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溯 張成立
[摘 要] 改革開放40年來,口岸城市綏芬河的發展得益于中俄地方合作。在新一輪中國東北振興與俄羅斯遠東開發互動對接的步伐加快、國家支持沿邊重點地區先行先試的大背景下,綏芬河應努力探索開發開放新模式,積極爭創自由貿易試驗區、跨境經貿合作區,大力發展優勢特色產業。搶抓哈爾濱——牡丹江高鐵開通、動車組開至綏芬河形成的新機遇,大力開展全民創業,滿足國內外來綏賓客多層次、多樣化的服務需求,在龍江全面振興過程中有所作為。
[關鍵詞] 中俄合作;綏芬河;試驗區;自貿區
[中圖分類號] F740[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9-6043(2018)12-0081-03
近年來,隨著中俄雙方在貿易、投資、能源、科技、人文等領域的合作不斷擴大與深化,兩國毗鄰地區的合作也得到了長足發展,綏芬河作為黑龍江省最大的陸路口岸和國家首批沿邊擴大開放城市,在中俄地方合作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輻射、帶動和龍頭作用?,F如今,面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偉大背景,站在新的歷史方位和歷史起點,綏芬河更要奮發有為、續寫輝煌。
一、搶抓機遇,增強信心
從外部看,東北亞地區政治、外交局勢出現了可喜變化,俄羅斯加快推進遠東大開發戰略,設立了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中俄兩國經濟要素及市場需求互補性的基本面尚未改變,地方合作的潛力巨大;國家之間的政治互信和雙邊合作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俄“濱海1號”國際交通運輸走廊項目與經由綏芬河的“哈綏俄亞”貨運班列順利對接,為中俄地方合作帶來新機遇,綏芬河可以“近水樓臺先得月”。
從國內看,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大力度支持邊疆地區加快發展,推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全面開放新格局。隨著“一帶一路”戰略和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深入實施,國家和黑龍江省連續出臺多項政策措施支持綏芬河擴大開放、先行先試,綏芬河的戰略支點作用日益增強。盡管綏芬河面臨國際市場低迷、俄羅斯盧布貶值、全球經濟大環境復雜嚴峻以及同類口岸之間你追我趕、百舸爭流、競爭不斷升級等困難和挑戰,綏芬河仍然處于加快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因此,要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黑龍江重要講話精神為引領,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闡述:“有矛盾有風險本身并不可怕,關鍵是有沒有化解矛盾和排除風險的決心和辦法,不能在困難面前束手無策、無所作為”。要以中共黑龍江省委部署的高質量思想解放為契機,發揚綏芬河人銳意進取、敢為人先的精神,不動搖、不懈怠、不爭論、不放棄,在用好、用足、用活、用透政策促發展上下功夫,對國家、省賦予的各項政策進行再梳理、再對接、再落實,充分釋放政策機遇效應,向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聚焦發力,實施好“老字號重振”、“原字號強筋”、“新字號培育”工程,不斷增強發展自信,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干擾所惑,靠“外腦”謀劃發展,靠“內功”推進工作,靠改革釋放活力;不斷增強能力自信,不怕任務艱巨、不怕責任重大,保持意氣風發的朝氣、斗志昂揚的銳氣,勇挑重擔,奮勇爭先,培育對外開放新支點,打造經濟轉型新動力;不斷增強前景自信,堅持在開放中跨越發展、在傳承中開拓創新、在機遇中奮發有為、在轉型中突圍突破、在合作中互利共贏、在服務中體現價值。
二、“區”“港”對接,融合發展
按照新時代我國對外開放的總體要求,充分發揮“綏東”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的地緣優勢,全方位、多領域加強與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與俄羅斯遠東及東北亞國家的交流對接合作,推進區域經濟融合發展,形成相互交融、滲透和依賴的經濟關系。努力探索開發開放新模式,使“綏東”“試驗區”在全國沿邊開放和東北亞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中發揮重要的示范帶動作用,形成黑龍江省東部地區經濟增長極。
