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秀全+顏華



[摘要] 目的 比較分析不同劑量的美托洛爾對治療合并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2015年2月—2017年2月該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通過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n=30)與觀察組(n=30)。對照組給予25 mg美托洛爾治療,觀察組給予12.5 mg美托洛爾治療,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臨床治療有效率、心臟指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血糖水平、血脂水平明顯優于對照組,且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結論 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大劑量美托洛爾與小劑量美托洛爾臨床療效均較顯著,均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但小劑量托洛爾相比于大劑量托洛爾在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及血脂水平中更加顯著,且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高全性更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不同劑量;美托洛爾;冠心病;糖尿病;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 R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8(a)-0065-02
冠心病是一種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其是由于冠狀動脈血管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而引起血管腔狹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所致。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如患者持續高血糖或長期代謝紊亂等可導致全身組織器官損害或出現功能性障礙及衰竭。冠心病又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一種心血管并發癥,當兩種疾病合并時,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及死亡率。因此,尋找有效的治療措施,對預防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義。該次研究基于以上背景,比較分析不同劑量的美托洛爾對治療合并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2月—2017年2月該院治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通過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n=30)與觀察組(n=30)。對照組男20例、女10例,年齡48~78歲,平均年齡(63.5±10.5)歲,糖尿病病程1.5~13.4年,平均病程(7.6±3.5)年;心功能分級:Ⅲ級19例、Ⅱ級11例,其中不穩定性心絞痛18例、穩定性心絞痛12例;觀察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47~79歲,平均年齡(64.1±11.0)歲,糖尿病病程1.3~13.5年,平均病程(7.9±3.7)年;心功能分級:Ⅲ級20例、Ⅱ級10例,其中不穩定性心絞痛17例、穩定性心絞痛13例。將兩組患者年齡、糖尿病病程、心功能對比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淮: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診斷標準,無嚴重心、肝、能功能不全者;均自愿參與該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排除近期出現過心血管事件者;合并有嚴重心力衰竭者;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進行相應體征檢查,確診病情后,給予降糖治療,同時進行飲食控制及運動干預治療,降糖藥采用二甲雙胍(國藥準字H20023370)治療,口服,1次/d,0.85g/次,在此治療基礎上,對照組給予25 mg美托洛爾(國藥準字H32025391)治療,口服,2次/d。觀察組給予12.5 mg美托洛爾(國藥準字H32025391)治療,2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2周。
1.3 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心臟指標(LVEF、LEVDD、LVESD)、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血脂水平(TC、TG、HDL-C、LDL-C)及不良反應發生率。臨床治療有效率評價標準:治療后,患者的心功能下降2級以上或下降2級為顯效;治療后,患者的心功能下降1級為有效;治療后,患者心功能較治療前無變化,病情甚至在惡化。臨床治療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采用(x±s)表示LVEF、LEVDD、LVESD、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TC、TG、HDL-C、LDL-C,組間對比采用t檢驗;采用(%)表示臨床治療有效率、不良反應發生率,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治療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臨床治療有效率96.7%,對照組臨床治療有效率90.0%,組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心臟指標比較
觀察組心臟指標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血糖水平、血脂水平比較
觀察組血糖水平、血脂水平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6.7%(2/30),其中出現疲倦無力1例、消化道不適1例;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26.7%(8/30),其中出現疲倦無力3例、消化道不適4例、惡心、嘔吐1例;組間對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χ2=4.320,P<0.05)。
3 討論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在臨床治療中較為常見,冠心病屬于糖尿病常見的并發癥之一。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普遍出現血糖及血脂異常。由于冠心病和糖尿病同時存在,如想要達到血脂和血糖同時治療的目的,需要根據患者多方面因素考慮,以保證在降糖、降脂的過程中確保患者安全。冠心病也是引發糖尿病患者殘疾、死亡的主要原因,危害較重[1]。治療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藥物較多,其中美托洛爾屬于最常用的藥物,且臨床療效已得到臨床認可,不僅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其心功能,還可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改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臨床癥狀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此藥物使用劑量在臨床治療中,存在較多爭議,其主要與患者可能出現的低血糖癥狀有直接的關系。
美托洛爾屬于2A類即無部分激動活性的β1-受體阻斷藥,即心臟選擇性β-受體阻斷藥,其可有效阻斷β1-受體的選擇性,無部分激動活性,無膜穩定作用。其阻斷β-受體的作用較強,可有效減慢心率,改善患者的心率和血壓水平,其對血管和支氣管平滑肌的收縮作用較弱,因此對呼吸道的影響較小。此外,美托洛爾也能降低血漿腎素活性,增強胰島素抵抗及改善骨骼肌血流量,從而達到降低血糖及血脂的作用,進一步提高糖的消耗量及骨骼肌的血流量,從根本上調節血糖水平;同時美托洛爾還可有效激發脂質氧化酶,從而改善血脂水平,因此,其在降低血脂水平時效果顯著[2]。但由于患者應用美托洛爾后,會減少糖原分解量,從而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恢復速度,還會抑制低血糖交感神經的興奮反應,使得糖尿病患者處于低血糖狀態時得不到提示,最終使其處于低血糖狀態;此外,美托洛爾還會抑制糖原分解及胰島素的分泌,從而降低肌肉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量,通過提高胰高血糖素的釋放感染血糖代謝。由此可知,在美托洛爾使用過程中,應合理使用其劑量,避免劑量過大影響美托洛爾的療效,使得血糖出現反彈,進而影響治療效果[3]。通過該次研究中發現,觀察組與對照組臨床治療有效率(96.7%、90.0%)、心臟指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血糖水平、血脂水平明顯優于對照組,且不良反應發生率(6.7%)明顯低于對照組(26.7%)(P<0.05)。由以上結果表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應使用小劑量美托洛爾治療,對改善患者血糖水平、降低不良反應具有重要作用,可作為治療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常用劑量。
綜上所述,小劑量美托洛爾對治療合并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臨床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盧麗姬,葉志龍,吳基炳,等.不同劑量美托洛爾治療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臨床療效分析[J].今日藥學,2015,25(6):467-469.
[2] 陳寶虎,甄莉景.不同劑量美托洛爾治療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臨床療效對比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58):44.
[3] 杜來景,汪硯雨.不同劑量美托洛爾對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血糖水平的影響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14,41(17):3256-325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