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英
(沈陽大學虎石臺附屬第二實驗小學)
當前時期,新課程改革在小學教育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素質教育理念與創新教育理念的巧妙融合,為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多元轉變提供了有利條件。微課是時代教育創新發展過程中產生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成功開創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全新格局。利用微課資源組織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的互動與交流,從而掌握到更多的數學技能,為深層數學知識的系統性探究奠定下扎實基礎。
所謂微課,指的是教師根據學生實際的理解能力和認知水平,將教材知識點進行分類匯總,結合學生的個性特征及興趣愛好,設計出簡短而精煉的微課課件,借助視頻指導,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與強烈的求知欲望,活躍學生邏輯思維,達到了優質的教學效果。微課不同于常規教學,它針對一個或多個知識點進行針對性講解,教學過程相對輕松,學生們不會感覺緊張,也不會承受較大壓力,既體會了學習的最大樂趣,又深刻記憶了理論知識,這種形式的課堂教學是有效的,對其身心的健康、學習任務的高效完成是十分有利的。微課教學中,充分體現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目的明確,課堂氛圍良好,重點、難點知識在微課課件中顯得十分簡單,學生注意力更加集中,學習質量與學習效率得到了強化提升。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指導老師,也是學生參與一切教學活動的源動力,教師采用微課組織教學活動,應以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為前提。微課教學生動而形象,以多種呈現方式,會使數學課堂教學更具吸引力。例如,教學“圖形與幾何”相關內容時,教師利用微課繪制多種圖形,以動畫演示的方法吸引學生的眼球;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相關內容時,在微課課件中展示圖形周長的計算公式,以強化學生的記憶效果。在微課實踐教學中,情境創設也是一種刺激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如“0的加減法”教學時,教師首先制作一個動畫,桌子上放著一個魚缸,魚缸中有4條小金魚,一只小貓圍著魚缸轉來轉去。教師點擊視頻,小貓吃掉一條小魚,教師再次點擊視頻,小貓又吃掉了一條小魚。接下來,家里的主人回來了,小貓馬上跑掉了,剩下的小金魚在魚缸中游來游去……視頻播放完,教師緊接著提出問題,“魚缸中還剩下幾條小金魚?”學生努力回想貓吃魚的整個過程,并快速說出正確答案,此時引入“0的加減法”重點知識,就會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起來,學生的探究熱情空前高漲。
小學生天性活潑,對外界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心與求知欲,他們喜歡參與內容豐富的教學活動,勇于突破思維局限,敢于探索未知世界,但是無法將注意力長時間集中在一處,因此課堂學習中常常出現走神、搞小動作等問題。這種現象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十分常見。單一固化的教學方法,枯燥乏味的學習氣氛,會使小學生的思維過于局限,學生無法體會到學習的實際樂趣,數學成績與學習能力自然難以得到顯著提高。教師合理安排微課,刺激學生興奮點,并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引導著學生主動學習,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學習任務,在組間互動交流中獲取到不一樣的人生體驗,不僅能夠強化學生的自主能動性,還可以調動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競爭中交流、交流中合作、合作中學習,如此循環下去,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怎能不被大大提高呢?例如,教學“三角形的分類”時,數學教師選用微課分別制作“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三種課件,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小組;視頻中同時展示多個三角形,要求學生將三角形進行準確分類。學生結合教材中的三角形定義,通過小組溝通與合作,最終將多個三角形歸類完成。歸類過程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與抽象思維得以充分活躍,這樣的課堂學習才是最高效的。
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固然重要,但是學生數學思維的強化培養也不可忽視。數學教師應及時發揮出重要的指導作用,并從多個角度、多個層面同時出發,深入挖掘學生的無限潛能,確保教學質量的同時優化課堂結構,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教學“三角形的特性”時,教師可在微視頻中動態演示三角形的畫法,重點突出基礎知識的特殊指導,以不同方式繪制三角形的底和高,同時提出相關問題,在循序漸進中指導學生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在動態指導、實際驗證中,學生的數學思維充分活躍了起來。
課堂互動學習與課前自主預習同等重要。在預習環節,學生能夠充分認識新知識,鞏固舊知識。鼓勵學生多多質疑,理清學習思路,開闊想象空間,借助微課講述難點,讓學生充分消化知識,正確運用知識,這是數學課程改革的根本要求。例如,教學“分數的加法和減法”時,要求學生自主預習,并獨立分析“為什么先同化分母,再將分子相加或相減呢?”讓學生帶著疑問觀看視頻,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深化學生的抽象思維。
課堂是學生鍛煉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場所,教師應在素質教育理念和創新教育理念的積極引導下,鼓勵學生自主分析問題,獨立解決問題,把握課堂整體節奏,及時調整教學方向,使學生逐漸脫離他人幫助,產生一種自主學習意識,這將使學生受益終身。例如,教學“十幾加減一位數”時,充分考慮小學生的計算能力與認知水平,利用微課資源,以多樣化的呈現方式誘導學生自主學習。在微課視頻觀看中,學生的注意力十分集中,課堂教學質量就這樣得到了優質提升。
微課以其特色的呈現方式,受到了小學生的廣泛喜愛。課堂訓練活動的適時開展,有利于學生深入而透徹的理解數學問題,習題訓練中,達到了知識鞏固的目的,這將是小學數學教學工作取得的突破性進展。例如,練習乘法、加法、減法的四則混合運算題型時,教師結合現實生活開展微課教學,“四年級一班有20張單人課桌,10張雙人課桌;四年級二班有10張單人課桌,25張雙人課桌。數學課上沒有空位,那么四年級一班、二班一共有多少學生呢?”學生觀看微課,積極思考,使枯燥的計算練習更有趣味性,在學生計算能力不斷提升的同時,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在練習中得到了發展。
小學數學課堂中微課資源的合理應用,既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又可以提升數學的教學效率,優化課堂的教學結構,真正達到一舉兩得的目的。數學教師一定要在不斷探索中努力前行,只有合理利用微課,啟發學生的數學思維,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實際樂趣,小學教育改革才能在長遠前行中尋得良好的創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