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蘭蘭
[摘要] 目的 研究并探討持續沖洗加負壓封閉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對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治療效果及其護理方法。 方法 選取該院在2015年1月—2017年5月期間共收治的60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進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持續沖洗聯合負壓封閉引流治療,在治療期間接受綜合護理干預,比較糖尿病足感染患者治療前后的創面肉芽形態評分、舒適度評分,并對其臨床療效、護理滿意度、創面愈合時間、并發癥發生率等情況進行調查統計。 結果 這60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為98.33%,均未發生并發癥,而治療后患者的舒適度評分較治療前明顯增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創面肉芽形態評分較治療前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總滿意率也達到98.33%。 結論 采用持續沖洗聯合負壓封閉引流治療糖尿病足感染,并配合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保證糖尿病足感染的治療效果,促使創面有效愈合,還可有效提高患者舒適度,提升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關鍵詞] 糖尿病足;持續沖洗;負壓封閉引流;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8(a)-0091-02
糖尿病足屬于糖尿病患者較易發生的一種并發癥,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管和神經受損后下肢發生感染或深部組織遭到破壞,是導致糖尿病患者致殘或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對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1],因此,臨床上需積極治療糖尿病足感染,使其創面有效愈合,這也是糖尿病足感染治療的重點問題。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是臨床上針對創面治療的主要手段,主要是利用負壓吸引裝置對創面壞死組織、毒性分解物予以清除,進而促使創面新生肉芽生長,達到促進創面愈合的目的[2],而持續沖洗則主要是采用生理鹽水對引流管進行沖洗,可進一步清理創面,提高創面引流效果。該研究旨在探討持續沖洗加負壓封閉引流對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治療效果及其護理方法,為此,針對2015年1月—2017年5月期間共60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進行前瞻性研究,對其施行持續沖洗+負壓封閉引流治療,并配合施行綜合護理干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共收治的60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進行前瞻性研究,其中,男性患者共有3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齡分布于53~79歲,平均年齡為(65.78±12.64)歲,所有患者均具有糖尿病史,糖尿病病程長達3~9年,平均病程為(4.63±1.97)年,均因糖尿病而導致下肢出現創面感染情況。在研究前,所有患者均詳細了解研究內容和目的,自愿參與,且該研究經該院醫學倫理學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持續沖洗聯合負壓封閉引流治療,先采用生理鹽水對創面的壞死組織和凝血塊進行清理,將壞死角質層揭開,采用酒精清理創面殘留物,再根據創面大小,裁剪一塊適當大小的敷料覆蓋在創面上,連接好負壓吸引裝置,留置好引流管,采用疊瓦法逐層粘帖半透膜,蓋好負壓封閉引流泡沫壓片,封閉處理引流管出口邊緣,連接引流管和負壓吸引裝置,啟動裝置,同時,在引流管上連接1個Y型接頭,兩端分別連接負壓吸引裝置、輸液器,每天采用500~1 000 mL濃度為0.9%的生理鹽水對引流管進行沖洗,輸液器速度為15~30滴/min,如引流物質較黏稠,可將輸液器速度增加至40~60滴/min,1次/d。
1.2.2 護理方法 在治療期間,所有患者均接受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①引流前:結合患者的年齡、文化水平、理解能力以及疾病認知程度,對其實施分層次的健康教育,為患者詳細講解糖尿病足的發生原因、治療方法、相關注意事項等,并告知患者積極配合治療的重要性;與患者進行良好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針對其心理狀況進行疏導,引導患者學會自我調節情緒,并列舉一些治療成功的病例,以正向激勵患者;做好引流前準備,引導患者完善各項必要檢查,對血糖予以控制,常規禁食6 h。②引流時:密切觀察負壓引流機器的運行情況,確保引流管通暢和固定妥善;注意觀察引流液的顏色和量,一旦出現鮮紅色引流液,應考慮為負壓過大,需報告醫生立即調整負壓;對創緣皮膚進行嚴密觀察,注意是否存在受壓情況。③引流后:幫助患者擺放好合適的體位,適當抬高患肢至20~30°;注意對患肢予以清潔,保持創面皮膚干燥清潔;對患者血糖進行嚴密監測,并對患者的患肢末端感覺、皮膚顏色和溫度、脈搏等體征進行嚴密觀察,一旦出現異常,應立即報告;飲食以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易消化食物為主,確保機體營養充足。
1.3 觀察指標
