主體的發展情況沒有得到較大的改善,地區生產總值差距仍是巨大,且有擴大趨勢。地區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之間不匹配,經濟結構不完善,現代化更新力自然難以提高,各種復雜的官僚程序也沒有得到簡化,在對外合作中,地方保護主義依然存在。
三、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社會經濟發展新亮點
(一)以高新技術為主導的創新型產業有望獲得長足發展
在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有著全俄近1/3的創新型企業,對外技術出口量占全俄的1/2。目前已經開始實施經濟科技生產力現代化辦法,恢復科學技術潛力,過渡到創新型發展模式,例如許多高校恢復了之前由于經濟緊張而削減的獎學金,部分高校提升獎學金金額來鼓勵培養高新技術人才。創經濟新、原材料深加工、建立高技術園區為該聯邦區要重點發展的領域。同時在高新技術相關領域展開對外交流合作,2015年時任湖北省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國生分別與莫爾多瓦共和國、奔薩州領導人簽署經貿、科技和人文領域合作協議;與烏德穆爾特共和國領導人簽署2015-2017年經貿、人文合作路線圖,涉及汽車生產、科技合作、高等教育、石油鉆井設備、旅游開發等17個方面的項目,至今,中俄兩國該方面合作態勢良好并具有廣闊前景。在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有計劃地發展創新型產業將有望改善當地經濟結構,例如,目前在楚瓦共和國的新切博克薩爾斯克市正著手建立技術運用型經濟區,此舉是為了促進相關領域(納米工藝、太陽能、信息技術、精細化學技術等)的高新技術發展,計劃將創新項目作為該經濟區生產發展的主體,其中基礎部分是運用納米技術建立生產太陽能數學模工廠。在一些經濟較為發達、具有高科技技術基礎的地區,將有望發揮聚集效應,形成強大的高科技產業集群,例如薩馬拉州擁有發達的航空航天機器制造業,薩馬拉州的高科技加工工業出口潛力較大,逐漸具備了形成發達的多部門綜合工業體系的基礎,薩馬拉-陶里亞蒂集聚群逐漸形成。
(二)交通基礎設施的完善將深化地區間合作
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和居民住宅建設,發展交通、能源、信息和通信建設,是縮小地區間發展差距、吸引外資、深化對外交流與合作的必要工作。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位于歐亞大陸東西和南北交通運輸走廊交匯處,地理位置優越,鐵路密度居全俄第三位,公路密度居第二位,是西伯利亞石油、庫茲巴斯煤炭運往俄西部地區和港口的主要通道。這種有力的地理位置加之交通基礎設施的完善將為其對外交流與合作節約時間成本和運輸經費。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在已制定的至2020年經濟發展戰略中,優先發展目標是交通基礎設施和經濟特區等。在一些資源豐富的地區,交通基礎設施的完善不僅可以促進對外貿易,最直接的可以促進與其他聯邦區的合作互助,實現地區間優勢互補,例如彼爾姆邊疆區地區能源過剩,其20%的能源提供給相鄰聯邦主體。資源的開采輸送、工業的生產均與交通緊密相連,馬里埃爾共和國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包括中轉管道運輸網絡和伏爾加河、韋特盧加河內河水路,計劃在2020年前在約什卡爾奧拉附近修建的第二條天然氣管道有望形成。
另外,中俄兩國政府共同推出了“長江—伏爾加河”合作規劃,2011年3月重慶開通了“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通道,并于2014年正式開通,從中國長江經濟帶的上游城市重慶出發,沿途經過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的奧倫堡州下諾夫哥羅德州等地,這無疑為中俄兩國地區間的多層次、深領域合作提供了便利,并有望進一步發揮與其他周邊地區交流合作的輻射帶動作用。
(三)政策助力下的中俄兩河流域合作前景有望更加廣闊
近年來,在烏克蘭危機后,俄羅斯面臨著歐盟和美國的經濟制裁、外交孤立和軍事對抗,為了減輕其國內外壓力,促進地區經濟發展,俄羅斯開始實施“向東看”的戰略,積極開展與亞太地區尤其是與中國的經貿合作,制定了諸多相關的互利政策機制,這為中俄兩河流域的合作提供了背景支持和國家層面的政策引導。中俄兩河流域的合作主要包括安徽在內的長江中上游6省市和該聯邦區的14個聯邦主體,中俄雙方隨著2013年5月中俄“兩河流域”合作地方領導人圓桌會議在湖北武漢順利舉行并正式建立中俄“兩河流域”合作機制以來,多次舉行地區間交流會議,雙方合作逐漸向縱深發展。我國一直致力于長江流域的建設,并將俄羅斯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列為我國開展對外合作的重點區域,同時俄羅斯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也正加快其地區開發幅度和擴大開放程度,彼此間形成了良好的互動發展環境。
