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紅
探究性學習不僅是學科教學中的最新理念之一,而且是教學中的一種基本精神。探究性學習,給語文教學帶來新的機遇,也給教師和學生帶來了新的教學和學習內容。探究性學習對于學生來說,不僅是一種學習方式的轉變,更是一個綜合能力得以提升的過程。
新課程提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并強調“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當有助于這種方式的形成”。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本身就是在落實新課程標準。而且在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過程中,探究性學習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使用探究性學習方法,學生更容易對知識形成正確的認識,有利于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新知識,同時,學生的綜合能力也將會得到提高。實踐證明,中學語文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以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全面提高語文素養。
眾所周知,高考對語文教學一直起著導向作用。因此語文教學的改革與語文高考的改革總是聯系在一起的。“探究”是新課程著力倡導的重要理念之一,探究性試題則是高考語文試卷中最能體現這一理念的一道題。新課改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閱讀探究題就是從考試的角度對新課改的促進。新高考語文探究能力的考查,主要鎖定在文學類文本閱讀與實用類文本閱讀上。學考結合,應對高考語文的探究題,不能僅靠高三的模擬強化訓練。考生要得到好的分數,關鍵是具備良好的探究素質。探究源于探究,考生要做好這道題,關鍵是在日常的語文學習活動中著力培養和提高語文探究能力。
高中語文探究性學習的范圍是很寬泛的,但凡高中語文學習的聽、讀、講、寫所有領域都是研究學習的對象。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每一篇文章都包括很多知識點,教師很難在有限的時間內把所有內容講完。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的同時,依據教學目標指導學生對有關知識點進行主動探究。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指導學生自己制定探究方案。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參與探究性學習,在獨立的基礎上加強合作交流。
(1)充分利用好課文后的探究題。如《荷塘月色》課后練習(三)就是一道好的探究題:“下面是一些有關朱自清散文的評論,各是從什么角度分析的?對于這些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見,你有什么看法?”學生在研讀《荷塘月色》的基礎上,進一步閱讀郁達夫、楊昌江、佘樹森、余光中等人的評論,結合自己的理解進行分析探究,不難得出富有個性和創意的見解。
(2)結合具體的教材尋找與之相關的其他內容進行比較研究。例如在講授《六國論》時,教師課前可以布置下列問題給學生思考:談談蘇轍的《六國論》和蘇洵的《六國論》的異同點;談談六國破滅的主要原因。由于學生對相關資料的占有情況不同,觀點會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教師不必要求答案統一,只要學生觀點有道理就行。
“課內—課外”的探究性學習就是以單元教學成果為跳板,讓學生脫離課本、脫離教師在單元教學中的“幫、帶”,到課外去尋找自己喜歡的,跟單元教學有關的作品或資料,自己提出問題,再去研究。走出課本,走出課堂,對中外文學領域或當下社會存在的熱點問題和現象進行探討學習,從而得出某種結論,形成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最終達到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認知和感悟能力的目的。
例如:教學《失街亭》后,學生對諸葛亮有了初步的了解,我引導學生將視角拓展到電視、電影以及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上,然后確定“我眼中的諸葛亮”的研究問題,讓學生自己去研究;由《鴻門宴》而對司馬遷的《史記》產生興趣的拓展閱讀的問題研究……這一類的研究問題,與教材的關系較密切,它既可以促進學生對作家、作品的進一步了解,又可以讓學生從中獲得文學的熏陶,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筆者認為,教學中發現了問題,不應由教師來解決問題,而是放手讓學生去查閱資料,設計方案,提出對策,形成研究課題,最終自己解決問題。學生的研究結論未必正確,但只要能經歷這個學習的過程,養成自我解決問題的好習慣,并且最終有理有據,自圓其說,言之成文,就達到了研究性學習目的。最后,在教師引導和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統一到正確的軌道上來,讓學生在行走中學習,在行走中感悟,在行走中提高探究性學習的能力。
俗話說:“語文的外延就是生活。”那么探究內容的選擇不能只局限于語文課本上的文章,也要放眼生活中的問題,也即選擇社會生活中的現象、問題進行探究。例如關注學生在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和學習生活中親身感受到的問題。我引導學生從自我生活中提出研究性學習活動的主題,使學生在學習中提高對自我的認識,并通過反思自我、發展自我,達到成長自我的目的。
當然,開展探究性活動要有明確的目標,要有可操作性,實施的方法和過程。例如教師要為學生創設探究學習的環境,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問題,布置學生在課外時間利用網絡查找相關資料,也可以去圖書館查閱相關書籍,然后教師組織學生以辯論和討論的形式,最后指導學生撰寫研究性學習小論文等等。
總之,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開展探究性學習,可以將接受式學習與探究式學習、系統性學習與經驗性學習巧妙結合起來,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開闊了視野,拓展了思路,使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更重要的是學生在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掌握了一定的研究方法,提高了自主學習、解決實際問題、探究和創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