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中國拉開了改革開放的恢弘巨幕。從此,中國歷史上、乃至世界歷史上,最為波瀾壯闊的變革開始了。
1978年,中國農村以家庭承包制為主的土地制度改革,極大地激發了我國8億農民的勞動積極性和創造性,從此神州大地處處洋溢著激情與活力。這一改革,成功快速地解決了中國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國家的吃飯問題,從而奠定了中國社會發展的基礎。
2006年,農業稅的取消,終結了中國歷史上持續了2 000多年的“皇糧國稅”,給億萬農民帶來了看得見的利益,社會開始了對農民的反哺。1978年,中國的城市人口不到2億人,而2017年末,中國城鎮化率達到58%,城鎮常住人口8.1億人,40年間城市人口增加6億,這其中絕大部分是進城的農民。這是人類歷史上最為壯觀、最為龐大的人口流動和遷徙。
2013年,我國提出到2020年讓7000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地區),人口超過7000萬的不到20個,而我們要用7年時間讓7000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這又是人類歷史上最為浩大的一項工程。2016年,中國又提出“農村三變改革”,即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倡導發展集體經濟,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2017年中央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即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村也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如目前正在困惑許多農民的農產品“賣難”問題;由于農民工進城導致“農村空心化”和農民婚變頻繁的問題;農民專業合作社明明符合社會發展的方向,但為什么辦得好的合作社又如此之少?進城的人鄉愁日漸強烈,但又不知在何處安放鄉愁?農村不能消亡,農業更不能消亡,因為我們要依靠農業生存,所以農村必須振興,然而,誰去振興農村?……面對如此眾多的問題,無數專家學者孜孜以求,在紛繁復雜中尋求問題的癥結,探尋解決之道。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自創刊起即設立“三農”問題研究欄目,截至目前已出版100多期,刊發“三農”問題研究論文上千篇,是迄今國內大學學報中開設“三農”問題研究欄目時間最早、發文量最多、持續性最好的刊物之一。這些文章積極關注社會現實,深入探索“三農”問題破解之策,許多文章視角獨到、見解新穎、注重實際、針對性強,為我國農業發展、農村繁榮和農民富裕服務獻計獻策。毫無疑問,《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為中國的“三農”探索和研究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見證了中國農村改革開放的歷程。
本期該欄目特設專題,刊登的這6篇文章就是無數探索“三農”問題研究成果的一部分。專題作者深入實際,走進農村,走入農戶家中進行了深入的調研,這些有數據、有思考、有分析、有措施、有對策的理論文章可為有關部門制定政策提供理論支撐。本專題將這些文章作為紀念農村改革開放40周年的成果呈現出來,以饗讀者。
向“三農”問題研究者致敬!向默默耕耘并為中國社會作出巨大貢獻的廣大農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