2016年7月19日,兩河流域地方合作理事會首次會議在伏爾加河畔的烏里揚諾夫斯克召開,中俄兩國簽署了《中國長江中上游地區和俄羅斯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地方合作理事會條例》,標志著雙方合作機制進一步完善。2017年6月16日,中國長江中上游地區和俄羅斯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地方合作理事會第二次會議在安徽省合肥市召開,時任國務委員楊潔篪和俄羅斯總統全權代表巴比奇啟動“長江-伏爾加河”地方合作理事會網站,簽署《會議紀要》和《關于對〈長江-伏爾加河地方合作理事會條例〉進行修訂的議定書》,并見證兩地區地方政府簽署多項合作文件。隨后,中俄雙方根據會議進程,不斷制定、實施以及更新推進中俄兩河地方合作工作方案,并成立了相關的合作推進中心,舉辦了一系列合作交流活動,雙方經貿、科教、文化、旅游等領域合作取得明顯成效,在建材、裝備制造、商貿等多個重點合作領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2017年10月27日,中俄“長江-伏爾加河”高校聯盟在成都正式啟動,兩河流域地區共計65所中俄高校加入聯盟,其中四川大學與下諾夫哥羅德國立技術大學成為高校聯盟的帶頭高校。
四、結語
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經濟結構多元但并不完善,發展潛力巨大但各聯邦主體的進一步發展都面臨著困境。在俄羅斯未擺脫經濟危機和社會危機的大背景下,調整發展戰略、改善投資環境、進行產業結構升級、發展創新經濟將成為該地區今后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長江中上游地區與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具有諸多相似性,均為中俄兩國重要的經濟區,兩地區都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交通便利,工業基礎雄厚、科技水平高、創新產業潛力巨大等優勢條件,并且在地理位置上同處國家的內陸腹地。這些相似性意味著在未來發展中面臨的威脅與挑戰也具有相似性,2018-2019年是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我國應在“長江-伏爾加河”合作規劃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多方面、深領域的交流對話,吸收其發展中的經驗和教訓。從中俄政治、經濟利益以及資源、產業基礎、交通等區位優勢因素考量,深化中俄合作,尤其是中俄兩河流域的合作,將是一項互利雙贏的選擇。
[參考文獻]
[1]С·比留科夫(С.В.Бирюков)俄羅斯伏爾加聯邦區社會經濟發展的現狀與前景[J].俄羅斯研究,2017(10).
[2]胡旭.積極貫徹一帶一路戰略不斷擴大交流合作成果[N].安徽日報,2017-06-17(1).
[3]何清平.中俄兩河流域共商合作發展大計[N].重慶日報,2014-02-26(5).
[4]王巖.中俄長江-伏爾加河”流域合作深入推進[N].中國改革報,2017-06-20(1).
[5]趙建哲.葛靜靜.中俄兩河流域合作成因分析及前景展望——以非毗連次國家政府群國際合作為視角[J].理論觀察,2015(11).
[6]鄭莉.安徽與俄兩河流域協調機制初步形成[N].安徽日報,2018-02-27(1).
[7]新華網.讀懂中俄“兩區+兩河”地方合作[EB/OL].http://www.xinhuanet.com/globe/2018-06/01/c_137212412.htm
[8]Зубаревич H. Базовые факторы пространственного развития: выше головы непрыгнешь[EB/OL]. http://russia-2020.org/2010/08/23/soc-ec-development-of-rus-regions
[9]Распоряжение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от 7 февраля 2011 г. N 165-р г. Москва. 22февраля 2011г [EB/OL]. https: // rg. ru / 2011 / 02 / 22 / privoljye-site-dok.html
[10]Социальн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е положение федеральных округов.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статистики[EB/OL].
http://www.gks.ru/wps/wcm/connect/rosstat_main/ross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