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偉


[摘 要] 為了滿足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必須對農村金融缺口進行比較準確的度量,以便于為相關決策提供數據支撐。因此運用遼寧2000-2017年農村金融相關數據,利用戈德史密斯金融容量理論進行缺口測算,結果表明遼寧農村金融缺口長期存在。利用灰色GM(1,1)模型對遼寧農村金融缺口進行預測,并提出強化政府導向作用,加大支持力度;完善農村金融體系,提高支農服務水平;加強誠信宣傳與教育的建議。
[關鍵詞] 農村金融;缺口;金融容量;模型
[中圖分類號] F320[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9-6043(2018)12-0105-02
農村金融缺口問題長期以來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作為全國農業大省的遼寧,近年來高度重視農村金融工作,農村金融體系建設發展迅速,基本形成了以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農業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等金融機構為主體,以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為補充,以農村信用合作社為核心的農村金融體系。但是由于前些年國有商業銀行從農村大量退出,農業發展銀行政策指導作用不明顯,郵政儲蓄銀行金融支持杯水車薪,農村信用合作社自身矛盾不斷深化,農村金融的弱勢地位一直沒有明顯改變,全省農村金融供給缺口仍然較大[1]。因此,為了滿足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必須對農村金融缺口進行比較準確的度量,以便于為相關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對于農村金融缺口問題的人文關懷,學術界主要從三個視角展開研究:一是通過梳理和分析已有文獻成果,歸納、提煉,形成自己觀點;二是通過搜集大量相關數據,運用適宜數學模型,進行定量研究;三是通過發放問卷和實地調研,獲取一手資料,通過分析問卷并結合訪談,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下面通過基于戈德史密斯金融容量理論和灰色GM(1,1)模型對遼寧農村金融缺口進行測算和預測,并給出相應建議。
一、遼寧農村金融缺口測算
遼寧農村理論金融容量反映的是與一定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應的遼寧農村地區理論上所需的金融資金規模。根據戈德史密斯金融容量理論,可以利用金融相關率估算遼寧農村地區理論金融容量。其中實物資產量采用遼寧生產總值指標來表示。相應地,遼寧農村地區實物量用農林牧漁業增加值來描述。而金融容量指標的選取,通過參照李德荃教授的研究,假設本地區不會發生儲蓄資金凈外流的情形,并根據指標數據的易得性,僅選取遼寧存貸款余額指標來反映[2]。通過遼寧生產總值、存貸款余額和農林牧漁業增加值指標數值可推算出遼寧農村理論金融容量,具體如表1所示。
遼寧農村地區實際金融容量反映的是遼寧農村金融相關主體實際所提供的金融資金規模。在遼寧農村,由于農村存貸款占有絕對比重,因此與理論容量相匹配,所以采用遼寧農村存款和貸款額來衡量農村實際金融容量。此外,在農村金融資金來源中,財政支農資金也占有一定比重,因此,把財政支農資金也包含在實際金融容量中。據此,可用上述三項指標估算遼寧農村實際金融容量,具體如表1所示。
根據表1中遼寧農村理論金融容量與實際金融容量的數值,推算出2000-2017年遼寧農村金融缺口,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見,從2000-2017年遼寧農村地區金融缺口一直存在,并且呈不規則時升時降的緩慢遞增趨勢。只有2016和2017兩年農村金融缺口明顯變大,其原因在于遼寧這兩年經濟下滑較大,而存貸款余額變化不明顯,導致金融相關比率變大和理論容量增大,而農村實際容量增幅不大,進而最終導致農村金融缺口明顯變大。
二、遼寧農村金融缺口預測
準確判斷未來幾年遼寧農村地區金融缺口的規模,對于政府及相關部門正確決策具有現實意義。下面,基于表1農村金融缺口數據,采用灰色GM(1,1)模型進行預測。灰色GM(1,1)預測適用于變化趨勢不明顯的時間序列的預測,其預測程序如下[3]:
1.級比檢驗。首先確定初始序列,然后計算級比可容覆蓋范圍為(0.9,1.11),由此判斷級比序列不合格,必須進行數據變換處理。采用平移變換方法,將初始序列數據分別加上9000,得變換后數據序列,然后重新計算變換后數列級比序列,該級比數列各數據在可容覆蓋范圍為(0.9,1.11)內,據此判定變化后數據序列可作GM(1,1)建模。
2.GM(1,1)建模。包含四步:一是累加生成數列;二是用最小二乘法確定模型參數;三是建立預測模型為X(k+1)=1529706.35e0.006k-1520542.95;四是殘差檢驗。經檢驗,相對誤差都小于10%,精度較高,模型可用。
3.預測。由模型X(k+1)=1529706.35e0.006k-1520542.95可預測模擬值,再還原,進而再預算2018-2022年遼寧農村金融缺口,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遼寧未來幾年農村金融缺口都將維持在千萬以上,并有擴大趨勢。因此,政府及相關部門一定要引起重視,努力加大農村金融資金的供給。
三、遼寧農村金融缺口的措施建議
1.強化政府導向作用,加大支持力度。政府由于擁有獨特的行政資源,因此在農村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要發揮對農村金融機構的導向作用,采取各種激勵政策,如稅收、補貼等,引導其將更多資金投向農業、農村,支持三農。
2.完善農村金融體系,提高支農服務水平。一是要繼續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明確產權,提升其管理水平;二是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應繼續增加農村金融服務網點數量,將網點進一步下沉和延伸,并不斷加大農村放貸投入;三是拓展農業發展銀行的業務領域,填補農村其他金融機構服務空白;四是新型金融機構如村鎮銀行等在政府部門的引導和支持下應進一步加大支農服務力度;五是農村金融部門應改變歧視偏見,根據農村發展的需要,加大創新力度,不斷創新農村金融產品,滿足不同需求主體的不同層次金融需求;六是農村金融部門應在政府的引導和支持下,積極推進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并努力推動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的協同融合;七是非正式金融部門如私人借貸、私人錢莊等在提供農村金融服務彌補正規金融部門空缺時,應遵守市場秩序,定價合理,努力實現雙贏;八是銀行、信用社等農村金融機構應在政府部門的支持下與保險公司或融資擔保機構密切合作,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合作機制,降低風險,實現共贏。
3.加強誠信宣傳與教育。當前,遼寧多數農戶金融意識、風險防范意識以及誠信意識都比較淡薄,這勢必會導致欺詐、違約等不良現象的發生,因此地方政府應加大宣傳力度,協同金融部門采用金融知識下鄉、風險防范和誠信意識教育等形式,逐步提高農戶的相關意識。
[參考文獻]
[1]周楊,劉俊奇.農業現代化背景下農村正規金融改革研究——基于遼寧的考察分析[J].農業經濟,2017(4):97-99.
[2]李德荃.關于我國農村信貸缺口的估計[J].東岳論叢,2017,38(10):75-85.
[3]吳祈宗.系統工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154-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