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雙云



[摘要] 目的 探討門冬胰島素30聯合口服降糖藥治療老年糖尿病的臨床效果。方法 從該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間診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當中選取98例作為該次研究對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順序對患者進行編號,其中奇數號為對照組(49例),單純口服降糖藥物進行治療,偶數號為觀察組(49例),聯合采用門冬胰島素30和口服降糖藥治療,對比兩組治療的臨床效果。結果 觀察組治療的有效率為91.8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55%,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血糖控制水平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和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是12.24%和10.20%,兩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來說,聯合應用門冬胰島素30和口服降糖藥進行治療,效果顯著,并且治療的安全性也比較高,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老年糖尿病;門冬胰島素30;降糖藥;療效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8(a)-0081-02
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的日益加劇,老年人數量不斷增多,從而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數量也不斷增多,成為一種常見的疾病。一旦患病,患者需要終生治療,給患者帶來了嚴重的疾病負擔,同時糖尿病容易引發多種嚴重的并發癥,加速疾病進程,從而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構成嚴重的威脅[1]。因此,需要積極對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控制血糖水平。該院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8例老年患者對診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門冬胰島素30聯合口服降糖藥方案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資料來源于該院診治的9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編號,奇數號為對照組49例,男性29例,女性20例,年齡61~79歲,平均(65.57±5.45)歲;偶數號為觀察組49例,男性26例,女性23例,年齡62~78歲,平均(65.35±5.64)歲。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單純口服降糖藥物進行治療,即服用鹽酸二甲雙胍腸溶片(國藥準字:H20073382,規格:0.5 g/片)每天晚餐之前服用鹽酸二甲雙胍腸溶片,初始劑量為0.5 g/d,然后根據患者的血糖水平調整用藥量,注意每天服用的最高劑量不能超過2.0 g。在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情況下,分早晚兩次服用,1.0 g/次。觀察組聯合采用門冬胰島素30和口服降糖藥治療,降糖藥物鹽酸二甲雙胍腸溶片的服用方法和劑量與對照組一致,在此基礎上增加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國藥準字:S20133006,規格:100 U/mL),患者每天早晚餐之前注射門冬胰島素30,按照患者體重決定注射的劑量,初始注射劑量為0.4 U/kg,然后觀察患者血糖水平改善的情況,根據結果調節注射的劑量,比較適宜的劑量為4~8 U/次。兩組患者連續治療24周,對比兩組治療的效果。
1.3 觀察項目和療效評價標準
①觀察兩組患者治療的臨床效果。該次研究將治療效果分為3個等級,即顯效、有效和無效。治療后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7.2 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8.3 mmol/L,判定為顯效;空腹血糖水平≥7.2 mmol/L,<8.3 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8.3 mmol/L,<11.1 mmol/L,判定為有效;達不到以上標準則判定為無效[3]。②觀察兩組患者治療24周后血糖控制水平。血糖控制目標如下:空腹血糖水平<6.0 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8.0 mmol/L,糖化血紅蛋白<7.0%。③觀察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用分別采用(%)和(x±s)表示,采用χ2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分析
觀察組治療的有效率為91.8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55%,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24周后血糖控制水平對比分析
觀察組血糖控制水平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2。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分析
對照組和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是12.24%和10.20%,兩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老年糖尿病多是非胰島素依賴型,臨床上治療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藥物有很多,但是治療的效果不理想,糖尿病患者的并發癥仍然是高居不下,對老年患者身心健康都造成了嚴重不利的影響,同時也給患者帶來了巨大的經濟負擔。目前,藥物治療是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治療方法,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是控制和延緩患者疾病進程的關鍵,因此需要根據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特點,如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餐后血糖控制難等,選擇效果好的治療藥物。
鹽酸二甲雙胍腸溶片是臨床上治療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常用降糖藥物,主要用于對飲食治療和運動鍛煉無效的患者。鹽酸二甲雙胍腸溶片可以有效的增加患者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從而增加胰島素介導的葡萄糖利用,最終減少對糖的利用效率,從而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屬于一種雙時相胰島素類似物制劑,主要的成分為可溶性門冬胰島素和精蛋白結晶門冬胰島素,比例為3:7,前者可以改變人體胰島素B鏈上的第28位脯氨酸,變為門冬氨酸,從而迅速解離六聚體或者二聚體成為單體發揮作用,很好的模擬餐時胰島素的分泌,這對降低餐后血糖水平具有顯著的效果,后者可以發揮基礎胰島素的作用,兩種成分相互作用可以更好的模擬胰島素的分泌模式,以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并且不會像一般的降糖藥物會導致患者發生嚴重低血糖,得益于這些有點,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成為臨床上常用的治療糖尿病的藥物[4]。對于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聯合降糖藥物方案進行治療,比單獨采用一種藥物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2種藥物可以發揮協同作用,在補充外源性胰島素的同時,提高患者機體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強患者的胰島素抵抗,并且不會對患者造成嚴重的副作用,因此以后在治療糖尿病患者時可以考慮采用聯合方案進行治療。
通過該文的研究發現,觀察組治療的有效率為91.8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55%,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血糖控制水平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研究結果顧麗[4]在相關方面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這就說明對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聯合口服降糖藥方案進行治療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提高治療的有效率。對照組和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是12.24%和10.20%,兩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就表示增加門冬胰島素30治療并不會增加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聯合方案治療的不良反應比較小,安全行較高,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聯合應用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和口服降糖藥對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可以取得顯著的治療效果,改善和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同時治療的安全性也比較高,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熊玲,肖園園.雙時相門冬胰島素30和預混人胰島素治療對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的影響[J].內蒙古中醫藥,2013, 32(13):23-25.
[2] 石慧敏,丘軍,賈冬梅,等.門冬胰島素30不同注射次數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7,25(5):403-406.
[3] 曾朝陽,肖園園,田曉年,等.雙時相門冬胰島素30和預混入胰島素30R對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的影響[J].中國醫師雜志,2011,13(8):1138-1141.
[4] 顧麗.門冬胰島素30聯合口服降糖藥治療老年糖尿病的成本-效果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05(10):9-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