加大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政策解讀和宣傳力度,指導我駐外企業申報駐區資質,享受特殊政策支持。加強與俄遠東發展部、邊境建設署等部門的溝通聯系,促進雙方聯檢部門工作交流,建立常態化協商機制。加強外事工作,在鞏固邊境交流合作基礎上逐步向俄羅斯腹地延伸,拓展與日韓、港澳、歐洲等國家和地區的交流空間,推動對外交流更加緊密務實。
強化“試驗區”的對外開放窗口作用,深化中俄毗鄰地區的產業和項目合作,擴大對外投資合作,形成和諧高效的工作機制。引導和規范企業“走出去”,提高跨國經營管理水平。鼓勵有實力的企業重點開展農業、制造業、能源資源等領域的投資合作,進一步拓展境外工程承包市場。爭取將“試驗區”對俄農業合作項目納入國家級境外經貿合作區支持體系,在融資、稅收、進口許可方面予以支持,放開我國公民或企業在境外租種土地所獲糧食的回運限制,降低回運糧食的進口關稅和增值稅。依托境外各類園區,加強境外直接投資,將試驗區建設成為我國境外投資基地。協調俄方有關部門,積極推進在俄建立中國商品保稅區,幫助有實力的境外投資企業在俄辟建保稅倉庫,擴大投資規模,促進境外園區的發展。增強“試驗區”對外貿易的集散地功能,提高外貿發展層次和水平。優化進出口貿易結構,擴大進出口規模。有針對性地放寬對資源進出口的管制,將進出口加工、能源開發轉化等產業項目列入西部大開發鼓勵類產業目錄,在項目審核、市場準入等方面放寬限制。將利用進口資源落地加工項目列入沿邊開發開放鼓勵類產業目錄,放寬石油、重油、化工產品、礦產品和皮張等適宜在口岸落地加工商品的進口限制。將進口資源加工復出口項目,列入出口管制例外,在出口時不受出口配額限制,或免征出口稅。
依托綏芬河綜合保稅區、邊境經濟合作區等現有產業聚集區有序承接東南沿海地區加工貿易轉移,建設加工貿易基地,提高加工貿易質量,培育出口名牌。
三、構筑平臺,擴大開放
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積極爭創綏芬河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戰略舉措。2013年以來,分三批先后設立了上海、廣東、天津、福建、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陜西等1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2018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指出,建設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雄安新區規劃綱要》提出,支持以雄安新區為核心,設立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目前,自貿試驗區已在東、中、西、南部全面布局,未來在陸路邊境地區設立“自貿區”是大勢所趨,且綏芬河條件具備、時機成熟,必須審時度勢,搶前抓早,主動與省、牡丹江有關部門溝通銜接,積極參與黑龍江自貿區創建,爭取把綏芬河納入自貿區創建范疇。同時,廣泛借鑒上海等自貿區的改革措施,對標國際投資貿易規則,在綏芬河保稅區復制推廣成熟模式。
充分利用政策優勢,爭取早日設立綏芬河“跨境旅游合作區”和“邊境旅游試驗區”。積極推進中俄“綏(綏芬河)——波(波格拉尼奇內)貿易綜合體建設,打造集商貿、物流、會展、金融、保稅倉儲、高科技產品生產等多功能于一體的跨境經貿合作區,為辟建“綏(綏芬河)——波(波格拉尼奇內)自由貿易區”奠定基礎。
著力實施邊境經濟合作區、互市貿易區、綜合保稅區、“綏東”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境外產業園區等特殊功能區延伸升級行動,謀劃“大綏芬河經濟區”,促進國際合作向縱深發展,建設境內外聯動、上下游銜接的跨境產業合作基地和東北亞區域性創新創業中心、總部結算中心、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會展中心、金融中心、文化旅游中心等戰略平臺,使綏芬河成為東北振興的引擎。
四、突出特色,發展產業
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優勢特色產業,打造宜居宜業宜旅的智慧城市、國際化口岸城市。
