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麗芳+李思+徐素珠



[摘要] 目的 探討在老年白內障合并糖尿病患者全麻術中實施針對性護理的影響。方法 取2014年3月—2016年12月間該院收治的70例老年白內障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研究,按不同的護理方式將患者分為對照組(n=35)和實驗組(n=35),所有患者均實施白內障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對照組為基礎護理,實驗組結合針對性護理,比較與統計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兩組患者在麻醉誘導前5 min、手術開始后15 min、氣管拔管后30 min的血糖皆有升高,且與術前1 d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開始后5 min兩組比較無差異;麻醉誘導前5 min與氣管拔管后30 min兩個時間點的血糖升高,對照組更明顯(P<0.05);術后3 d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實驗組優于對照組;而SAS、SDS評分與對照組相比明顯偏低(P<0.05)。結論 全麻對術中血糖的波動有影響,但對老年白內障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可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有利于術后康復。
[關鍵詞] 老年性白內障;全身麻醉;針對性護理
[中圖分類號] R6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8(a)-0145-02
隨著人口的老年化加快,老年性白內障患者越來越多,臨床多數是采用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白內障手術治療一般采用局部麻醉,只有少部分才需要全身麻醉,其中多數是高齡老年人,且合并有較多的基礎疾病;由于年齡大,血壓高,或長期血糖控制、飲食限制等原因,術中不易配合,需要全身麻醉下才能手術,故做好針對性的護理非常重要。該文選取2014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0例患者擬探析在老年白內障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全麻術中應用針對性護理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均為該院接收的70例老年白內障合并糖尿病患者,納入標準:經過常規眼科檢查、視力檢查、裂隙燈等檢查確診為白內障;實施血糖監測并參照WHO制定的相關診斷標準確診為糖尿病;裸眼視力<0.5;經術前評估或患者要求需全麻下手術且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并配合研究的患者。按不同的護理方式將患者分為對照組(n=35)和實驗組(n=35),對照組患者男性21例,女性14例;患者年齡60~85歲,平均年齡72.3歲(s=8.9);病變部位:左眼13例,右眼18例,雙眼4例。實驗組患者男性19例,女性16例;患者年齡60~83歲,平均年齡71.5歲(s=8.7);病變部位:左眼14例,右眼18例,雙眼3例。經過比較發現兩組患者在一般生存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比性強。
1.2 方法
研究對象均實施全麻下白內障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基礎護理及術前訪視,安排同一名護理人員進行健康宣教,解答患者對手術的相關疑問。然后應用胰島素來控制患者血糖指標,合理搭配飲食,給予運動干預與指導。術前3 d指導患者使用抗生素滴眼治療,術前采取相關眼藥水散瞳,術后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實驗組為針對性護理:①心理干預:術前由護理人員針對不同心理問題的患者給予心理疏導與寬慰,讓患者認識到消極心理會影響到眼壓與血糖指標的重要性。告知患者不良心理會影響病情及手術效果,了解患者心理感受及狀態,按照患者個性特點及家庭背景、社會背景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心理安慰,指導患者保持良好心態配合手術治療[2]。②血糖護理:在患者圍手術期嚴密監測血糖狀況,告知患者血糖控制的重要性,向患者介紹糖尿病疾病基礎知識、血糖控制方法,嚴格按醫囑給予患者藥物控制血糖,并指導患者通過飲食、運動控制血糖,避免低血糖出現;控制患者術前空腹血糖<8.3 mmol/L[3]。③術前準備:術前及時監測患者眼部狀態,了解患者微血管病變狀況,根據患者實際狀況進行散瞳處理,可適當延長散瞳時間。④術后護理:術后早期指導患者保持平臥狀態,避免頭部大幅度活動、低頭、用力咳嗽等相關動作,指導患者正確滴用眼藥水治療;術后多食蔬菜水果,定期排便,避免便秘;禁止使用手擠揉眼部,及時了解患者術眼感受,當患者出現眼部劇烈疼痛時,需及時考慮患者手術并發癥的出現;定期為患者眼部換藥,了解患者眼部恢復狀況;可給予患者適量甘露醇(20%)預防患者角膜水腫,給予患者靜脈滴注技術與高滲鹽水混合液降低眼壓,抑制房水進入;術后早期嚴密監測患者眼壓狀況,積極預防患者眼壓升高引起的相關不良反應癥狀;嚴格按醫囑給予患者相關糖皮質激素、抗生素進行治療,保持患者眼部清潔,定期為患者換藥,監測患者眼部及周邊狀況,積極預防患者術后感染[4]。