比較糖尿病足感染患者治療前后的創面肉芽形態評分、舒適度評分,并對其臨床療效、護理滿意度、創面愈合時間、并發癥發生率等情況進行調查統計。創面肉芽形態評分采取0~3分4級評分法,得分越高,則創面肉芽生長越好,肉芽生長形態正常且創面質地堅硬記為0分,肉芽顏色暗紅且創面存在糜爛則記為3分。舒適度采用GCQ舒適狀況量表評估,包括生理、心理、精神、社會文化和環境等4個維度共28個條目,單個條目采取1~4分4級評分法,總分28~112分,得分越高,說明其舒適度越高。護理滿意度由患者在數字0~10中選擇一個數字作為分數,數字0~5表示不滿意,數字6~8表示比較滿意,數字9~10表示特別滿意,護理總滿意率為比較滿意與特別滿意所占比例之和。
1.4 療效評價
療效根據創面愈合情況、新生肉芽情況等進行評價,分為痊愈:創面基本愈合,上皮覆蓋良好;好轉、創面愈合達到1/3,存在新生肉芽;無效、創面愈合不足1/3,甚至出現壞疽[3],痊愈率+好轉率=總有效率。
1.5 統計方法
應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用(%)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有統計學意義。endprint
2 結果
這60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達到98.33%,其創面愈合時間為(25.16±6.93)d,包括痊愈26例(43.33%)、好轉33例(55.00%),有1例患者創面未能愈合,占比1.67%。治療期間,所有患者均未發生并發癥。治療前患者的舒適度評分、創面肉芽形態評分分別為(82.37±9.24)分、(0.98±0.27)分,治療后患者的舒適度評分、創面肉芽形態評分分別為(95.18±12.05)分、(0.73±0.21)分,經比較,治療后患者的舒適度評分較治療前明顯增高(P<0.05),其創面肉芽形態評分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5);其護理總滿意率達到98.33%,包括特別滿意24例(40.00%)、比較滿意35例(58.33%),剩余1例患者因治療無效而對護理服務表示不滿意。
3 討論
糖尿病足主要是指糖尿病患者血管、神經受到損傷后進一步引發的下肢病變,以感染、深部組織破壞為主,是糖尿病最為嚴重的并發癥之一。近年來,糖尿病的發病率出現增高,糖尿病足的患病人數也出現增多,病程達到10年的糖尿病患者其糖尿病足發生率約為21%,而糖尿病足患者的截肢率達到85%,截肢后5年內的死亡率可達39%,嚴重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4-5],故臨床上應對糖尿病足感染予以重視,對糖尿病足感染患者進行積極治療。
促進創面愈合是臨床上治療糖尿病足感染的主要目標,而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是臨床上治療創面的主要方法,主要是通過采用負壓引流敷料對創面予以封閉處理,采用負壓吸引裝置對創口予以有效處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創面感染因子,刺激創面肉芽生長,有利于促使創面愈合[6]。而在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治療期間,還存在著一些風險因素,該研究中患者在治療的同時還施行了綜合護理干預,主要是從引流前、引流時、引流后這3個階段進行干預,研究結果表示,研究對象的臨床總有效率達到98.33%,均未發生并發癥,且治療后患者的舒適度評分較治療前明顯增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創面肉芽形態評分較治療前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總滿意率也達到98.33%,充分說明在糖尿病足感染患者行持續沖洗負壓封閉引流治療期間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具有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采用持續沖洗聯合負壓封閉引流治療糖尿病足感染,并配合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保證糖尿病足感染的治療效果,促使創面有效愈合,還可有效提高患者舒適度,提升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朱新華,柴益民,葉吉忠,等.負壓封閉引流和傳統修復方法促進糖尿病足愈合的比較[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4,17(34):5548-5554.
[2] 李惠賢,陳幼萍,舒毅,等.持續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感染性糖尿病足的臨床效果[J].中國醫藥導報,2015,35(22):82-84,88.
[3] 伍美藝,邱輝,李春光,等.應用VSD聯合臭氧和生理鹽水持續沖洗治療糖尿病足[J].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17,40(1):91-93.
[4] 陳秀女.加溫渦流式沖洗結合VSD治療糖尿病足部潰瘍的觀察與護理[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4,20(12):1789-1791.
[5] 孫勇,楊衛璽,王光軍,等.VSD聯合胰島素溶液短期強化沖洗治療糖尿病足潰瘍創面的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5(4):403-405.
[6] 王璐寧,關小宏,吳石白,等.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糖尿病足慢性創面的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2014,9(12):1761-176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