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飛
(湖北省荊門市東寶中學)
學校是社會的縮影,校園文化也屬于社會大文化中的一個小文化系統,這個小文化系統的主要組成者是老師、學生以及學校管理者??梢哉f,校園文化的發展和更新,和社會文化具有很大關系,會受到社會文化的制約以及影響。改革開放以及中外互通后,使外國各種文化進入中國,信息全球化更是人們可以了解到更多文化種類,因此造就了中國當前的多元化文化背景。多元化文化對人們的思維方式產生了巨大影響,甚至有可能會改變人們以往的思維方式。多元化文化同樣也滲透到了校園之中,如何能在多元化文化的影響下,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成為當前校園文化建設中需要思考的問題。
校園和家庭一樣,是學生在進入社會之前,對其自我意識、人生觀、價值觀、影響最大的環境之一。學生進入學校是為了學習,這種學習不僅僅是文化知識的學習,更是思想文化、行為意識的學習。良好的校園文化,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良好的校園分化氛圍,可以讓學生具備積極向上的精神,擁有美好的精神品格。中學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有以下幾點:
第一,可以通過建設校園文化,來形成特定的校園環境,師生也會形成和校園文化同頻的心理,可以起到對學校制度的輔助作用,對師生的行為產生一定正面約束。
校園文化一旦形成,師生以及學校管理者便會有意識會將其作為行為準則,避免錯誤行為的發生,形成良好的做事習慣??梢哉f,校園文化能夠間接塑造師生以及校園管理者的心理素質、思維觀念。
第二,校園文化會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因此可從社會文化中吸取先進的文化來提升文化層次,再通過各種校園活動,以及行為規范來影響師生的行為、觀念,使師生在校園文化的影響下,樹立正確、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進而在社會活動中發揮積極作用,推動社會向良好方向發展。
第三,校園文化具有很強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在文化形成之后,這種強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會讓全校師生產生內聚力,使師生會為了學校的榮辱而不斷努力和奮斗,成為一個團結而強大團體。并且,這種力量所產生的輻射功能,甚至會影響學校以及社會的發展。所以,校園文化的建設,不僅對師生來說必不可少,在社會發展中也具有很大的作用和意義。
盡管新課改施行后,很多學校的管理觀念發生了變化。但不可否認的是,很多中學仍舊是只在乎學生的升學率,根本不重視對校園文化的建設。多元化文化涌入校園,很多領導者受實用主義影響,認為校園文化太過于虛化,對此不屑一提。校園文化存在的形式,就是學校墻上的勵志圖文,學校管理者卻很少對其實踐。
很多學校管理者對校園文化建設的理解,就是建設與眾不同的校園環境,或者是在各種節日的時候,舉辦文藝晚會、朗誦比賽等等。這種片面的理解,使校園文化的建設僅是停留在表面上,甚至對校園文化的建設起到了一定的阻礙作用。
校園文化建設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長時間建設,在此過程中,學校會不斷進行各種嘗試,以找出適合自己學校的獨特校園文化、核心精神。然而很多學校校園文化并不是如此,幾乎都是學校領導規定而成,所制定出的校園文化也并不是根據學校自身情況,而是和其他學校內容類似。這種文化注定難以影響深入師生的心,缺乏長久的影響力,很難成為影響師生精神世界的良好校園文化。
這里所說的物質文化建設,指的是充分發揮學校物質文化的作用,學校的各種設施要具備自己的特色,每一個設施都能發揮其作用。例如,對于綠化帶的建設,就可以用一些學生喜歡的標簽,標出這些植物的名稱,或者寫一些有趣的話,提醒學生愛護草木和環境,還可以寫和這些植物相關的知識以及典故。
學校應該重視對學校內外墻壁的運用,精心對墻壁上的內容進行設計。墻壁上內容的設計,應該具備靈活和創新性,以學生喜歡的文化和元素為主。例如,很多學生都喜歡看動漫,學??梢栽趬Ρ谏侠L畫學生喜歡的卡通形象,并寫上這個人物一些積極向上話語。還可以以當前的熱門話題為主題來進行設計,讓學生可以了解時事政治,并從中學習積極向上的政治思想。另外,還可以將設計的權力交給學生,由學生來負責內容的制作,使學生能夠參與到校園文化的建設中來。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對于自己親手完成的作品,學生會具備更高的認可度。
首先,進行校園文化建設,要確定制度施行中的價值取向。近年來,受“以學生為本”教育理念的影響,很多制度都是根據學生進行制定。然而經過實踐發現,這種教育理念并不可行,校園制度的建設,應該以師生為本。也就是說,應該建立學生和老師都需要遵守的校園制度,讓老師在做好教育工作的同時,還能提升自身的文化修養。
其次,校園制度的建設,不能只以學校管理者的想法來建設,而應該廣泛聽取師生的意見,讓學生和老師參與到校園制度的建設中來,并且要確保制度執行的透明度,提升學生對老師以及學校管理者的信任。良好的群眾基礎建立起來,制度才能更好地執行。
最后,校園制度應該根據時代的發展,不斷進行改革和完善。領導者應該多學習國外先進的校園文化制度,了解多元化背景下學生的思想狀況,建設更加人性化的校園制度。
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第一,要認清當前學生已經受到多元化文化影響的事實,并清楚了解學生當前的文化思維,通過能讓學生接受的方式,抵制不良風氣。對于好的新思維,要積極進行引導。所以,對于?;?、校歌、校訓、校服等的設計,不能只是為了追求美感,更主要的是對學校精神和文化傳承,使學生在穿戴校服,佩戴?;盏臅r候,能夠想到想校園文化、校訓,激發學生做出積極向上的行為,具備抵御不良誘惑的品質。第二,要處理好多方面的關系,在處理這些關系的過程中,盡可能的以校園文化中所提倡的精神為辦事風格,使學生、老師、家長能夠在和學校的交流過程中,感受到濃重的校園文化,以及學校的教育理念和宗旨。第三,注重特色,卻不要過于夸張。辦學特色是不同于其他學校的地方,但不宜為了彰顯自身的不同,樹立夸張的形象,且不能為了使自身具備特色,而不接納其他文化。多元化文化背景下,學校應該做的是接受更多好的文化,抵制不良風氣,包羅萬象,而又獨樹一幟。
校園文化是社會大環境下的一種,同樣會對學生的思想產生影響。在多元化背景下,學生會接觸到各種不同文化,但卻不具備區分好壞文化的能力,甚至有可能會因為學校和家長的不認同,產生反叛心理。因此,在多元化背景下建設校園文化,要采用引導的方式,通過建立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