以邊合區為依托,把握沿海城市產業梯度轉移帶來的重大發展機遇,堅持精準施策,強化專業招商,重點招引精深加工產業項目,爭取匯源集團木制別墅生產基地早日落地,加快建設國林木業城四期和萬泰木業產業園區,推動木材加工向產業鏈終端和價值鏈高端發展。
以保稅區為依托,積極引進糧食精深加工項目,擴大糧食落地加工規模,推動萬泰水產品加工項目投產運營、良運油脂加工項目投產達效,支持寶國現代農業項目做大做強,力促俄糧加工向高端化方向發展、水產加工向規?;较虬l展,打造俄羅斯水產品加工集散中心。
加快互貿區俄式食品加工示范園發展,在俄式糕點基礎上,豐富品類,提高檔次,叫響“綏芬河原產地”俄式食品品牌。推動焱陽與國航等公司合作,開拓航空專用食品市場。
擴大公路口岸互市貿易規模,推進龍運互貿綜合體、龍申鐵路互貿點投入運營,探索開展第三國商品進口,做大做活互市貿易。
加快發展跨境電商。支持中俄電商智慧園、俄商匯、綏易通、龍關通發展壯大,帶動傳統民貿企業轉型。以中俄云倉為載體,加強與俄方電商和物流企業合作,不斷擴大跨境電商包裹進出口規模。完善俄籍自然人來綏投資扶持政策,降低外商準入門檻,啟動建設創業大街二期,謀劃建設俄羅斯人總部創業大廈。
推進物流業快速發展。加快提升跨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進一步暢通經由綏芬河的國際陸海聯運大通道,打造“東出西聯、南下北上”的現代化立體式物流網絡,將綏芬河建設成為黑龍江省東部的“集疏運”樞紐城市和東北亞區域性物流中心。穩步推進物流中心、物流園區、物流平臺、商貿物流網絡等物流業基礎設施建設。引導和推動構造以資本為紐帶的跨國、跨地區、跨所有制的物流企業集團,采用合資、合作、聯營、兼并等方式整合、發展綏芬河市的物流業。支持建設物流信息平臺,實施物流企業、生產企業和商業企業共同上網工程,推進電子商務的發展和利用。加大軟件方面的投入,如物流企業經營理念培育、人員培訓、政府物流產業規劃、社會信用制度建設等。
五、高鐵商機,不容錯過
積極迎接哈爾濱——牡丹江高鐵開通、動車組開至綏芬河形成的新機遇,開展全民創業,支持服務業自主創業和小微企業發展。鼓勵社會力量利用閑置住宅開辦家庭旅館,促進休閑、旅游、娛樂、餐飲、養老、健康、醫療、家政等相關行業互動發展,以滿足國內外來綏賓客多層次、多樣化的服務需求。
打造特色景點景區,深化全域旅游。以新國門為主體,打造邊境文化展示區。謀劃開發天長山旅游綜合體,打造集水上樂園、房車營地、冰雪體驗于一體的旅游休閑度假區。完成紅色國際通道遺址、百年口岸博物館、東北抗聯教導旅紀念館布展工作,構建“百年系列”文旅景觀。
豐富旅游產品,推動旅游與文化、體育、農業、工業、林業、商貿等相關產業和行業融合發展。面向俄、日、韓和國內市場,多向開發旅游產品,向外開發狩獵游、海島游、垂釣游等出境旅游路線,并逐漸向俄腹地延伸;向內整合周邊旅游資源,通過線路對接、聯合促銷等措施,開發1-2日精品旅游線路。提高中俄體育交流大會影響力,推進中俄文藝演出常態化,開展好攝影大賽、彩繪大賽和賞冰樂雪系列活動,打造中俄人文交流品牌項目。
整合綏芬河優勢醫療資源,以康復度假的形式為中外游客提供醫療游、保健游、健身游。積極培育養老旅游、智慧旅游、口岸旅游、都市旅游、鄉村旅游、邊塞風情游、會展旅游、工業旅游等新型業態和旅游消費熱點,把綏芬河建設成有特色、有品位、國際化的優秀旅游名城和區域旅游集散中心。引導房產開發向休閑、度假、避暑、旅游地產方向發展,不斷延伸和完善旅游產業鏈。加強與俄羅斯教育交流與合作,鼓勵與俄羅斯毗鄰地區互設教育培訓基地。
完善旅游配套服務體系。壯大旅游市場主體,打造競爭力強的旅游企業集團。豐富旅游住宿業類型結構、檔次結構、布局結構。積極發展旅游餐飲業。發展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系列餐飲,推出俄、日、韓和歐洲不同風味的異國餐飲,挖掘少數民族風味餐飲,形成酒店餐飲、社會餐飲、特色餐飲、特色酒吧、“農家樂”相結合,融美食、文娛、休閑于一體的旅游餐飲服務體系。建立旅游商品專業市場和銷售網絡,促進旅游購物業提檔升級。鼓勵發展旅游娛樂業。鼓勵社會力量建設高品位的旅游劇場,舉辦商業性旅游文化演出和節慶活動,豐富演藝文化市場。大力引進俄羅斯、日本、韓國娛樂項目。大力發展現代會展業,促進旅游、會展一體化。
[參考文獻]
[1]張成立.提升綏芬河城市國際化水平的對策研究[J].西伯利亞研究,2015(6).
[2]張成立.綏芬河市與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互動對接的路徑探析[J].對外經貿,2016(1).
[3]張成立.邊境口岸城市揚長補短創新發展對策研究——以綏芬河為例[J].對外經貿,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