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張偉民
一、研究目的與意義
啦啦操,通常稱為“拉拉隊運動或啦啦舞”,其英文名稱為“cheerleading”。它是一項集競技性、藝術性、觀賞性和娛樂性為一體的新興運動項目。啦啦操是在音樂的襯托下,通過運動員完成高超的啦啦隊特殊運動技巧,并結合各種舞蹈動作,展現青春活力,體現團隊凝聚力,追求最高團隊榮譽,其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親睞。啦啦操運動自傳入我國后,展現了其獨特的魅力。在中國體育總局體操中心的引領與大力推廣下,啦啦操成為時尚、健康、快樂的現代大眾健身項目的代表之一,其具備的強烈的視覺沖擊感,感染力、號召力以及競技性,符合現代小學生的審美需求,且啦啦操運動與中國教育部門提出的“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相吻合,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體現學生的青春活力,磨煉其堅毅的意志品質,更可以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
因此,研究花球啦啦操訓練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具有現實意義,能夠豐富小學花球舞蹈啦啦操理論研究內容,提高學校啦啦操技術技能水平,幫助小學生正確認識啦啦操的鍛煉價值,有助于啦啦操運動在小學更好地普及與開展,并可形成學校特色文化項目,為其他中小學啦啦操隊伍建設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文以無錫市××學校小學生為研究對象。無錫市××學校是一所新開辦的公辦學校,自2014年9月開辦以來,一直在摸索與嘗試,具有校園特色的體育項目。學校體育項目從枯燥乏味的廣播操發展到具有民族特色的武術操,現在又有了新引入的啦啦操,體育課、大課間、課外活動以及啦啦操訓練使校園風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學生一改懶洋洋的運動態度,他們現在一聽到音樂就活力四射,花球啦啦操的引入給學校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經過短短一個多月的推廣與訓練后,學生發生了從零基礎到問鼎2014年12月份的全國啦啦操冠軍賽校園花球示范套路冠軍的巨大變化,活躍了教學氛圍,提高了教學質量,同時也為學校體育特色項目的確定指明了方向。
本文采用實驗研究法,研究啦啦操訓練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實驗組學生參加啦啦操訓練,控制組學生不參加啦啦操訓練。實驗周期為一年。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1.啦啦操訓練對小學生自我認知的影響
在學生啦啦操訓練過程中,每個動作與配合都要求有美的展現—動作美、姿態美、線條美,這樣有利于學生良好身體形態的塑造以及自信心的培養。啦啦操所特有的積極向上、振奮人心的激情口號,使學生在啦啦操運動中盡情釋放壓力與表現,培養自信。啦啦操需要極強的團隊協作意識,學生在訓練中,更清楚地明白一人之力微不足道,全體隊員之間的完美、默契配合才有更大的爆發力。然而,不參加啦啦操訓練的學生,他們在動作技術上對自己的要求較低,認為學會動作就已經學會了,對動作的發力與控制的認識,以及對團隊協作能力的認知存在誤區。因此,啦啦操運動員比一般學生能更客觀、更正確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他們在欣賞自己的同時也欣賞他人。進行啦啦操訓練能讓學生不斷完善與提高認知能力。
2.啦啦操訓練對小學生人際關系的影響
團隊精神是啦啦操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需要運動員之間協調配合,完成口號、配合動作以及隊形的變換等,營造彼此信任的團隊氛圍,提高團隊凝聚力,激勵隊員的斗志。在啦啦操訓練中,既強調團隊完成動作的高度一致性,也注重個體能力發展。為了提高學生動作的一致性,在啦啦操訓練中,生生交流、師生交流貫穿整個訓練過程。交流從團隊建設出發,對于難以記憶的動作或隊形,大家往往表現出更強的團結合作能力,以使大家能夠動作統一,有鮮明的層次變化等。配合技巧是啦啦操的特色,很多配合難度都需要大家相互信任與齊心協力,在訓練中,團結協作配合能力得到了極好的發展,同時小學生的人際關系處理能力也能得到極好的促進。
3.啦啦操訓練對小學生社會適應的影響
隨著社會的發展,啦啦操也在不斷翻新,啦啦操動作的編排、難度的大小、音樂的選擇、隊形的變化也越來越國際化,越來越生活化。從全國第一套啦啦操規定套路的編排到全國第三套啦啦操規定套路的發行,舞蹈與音樂越來越國際化、多元化,越來越能讓運動員產生共鳴,這比其他項目的發展具有更大的沖擊力,學生通過啦啦操的訓練,更能融入多元的社會環境,進而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同時,啦啦操能夠強身健體,提高學生心肺、耐力、柔韌、力量、團結協作等各項身體素質。另外,啦啦操能夠培養學生們的團隊意識,增強大家相互協作的能力,提高學生之間的責任心和責任感,增進隊員之間的信任感等。當在生活中遇到問題時,學生不會因為身體素質不好而感覺難以適應,相反他們會嘗試利用團隊的協作能力來將難題解決。經過啦啦操訓練的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往往比沒參加訓練的學生強。
4.啦啦操訓練對小學生意志行為的影響
啦啦操訓練往往因為動作難度大、花樣多、節奏快而使身體負荷加大。在這種大負荷下訓練的學生要比一般學生更能吃苦、更加堅毅。尤其是參加比賽的學生,更能理解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離自己的目標更近一步的道理。學校啦啦隊的孩子不僅在啦啦操方面表現突出,而且在學業成績中也名列前茅,在游泳、跑步、舞蹈、演講等比賽和活動中,都能體現啦啦操積極向上和不服輸的精神。學生即便面臨各種壓力、挫折、失敗甚至打擊,也不會輕易放棄,而是能更勇敢堅強地面對,能更積極自信地迎接挑戰。
5.啦啦操訓練對小學生生活態度的影響
舞蹈啦啦操剛柔并濟、激情四射、奔放灑脫,是一種典型的青春文化,傳遞著人們對青春生命的渴望,非常符合小學階段學習壓力大、家長期望值高和運動不足的學生,通過啦啦操訓練中肢體語言與富有節奏感音樂的結合,能讓學生釋放出那些負面壓力,有利于學生心情的放松,讓他們放下心理包袱,走出室外,以積極心態迎接生活。參加啦啦操訓練,通過各類啦啦操比賽,提升學生的競爭力,讓他們積極地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壓力,從而學會生活,享受生活。
綜上所述,啦啦操訓練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具有積極促進作用。啦啦操訓練能使學生產生正確的自我認知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和社會適應能力,對鍛煉學生健全的意志行為、平衡學生的生活態度具有積極的影響。啦啦操運動能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其可作為學校的特色體育文化,在中小學范圍內廣泛開展。
啦啦操雖然很受學生喜愛,但由于啦啦操師資力量薄弱,所以很多學校尚未開展,學生也從未了解和學習過啦啦操。學校領導應對學校體育項目的開展有長期有效的規劃,應督促體育教師進行啦啦操教學,鼓勵體育教師定期參加教學培訓,提高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其他任課教師也應積極配合,促使啦啦操能夠長期有效地發展。同時,教育部門應加大對啦啦操的支持與推廣力度,給學校提供相應的技術指導和教材,以促進啦啦操更好地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