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煦 昌毅
摘要: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把游客引進來,將文化帶出去”是撫州歷史文化得以傳承、保護與發展的有效途徑。流坑村,作為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村,承載了中華農耕文明的集體記憶,是反映臨川文化的載體,是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本文以流坑村為例,從古村落文化在傳承、保護與發展角度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一帶一路;撫州;歷史文化名村;保護;流坑
一、“一帶一路”戰略背景與撫州歷史文化
“一帶一路”是以習近平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的重大戰略構想,以文化傳播與交流合作為基礎,用文化將歷史、現實與未來連接在一起,促進各領域的合作共贏、互利共榮。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關于文化建設的目標:必須大力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對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江西撫州位于中部地區,經濟發展更離不開文化建設與交流。因此,“把游客引進來,將文化帶出去”是撫州歷史文化得以傳承、保護與發展的有效途徑。
流坑村是撫州具有代表性的歷史文化名村,也是古村文化的經典。流坑文化是廬陵文化與臨川文化的疊加,是贛文化的組成部分,除了建筑、繪畫、雕刻等主流文化,還有儺文化、寺廟燈會、龍舟競技、輕樂吹奏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它的傳承與發展,需要通過開展區域間甚至國際化的文化交流活動,打響撫州文化品牌效應,彰顯撫州以古村文化為媒介,溝通內外,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決心。
二、撫州歷史文化名村現狀
撫州現保存著有價值的古村數百,名鎮數十,已有驛前鎮(廣昌縣)、滸灣鎮(金溪縣)兩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流坑村(樂安縣)、竹橋村(金溪縣)、東源曾家村(金溪縣)三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其中,最負盛名的樂安縣流坑村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村,被譽為“千古第一村”。這些古村落,是展示見證地域文明、建筑文化的窗口,比較完整地傳承本地民俗風情,凝聚著撫州的人文精髓,傳承著撫州歷史文化,是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建筑藝術價值、自然環境景觀價值和旅游開發經濟價值[1]。
三、撫州流坑村保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1.流坑村保護中存在的問題
流坑村,地處撫州樂安縣西南部、贛江支流的烏江之畔,村落面積3.61平方公里,基本保留“七橫一豎”巷道格局,保存傳統建筑及遺址260多處??v覽全村,一片青磚灰瓦,融自然于一體。但由于現代化進程與旅游開發的影響,流坑村在保護中存在一些問題。
(1)部分古建筑遭到破壞,大部分古建筑并開放參觀,游客只能沿著巷道游覽外景。流坑村內重點建筑如狀元樓、翰林樓、文館等保存較完好,而部分未列入國家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建筑破壞嚴重,有的甚至只剩下木構架,逐漸破敗。流坑古建筑群是一個有機整體,能夠展現古村落的生活場景和文化氣息,是最能體現歷史文化名村之“文脈”所在。如果任由非重點古建筑的衰敗與消失,只注重中國文物保護名單中的古建筑,長期以來必將使流坑村歷史文化的遺失。
(2)隨著現代化發展和旅游開發的深入,古村內文化氛圍受到商業化沖擊,傳統歷史文化沒有受到重視和保護。而且當地居民缺乏保護意識,??煽匆娝阶源罱ǖ呐R時建筑、亂牽電線等現象,新建的磚瓦住宅與古建筑混合一起,破壞古村整體面貌。
(3)流坑非物質文化遺產沒有得到有效保護與展示,不能展現“千古第一村”。流坑留下了大量歷史文物,如匾額、木雕、名人書畫、雕刻等;以及儺舞、寺廟燈會等民間文化,這些豐富多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除了修繕維護,還需要更多地展示出來,將文化帶出去。
2.流坑村保護對策
(1)政府的引導作用。
首先,政府應發揮好引導作用,積極制定相關政策引導社會資金的投入;制定有效的法律法規保護歷史文化名村,如對當地居民改造古建筑、牽拉線路等破壞行為做出處罰。其次,政府應加強對非重點古建筑管理權的控制,如將使用權、管理權及產權分開,同時加強對當地居民的教育工作,讓居民了解古建筑的重要性。最后,政府牽頭與附近的科研單位、高校等專業研究機構合作,深入進行古建筑保護研究工作,從技術層面上加強古建筑維護和修繕水平[2]。
(2)培養文化意識,促進文化交流。
在古建筑的保護過程中,要對村落文化進行深入挖掘,如給這些古建筑群賦予新的內容,結合流坑村的特點來挖掘自身歷史文化,增加不同的展示空間,做成旅游品牌來吸引游客,逐漸形成完整的旅游體系。例如,流坑的儺文化包含著儺舞、儺戲、儺歌等形式,除了仰山廟戲臺的表演,可以增加多種表現形式,讓游客參與其中,體驗當地風土人情。通過弘揚歷史文化名村的文化,開展與周邊地區的文化交流合作,將傳統文化帶出去,為文化的傳承、保護與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除此以外,還需要培養公眾文化意識,特別是當地居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自覺保護傳統村落,傳承并發展優秀文化。
(3)保護過程中不斷更新。
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歷史文化民村的傳統文化的傳承、保護與發展也需要與時俱進,在對原有文化繼承的基礎上,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吸收和借鑒優秀文化,實現文化的更新發展。例如:引導當地原著居民從事文化工作,保護并傳承非物質文化,并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進行思考與探索,進而創作與更新。
四、結語
撫州歷史文化名村,即撫州具有重大歷史價值,能較完整反映一些歷史傳統風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村落;對它的保護,應將政府的扶持、引導與當地傳統風俗文化緊密結合,加強區域間的交流,以撫州獨具特色的文化優勢,推動歷史文化名村的傳承、保護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沖林.撫州古村鎮[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
[2]陳海霞,何茂莉.“一帶一路”戰略下傳統村寨文化傳承與保護研究[J],大眾文藝,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