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璐
語文是我們的語言精粹,北大教授陳平原曾說:“一輩子的路取決于語文”,道出了語文學習的重要性。然而,對于中職生而言,語文學習卻是一個“老大難”問題。筆者在多年教學實踐中發現,在中職生的語文課堂上始終存在著學優生和學困生兩個極端的群體,學優生往往喜歡學習語文,積極參與完成老師布置的活動,甚至會主動創造條件完成額外任務,但學困生在班級里往往表現出對語文學習沒興趣,課堂參與不積極等。為提高語文學習成績差的中職生其學習語文的動機,就必須深入了解影響學困生的因素有哪些。
學校是中職生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而老師則是對中職生來說重要的他人之一,因此師生關系可能會影響中職生語文學困生的語文學習成績。而根據前人研究,中職生的語文學習自我效能感也會影響其語文學習成績。本文欲對此問題進行進一步研究。
以珠海市第一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為研究對象,根據其期中和期末語文考試成績選取考試成績低于全部學生30%的學生,將這一部分學生定義為語文學困生。隨機選取語文學困生140名進行問卷調查。其中男生共80人,女生共60人。參與調查的學生平均年齡13.56歲(標準差1.74)。
(1)中職生師生關系問卷
采用Pianta(2001)編制,張文娟(2012)修訂的《師生關系量表》,該量表共18個項目,采用里克特五點計分。本研究中該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為0.85,信度良好。
(2)語文學習自我效能感問卷
語文自我效能感量問卷由郭占基(1993)編制,共包含10個題目,單一維度,該量表的信效度良好。本研究中該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為0.85。
(3)中職生語文學習成績
獲得調查對象期中和期末兩次語文考試成績,將兩次考試成績得分相加求均值作為其語文學習成績的指標。

表1 師生關系、語文學習自我效能感以及語文成績的描述統計
從表中可以看出,對于中職生中語文學困生而言,其師生關系平均得分為2.99,這一研究結果與文書鋒(2009)等人的研究中所調查的211名中職生(不限于學困生)師生關系平均得分為3.21(SD=1.12),將兩者進行單樣本t檢驗,結果表明本研究調查的語文學困生中職生的師生關系得分顯著低于文書鋒(2009)等人的研究結果(t=-15.53,p〈0.01)。這一結果說明了對于語文學困生而言,其師生關系水平較差。語文學困生的語文學習自我效能感平均得分為2.99(SD=0.40),本研究結果與楊智勇(2009)研究結果中中職生的一般語文學習自我效能感平均得分3.37(SD=1.09),將兩者進行單樣本t檢驗,結果表明本研究調查的語文學困生中職生的語文學習自我效能感得分顯著低于楊智勇(2009)等人的研究結果(t=-34.24,p〈0.01)。而從語文學習成績平均得分看,語文學困生語文學習成績明顯沒有達到合格要求(60分為及格線)。

表2 性別對師生關系、語文學習自我效能感以及語文學習成績的差異檢驗
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對男女在師生關系、語文學習自我效能感以及語文學習成績上的差異進行檢驗,從上表中可以看出,男生和女生在師生關系、語文學習自我效能感以及語文學習成績得分上都存在顯著差異,且女生得分顯著高于男生,也就是說女生的師生關系要好于男生,語文學習自我效能感也比男生高,且語文學習成績得分也高于男生。

表3 生源地對師生關系、語文學習自我效能感以及語文學習成績的差異檢驗
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的方法,結果表明生源地在城市的中職生在師生關系和語文學習成績方面與生源地在農村的中職生并沒有顯著差異,但在語文學習自我效能感方面,城市的中職生要顯著高于農村的中職生。

表4 獨生子女對師生關系、語文學習自我效能感以及語文學習成績的差異檢驗
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表明,獨生子女的師生關系得分顯著低于非獨生子女,而獨生子女和非獨生子女在語文學習的自我效能感上沒有顯著差異;從語文學習成績看獨生子女的語文學習成績要顯著高于非獨生子女。

表5 父母最高文化水平對師生關系、語文學習自我效能感以及語文學習成績的方差分析
從方差分析結果中可以得出,父母最高文化水平可以顯著影響中職生語文學困生的師生關系、語文學習的自我效能感以及語文學習成績。為了更清楚的理解不同文化水平對變量的影響,采用Helmert方法進行事后多重比較。結果見下表6。從表中可知,父母的最高學歷越高,則中職生的師生關系越好,語文學習自我效能感越高,語文學習成績也越好。

