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慶錄
(山東省五蓮縣第一中學)
地理教學中最根本的任務是向學生傳授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結構、相互聯系、空間的分布規律以及入地關系方面的知識,而地圖則是這一知識最形象的體現。所謂地圖是指地理區域的圖像分布,首先地圖展現的是事物所在的位置信息,如我們所了解的不同緯度地區地質地貌、生態環境便存在差異;其次地圖能夠歸納同種事物分布的具體規律,例如盆地環境多炎熱,高原地區多空氣稀??;除此之外地圖對于學生在地理知識學習上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地圖相對于枯燥的文字知識,更形象的展現維度和立體的視覺,在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加強了知識記憶的同時,更開發了學生的聯想力和想象力。
地圖對于學習地理知識至關重要,但是縱觀現實,高中地理教學中并沒有最大限度的發揮地圖教學的作用,問題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第一是只強調高中地理地圖教學的重要性,卻忽略了實際的系統操作,例如總是強調看地圖、運用地圖的便捷與高效,但是卻很少提出如何去提高學生學習地圖的能力;第二就體現學生在看圖、讀圖的時間限制上,高中地理課堂上往往還是純文字性的傳統教育;最后就是作為地理知識學習參考的教科書地圖同系統相差甚遠,基于此教師對于學生這一方面的培養還遠遠不夠。
高中地理地圖教學對于學生學習地理體系知識,提高學生學習能力至關重要,但是基于教材內容局限等一些原因,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有限,無法真正發揮地圖教學所帶來的正面影響,以下幾個方面則是高中地理地圖教學中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的相關策略:
想要更好的掌握和運用地圖知識,首先需要增強學生讀圖能力這一基本技能,只有培養好學生的讀圖能力,才能發揮地圖優勢從而高效完成教學基礎工作。這一技能的培養,主要從兩個方面著手:首先教師需要推翻傳統的文字知識教學方式,盡可能多的讓學生接觸地圖相關的材料文件,例如,地理圖冊、地理模型、板書略圖甚至是簡單制作的地圖模板,同教材的文字內容有效結合,讓學生能夠發現問題、認識問題并解決問題;其次,在有效的看圖、讀圖之后,趁熱打鐵及時出幾道讀圖做題的培訓,加深學生對于地圖事物位置、地圖名稱的記憶,從而使學生讀圖能力得到有效強化。除此之外,因為高中地理學習難度加大,在教學的思維和方式上都需要相應變更,對于難理解的文字知識,可以嘗試轉換為形象生動的語言,同時再加入地圖的具體化呈現,激發學生在看到地圖就自動聯想文字知識的習慣,
高中地理因為是對世界地理區域、文化、氣候、空間等多方面的學習,太多的抽象化知識增加了其學習的難度,但不能否認這些在一定程度上也吸引了一部分學生的興趣,這一興趣如果得到切實的發現和發掘,無論是對于教師的教學還是學生的學習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想要增強興趣并最終達到效果,也需要從兩方面努力,一是教師通過自身的努力為學生創建一個學習氛圍,二是讓學生自主自由選擇結組討論,例如對于“城市與城市化”這兩個概念的理解上,教師完全可以采用看圖說話的方式進行教學,營造出發揮想象的氛圍之后,再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勇于發言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師給予肯定的評價或者客觀的建議,這一行為不僅讓學生獲得了學習的成果,也給教師帶來了教學上的成功。
填圖能力的培養是在讀圖基礎上的又一強化技能,其主要目的是加強學生對于地圖與文字結合記憶,填圖的練習主要是在課堂整體知識教授之后,史坤涌課時練的小卷子,或者教師臨時的板書圖像進行考核,在加深知識印象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能力。至于不同層次的地理知識體系的設立,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只依靠課堂有限的時間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包括課前的預習、課后的復習以及應試的成績評估等。例如地理知識中“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這一課題,在當堂課時結束時要求學生預習,而上課時允許學生們各抒己見說出自己預習時收獲的知識,課下教師還可以再將這一課題的拓展知識農業地域位置的選擇和農作物種植等內容教授學生,這種在日常交流中學習知識的習慣,不僅容易接受,更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除了教師自身的教授之外,還可以將地圖相關資料供學生接觸學習,不僅能夠拓寬學生接觸地理知識的范圍,如果能夠成功提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還可以讓學生學習方式從被動轉為主動,養成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良好習慣。
以往的地理教學中,教師給予學生隨時練習的機會不多,大多數還是選擇重復的講解文字知識,其結果是教師認為講解的非常清楚,而學生卻不甚理解。目前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已經經常運用地圖開展教學,這一方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效率,但是學生是否真正記憶深刻是需要我們著重考量的,那么提供一個圖畫課堂,就變得非常重要。例如,在對“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進行分析時,教師完全可以選擇這一方式,不僅只是教師在黑板上繪畫,學生也需要在下面練習,不要求與教師所繪相似度,主要目的在于對這一課題的學習與理解,這樣知識能夠更直觀、更具體的刻畫在學生記憶中,對地理的學習也發揮重大的作用。
想要地圖長時間或者永遠保存在記憶中,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地圖中所涵蓋的知識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高中地理地圖的教學中,無法實現隨時隨地的讓學生參與到實踐中來,所以教師將知識與實際生活相關的案例教授與學生接觸學習就更為重要,這一行為讓學生在心理上減少對地理知識難度大的負累感,在增加學生對知識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的同時,熟練的地圖運用更進一步深刻了對地理知識的記憶,甚至在學生時代之后的工作生活中都擁有巨大的影響。
高中地理因為其涉及范圍廣的原因,給學生的感覺往往難以應對,如果在高中地理中普遍并有效的進行地圖教學,在降低教學難度的同時,也減少了學生的負累感,這就需要切實實施地圖教學中對學生能力培養的幾項策略,讀圖、看圖、填圖、畫圖、實踐運用都是對學生能力培養的關鍵,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指導也是必不可少的,新的教學理念和方式也需得到落實,教學和學習是相互的,同時滿足這幾方面的條件,才能有效并成功的進行高中地理地圖教學,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積極學習,高效獲取知識,讓教學和學習都達到最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