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時代的到來,網絡迅猛發展,也衍生出另一種犯罪類型——網絡犯罪。基于我國法律體系尚不健全的實際,刑法對網絡犯罪的規定還不夠具體完善。我國網絡犯罪刑法立法缺陷明顯。如何做好立法缺陷的彌補,積極做好網絡刑法立法的研究是關鍵。本文立足于我國網絡犯罪刑法立法實際,在分析其立法缺陷的基礎上明確其完善方向與思路。
關鍵詞:網絡犯罪;刑法立法;法律缺陷;完善思路
中圖分類號:D924.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7)35-0233-01
作者簡介:王世發(1971-),男,江西吉安人,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研究生,任職于江西南芳律師事務所,研究方向:民商法。
當前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了信息化時代,網絡犯罪的輻射范圍早已不再局限于網絡空間,其影響是全方位,多元化的。基于國家總體安全觀的視角,我們發現,近幾年網絡犯罪開始與國家安全發生更密切的“接觸”。網絡犯罪的新變化逼使網絡法律規則尤其是刑法規則的不斷更新,我們必須做好網絡犯罪刑法立法的宏觀思考與展望。
一、我國有關網絡犯罪的現狀
網絡犯罪問題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特別是二十一世紀以來,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互聯網充斥于生產與生活,社會的網絡化特征日益明顯,借助計算機、網絡等信息設施強大的信息處理和傳輸能力,網絡犯罪“應運而生”。較之傳統的犯罪形式,其危害性更大,突破時間與空間對犯罪行為的限制,侵害信息基礎設施,危害社會及個人。2005年的數據統計顯示,全國有9000多個網站被惡意篡改,而其中涉及國家重要機密信息的政府網站占到了三分之一。廣為人知的“熊貓燒香病毒”,一度使得幾百萬的網民受到不同程度的病毒攻擊。而在河南,其人事考試中心網站服務器管理權限被非法入侵,導致大量的保密信息泄露,網站癱瘓,延誤了國家公務員招考。我們在看到網絡給予的便利的同時,更應該樹立危機與預警意識,看到網絡對刑法及相關理論的巨大沖擊,看到網絡行為背后的犯罪動機,關注到我國網絡犯罪刑法立法的缺陷,做好網絡刑法立法的完善與構建。
二、我國網絡犯罪刑法立法的缺陷分析
(一)法律的保護面狹窄
我國網絡犯罪刑法立法保護對象局限性大,而網絡的觸角已經延伸到社會的各個方面。這意味著網絡犯罪刑法立法保護面狹窄。像金融、航空、郵電、鐵路等部門,其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其網絡安全問題也備受關注。這些領域的計算機網絡最需要立法的保護。部分發達國家不斷擴大刑法立法的保護面,值得我們思考與借鑒。
(二)刑法立法模式混亂
不集中是我國刑法立法涉及網絡犯罪具體規定的特征體現。刑法之外,我們還出臺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等行政法規。我國網絡技術發展慢,網絡犯罪出現晚,在刑法立法方面主要采取事后通過各種法律法規進行網絡犯罪刑法立法不足的補充,行政法規多而不集中,刑事立法模式混亂。
(三)網絡犯罪處罰較輕
對比國外網絡犯罪的刑法定罪,我國只規定自由刑,而國外還兼顧財產刑和資格刑。以非法入侵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為例,最高刑為3年,而美國高達20年。我國網絡犯罪存在處罰輕,形式單一的不足。刑種的單一降低了法律的效力,無法起到特殊預警作用。
三、我國網絡犯罪刑法立法的構建
(一)擴大保護范圍
網絡依然在持續深入地發展,其對我們生產生活的影響也更為深刻。在這樣的背景下,當務之急就是加大刑法保護的范圍。在范圍擴大的基礎上增加保護力度。一方面擴大刑法對個人隱私的保護范圍,利用網絡非法獲取個人信息的行為必須有立法處罰規定,刑法對處罰有著具體的規定。另一方面,擴大個人財產的保護范圍。新建法律條文補充,司法解釋更新,雙管齊下,做好公民信息財產安全的保護。
(二)優化立法模式
基于我國網絡犯罪刑法立法模式的混亂,必須基于我國刑法立法實際,做好立法模式的優化。網絡犯罪作為全新的犯罪形式,其犯罪形式與后果不同于傳統的犯罪,我們不能沿襲傳統犯罪的處理標準。專門的網絡犯罪刑法體系建構是必要的。將分散的網絡犯罪刑法規定統一起來,做好網絡犯罪行為的全方位覆蓋,化零為整,使得網絡犯罪立法出臺與實施有著明確的體系為指導。
(三)增加刑法種類
基于我國刑法對網絡犯罪的處罰沒有涉及財產刑和資格刑導致刑種單一,處罰較輕的實際,建議增加刑法種類,加大處罰力度。借鑒西方發達國家,引入資格刑和財產刑,適當加大處罰力度,特別是針對專業技術人員的網絡犯罪嚴加處罰,在全社會起到警示與預防網絡犯罪的作用。
四、結語
網絡屬于不斷發展的事物,而由此引發的網絡犯罪行為無論是形式還是手段都是多變多發的,我國網絡犯罪刑法立法尚不健全,刑法立法的完善刻不容緩。做好對網絡犯罪行為的打擊制裁,法律是前提,是保障,通過刑法保護范圍的擴大、刑法立法模式的優化和刑法處罰力度的加重,多管齊下,做好網絡犯罪行為的打擊與規避。
[參考文獻]
[1]王華雙.我國網絡犯罪刑事立法完善研究[D].河南大學,2016.
[2]賀克宏.試論當前我國網絡犯罪刑法立法的主要缺陷及完善策略[J].中國市場,2014(48):211-212.[2017-10-11].
[3]陳夕幻.中日網絡犯罪的刑事立法比較研究[D].貴州民族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