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青 徐鵬
考試作為評價的重要手段和工具,發揮著反饋、診斷、激勵和幫助等功能,起著促教促學的作用。因此,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不僅能夠上好課,還要能夠命出高質量的題。作為一個從事語文教學二十多年的教育工作者,平時教學中我堅持自己命制題目。下面我結合自己的命題實踐,談談對提高語文教師命題有效性的認識及做法。
去年,我縣對某鎮80多名語文教師的教學評價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平時對學生的練習、檢測能堅持自己選題、編題進而自主命題的教師不到總數的10%,許多教師近幾年來甚至沒有命過一次題。大多數語文教師對學生的練習、檢測試題主要采用兩種途徑解決:一是購買市場上現成的教輔資料和試卷;二是使用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編寫的試題。這種做法,使試題命制對許多語文老師來說變得越來越陌生,語文教師命題能力也逐漸退化。
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首先是教師思想上對命題重要性的認識不夠。其次命題老師對學情缺乏全面深入調研和確切了解。再次命題者對課標、教材缺乏深入研究。面對各種現成的滿天飛的資料,實行“拿來主義”,最終造成教師命題能力低下。
教師的專業素養主要體現在能否備好課、上好課、命好題這三個教學環節。能否命制出高質量的試題,能夠直接反映出一個教師的知識儲備和專業素養。但是要命好題,需要教師學習課程標準、研究教學目標、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試題。實際上,教師命題之前的研究,是提高教師專業素養的有效途徑。因為命題的過程是教師進一步分析、研究和深層次把握課程與教材的過程,是排疑解難、拓寬知識面的過程,是深入了解教學實際,進行有效教學的過程,是學習和運用各種教育科研方法的過程。
提高教學質量,需要優化教學質量的形成過程,而設計有效作業是其中關鍵的一環。就有效作業來說,需要教師設計有針對性、高質量的作業。作業是否有效與教師命題的有效性直接相關,很難想象一位缺乏命題能力的教師會設計出與教學目標高度關聯的有效作業。因此,只有提高了語文教師命題的有效性,才能提高學生作業的有效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許多教師由于缺乏篩選、評價與命制試題的能力,往往原封不動地將教輔材料發給學生訓練,通過“題海戰術”來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導致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在實施新課改的今天,我們一方面需要把教學質量提升上去,另一方面也需要把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降下來。這就需要我們深入研讀課標、教材,深入研究試題,研究學情及試題的難易程度,通過研究,提高命題能力,并把這種能力遷移到平時的作業設計中,精選、精編作業,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
準確地把握學情,是科學有效命題的前提。命題之前語文教師一定要積極調查研究,充分了解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語文學習的具體情況,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語文水平、學習態度乃至整個班級的生源素質等。在命題時首先要針對學情,立足于大多數學生的總體學習水平,同時考慮不同學生的需求,注重考查學生能力,激發學生內驅力。
新課改以來,中考語文試題命制的依據是課程標準和考試大綱。因此,我們在命題時應該以課程標準為依據,要嚴格按照《語文課程標準》和教學實際命題,吃透教材,貼近教材,考核心的知識和能力,不出偏題、怪題、難題。例如:課標要求寫作“要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所以作文命題一定要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讓學生的作文多一些“自我”,多一些“創意”。
新課程要求檢測的角度轉變為關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于今,要關注語文核心素養,包括四個方面——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因此,試題的取材一定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盡可能給學生提供一些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素材,或者名家名篇,避免過多地把冷僻素材放到試題中。另外,試題語言的闡述要適應絕大多數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
要提高語文命題的有效性,語文老師不但要認真研析“考試說明”、研究考綱等,把握考試的知識點,根據考試性質和學生實際確定科學、合理的考試目標、內容和方法,選擇適合學生考試的素材,嚴格按照命題流程規范地命題。此外,他還應明白考試的目的,即通過本次考試要檢測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到哪個程度、要培養學生哪些方面的能力等。我們可以將這些內容設計成一份“有效命題細目表”,作為指引自己有效命題的大綱和依據。“雙向細目表”包括兩個維度:縱向是學科的知識內容。語文教師要先對考試范圍內知識點進行梳理,并按照由低到高的能力水平進行羅列,再根據教學基本要求,參照各部分知識在學習中所用的時間,以及對后續學習的影響和應用價值等因素,確定考查的知識點或能力測試點及其所占比重。橫向是具體要求。包括考試要求、預估難度、題型等。下面是我命制初三模擬試題的記敘文閱讀板塊的“雙向細目表”:

?
盡管制訂細目表要花時花力,還會限制我們的創造思維和創新能力,但“雙向細目表”可以使命題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計劃性,使命題者明確測驗的目標,把握試題的比例與份量,提高命題的效率和質量。
總之,新課改理念下的考試不再是分出等級的“篩子”,而是激勵師生發展的“細泉”。廣大語文教師一定要樹立正確的評價理念,掌握命題中的各種技術,命制出科學、規范的有效試題,以此來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發展,提高語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