表6事后多重比較表

表7 主要變量的相關關系
從相關分析結果可知,師生關系和學習自我效能感呈顯著正相關,和語文學習成績也成顯著正相關;語文學習自我效能感和語文成績也成顯著正相關。這說明師生關系越好則語文學習自我效能感越高,且學習成績越好。
如前所述,相關分析結果支持進行中介效應檢驗。所有變量處理前均轉化為標準Z分數。中介效應分析參考溫忠麟等人(2014)最新修改的有關依次檢驗法新流程,并且為提高估計有效性,每一步回歸方程均采用bootstrap法進行估計。根據溫忠麟等人(2014)的研究,當中介效應顯著時,依次檢驗法的統計檢驗力最高。首先,檢驗自變量師生關系對因變量語文學習成績的效應即系數c,回歸分析結果表明師生關系對因變量語文學習成績的預測作用顯著 (β=.49,SE=.07,t=6.63,p〈.001,R2=0.23,F=44.00);其次,檢驗自變量師生關系對中介變量語文學習自我效能感的效應,即系數a,回歸分析結果表明師生關系對語文學習自我效能感的預測作用顯著 (β=.37,SE=.07,t=4.70,p〈.001,R2=0.13,F=22.09);第三,檢驗控制自變量后,中介變量對因變量的效應,即系數b,回歸分析結果表明語文學習自我效能感對語文學習成績的預測作用顯著(β=.19,SE=.04,t=2.43,p〈 .05,R2=0.27,F=25.73)。 至此可知,系數a和系數b都顯著,說明中介效應顯著。而且同時納入自變量和中介變量后發現,自變量師生關系對因變量語文學習成績的影響依然顯著 (β=.42,SE=.06,t=5.32,p 〈 .01,R2=0.14,F=24.82)。 這 時 比 較 ab(0.37★0.19)和c’(0.42)的符號,經比較兩者符號一致,因此可推斷中介效應為部分中介效應,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比例為ab/c=(0.37★0.19)/0.49=0.1434, 即中介效應解釋了因變量14.34%的方差變異。
本研究結果發現中職生語文學困生這一群體的師生關系平均得分要顯著低于一般的中職生群體。之所以出現這一現狀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其一由于學習成績差很多中職生并不愿意過多的接觸老師,一方面他們害怕來自老師的負面評價,另一方面很多中職生會有一種抵觸心理,因此導致這類中職生與老師的關系較差;其二,從教師角度看,很多中職任課老師持有一種偏見,認為進入中職學習的學生本身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有限,尤其是對于學習成績較差的同學,其關心程度遠不及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要改變這一狀況,老師應該改變不正確的內部態度,對學優生和學困生一視同仁,并且應更加關注學困生的心理狀態,對學困生多一些關注、鼓勵和必要的輔導。
根據本研究結果,男生相對于女生而言師生關系更差,對語文學習的自我效能感更低,而且語文學習成績也比較差。男生的自尊心比女生高,尤其對于中職生來說,他們往往是因為學習成績不理想而進入職業中專院校學習,本身對自我學習能力的評價就比較低,在語文學習上,男生相對女生而言由于腦結構和語言能力的差異,男生往往表現得不如女生理想。因此,中職生中語文學困生,男生的師生關系和對語文學習的自我效能感和學習成績都不如女生理想。
生源地之所以會影響中職生的語文學習自我效能感,是因為農村中職生的家庭條件相對較差,家庭收入不足以為農村中職生提供課外輔導等額外的幫助,而農村中職生的父母多數文化水平較低,父母多數持不正確的育兒觀和學習觀比如 “棒棍底下出孝子”“學習無用論”等。獨生子女的師生關系水平更低可能是因為獨生子女作為家庭唯一孩子,受到家長更多的關心和愛護,更多的自我為中心,也不善于處理與別人的人際關系。而獨生子女的學習成績卻要顯著高于非獨生子女,這可能是由于獨生子女會獲得更多享受優質教育的機會。父母的文化水平也會影響中職生尤其是語文學困生的師生關系、語文學習的自我效能感以及學習成績。具有良好的受教育水平的父母更傾向于采取民主的教養方式,與子女往往通過公平、民主的方式溝通與交流,當子女在學習或生活中遇到挫折時,這類父母往往能給予積極的關注、安慰和鼓勵。而且,這類父母能在孩子取得一點點的小成就時就給予積極的鼓勵,使他們樹立信心,從而慢慢使中職生樹立起對語文學習的自我效能感。
本研究結果還發現了師生關系與語文學習成績存在正相關關系,并且師生關系能通過影響中職生對語文學習的自我效能感來影響學習成績。很多語文學習成績不理想的中職生對語文學科任課老師往往也持抵觸的態度。反之,當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不融洽、不和諧時,中職生不能從老師那里獲得支持和幫助,從而也不利于其語文學習成績的提高。而老師對待中職生的態度、鼓勵和支持等等都會影響中職生自身對語文學習的自我效能感。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提高中職生對語文學習的內部興趣和動機,從而提高中職生學習欲望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終有利于提高中職生的語文成績。
本研究主要考查了師生關系、語文學習自我效能感對中職生中的語文學困生語文學習成績的影響,研究結果如下:(1)中職生中語文學困生的師生關系處于較差水平;語文學習自我效能感處于較低水平。(2)性別、生源地、獨生子女及父母最高文化水平都會影響中職生中語文學困生的師生關系、語文學習自我效能感和語文學習成績。(3)師生關系和語文學習自我效能感呈顯著正相關關系,和語文學習成績也成顯著正相關關系;語文學習自我效能感和語文成績也成顯著正相關關系。(4)語文學習自我效能感對師生關系和語文學習成績的關系起部分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