1.3 觀察指標
①兩組患者不同時間點的血糖情況,用同一型號血糖儀和同一品牌的血糖試紙采集兩組患者術前1 d、麻醉誘導前5 min、手術開始后15 min、術后氣管拔管后30 min的血糖值;術后3 d的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②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焦慮及抑郁情況[5],焦慮及抑郁自評量表,均由患者自評分,每項共20道題,SAS評分>50分表示焦慮,SDS評分>53分表示抑郁。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均通過SPSS 18.0統計學軟件給予處理,均數±標準差來(x±s)表示,用t檢驗做組間比較。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點血糖分析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點血糖值分析,詳見表1、表2。
2.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況分析
實驗組SAS與SDS評分遠比對照組低(P<0.05),見表3。
3 討論
當前人口老齡化不斷深化,白內障合并糖尿病的發病率逐年增長,對患者的生活與身心帶來不良影響。白內障超聲乳化是臨床治療白內障的常用方法,老年白內障合并糖尿病患者耐受性較差,且術前常因擔憂手術效果及預后而出現負面情緒,影響手術過程。因此臨床常需對部分特殊患者實施全身麻醉。但需注意的是,全麻會影響血糖的波動,因此術前控制血糖,并對患者當前情況進行正確評估、術中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及血糖等指標變化,合理使用麻醉藥,非常重要。endprint
若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很容易引起機體出現移植物排斥,進而引起患者術后多種并發癥發生,影響患者治療效果;且患者血糖代謝紊亂時,將直接影響機體免疫狀態,易引起患者術后傷口愈合,導致患者感染,影響患者恢復[6]。針對性護理是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針對患者護理過程中常見的問題及風險,針對護理風險及患者實際狀況實施相關護理措施以積極預防并發癥發生,提升護理質量的護理模式。該次研究實施針對性護理時,加強對患者的心理干預,及時疏導患者心理壓力,可獲得患者信任,促進患者配合治療,提高其依從性,還可減少患者不良心理引起的代謝紊亂,提升血糖控制效果;通過藥物、運動、飲食、知識教育等多種方式來控制好血糖指標,降低血糖水平對臨床療效的影響,提升預后效果,改善視力情況;通過術前準備可有效提升散瞳效果,進一步促進手術順利進行,減少患者手術損傷;通過術后護理可針對患者常見并發癥實施預見性干預,積極預防患者并發癥發生,改善患者預后,促進患者早日康復[7]。該次研究中實驗組采用針對性護理措施,能夠在白內障圍術期降低其血糖波動幅度,并將術后3 d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圍內,相對于對照組而言,能夠獲得更好的臨床效果。
綜上所述,應用針對性護理干預可以對老年白內障合并糖尿病取得令人滿意的療效,并且能夠優化全麻效果,降低并發癥發生概率,拉近護患關系。
[參考文獻]
[1] 孫冉,張健,劉大川,等.白內障超聲乳化吸除手術對老年白內障合并糖尿病患者眼底RNFL厚度的影響[J].山東醫藥,2014,54(12):18-20.
[2] 唐麗萍,文海榮.老年白內障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手術治療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18(7):154.
[3] 謝桂芳,梁明秀,陳水生,等.老年性白內障合并糖尿病圍手術期護理[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34(6):915-916.
[4] 薛敏,董健鴻,朱茂麗.合并糖尿病的白內障患者超聲乳化術后干眼分析[J].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2010,10(3):168-170.
[5] 陳紅梅.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白內障門診患者焦慮與抑郁發生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2.
[5] 李開秀.胰島素泵在白內障合并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的應用及護理[J].慢性病學雜志,2014,27(8):4-5.
[6] 李麗娟.預見性護理在白內障合并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5,18(24):181-183.
[7] 郝麗,齊月,孟海燕.白內障合并糖尿病患者圍術期中使用胰島素泵及護理體會[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6):125-1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