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資》記者 李昕宇
目前,由于新疆的主要農業種植集中于每年3月-8月,新疆市場的肥料銷售季已過半,后期鉀肥需求較多,9月-10月的底肥施用將拉動市場需求。據張玉剛介紹,受本地產量較大等因素的影響,新疆市場尿素零售價在1700-1800元/噸;磷酸一銨、磷酸二銨的價格與內地基本持平,或因運費成本增加200-300元;硫酸鉀零售價在3000元/噸左右。由于新疆市場容量較大,肥料價格出現大幅波動的可能性較小,將保持基本穩定的態勢。
就新疆市場現狀而言,張玉剛介紹,新疆地區主要種植作物為棉花、番茄、葡萄等,棉花的種植面積超過整體半數,其價格及種植情況對肥料市場影響很大。長期以來,由于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導致的對復合型產品的不信任,加之肥料成本的考慮,新疆地區種植大戶或種植基地多采用購買單一大量元素肥料產品自行混配的模式,因此氮、磷、鉀肥料產品占據新疆主要市場。同時,受意識和信息相對滯后的影響,農民對新型產品接受程度較低,新型特種肥料還處于市場的培育期。
張玉剛表示,近年來,受市場推動、種植需要、農民意識改變及國家“減肥增效”政策等因素影響,高效、新型的肥料產品成為發展趨勢。由于大量元素肥料在新疆具有百萬噸級的市場,且農民對其接受程度較高,下一階段,高效、新型的氮、磷、鉀肥料產品將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與此同時,土壤問題對作物種植影響不斷加劇,消費市場對農產品質量要求不斷提高,配合國家政策的推動,具有土壤改良功效的產品以及其他新型特種肥料也迎來發展空間,但還需進一步培養市場并引導農民意識。
新疆地區由于規模化、集約化和機械化程度較高,肥料需求空間廣闊,得到內地眾多肥料生產商和經銷企業的青睞,紛紛在疆投資建廠、設立分公司。對此,張玉剛表示,新疆市場有其獨特的優勢所在,但近年來也有許多內地廠商鎩羽而歸,盲目樂觀和短期逐利的心態是導致失敗的重要原因。張玉剛表示,新疆市場具有區域面積大、銷售半徑長、投入費用高、回報見效慢等特點,市場需求和農民意識還需進一步培育和引導。因此,盲目樂觀的投入往往使企業找不到在新疆市場的立足點,無法產生良好的效益回報,嚴重制約其在市場中的發展。
在新疆市場拓展,產品和服務是關鍵。對此,張玉剛表示,一些進入新疆市場的企業沒有明確的產品定位,為追求利益不斷迎合市場,造成大量低端產品集中競爭,無法實現市場升級,也不利于企業長期發展。同時,個別企業生產假冒偽劣產品,進一步加劇農民的抗拒和保守心理,惡化了市場環境。張玉剛表示,新疆市場優勢與劣勢并存,且具有獨特性,需要廠商長期了解并拓展。他建議,希望進入新疆市場的廠商認清市場現狀,打消投機心理,順應國家政策要求,以優質、高端的產品質量和良好的農化服務贏得農民認可,通過長期的培育和引導推動市場升級,從而實現企業在新疆市場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