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路光
摘要:思想品德課是中小學德育教育的主渠道,現代社會的復雜化、輿論媒體的現代化、信息傳播的快捷化使意識形態教育面臨巨大的挑戰。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從充分挖掘教材,融入社會熱點,學案的編制中;構建開放課堂,學生自主學習,小組的互教互學中;秉持良好心態,堅定職業操守,課堂的引領中;實施多元評價,師生共同參與,民主平等的氣氛中等角度對如何在思想品德課堂貫徹情感教育做了初步探究。
關鍵詞:情感;自主學習;職業操守;評價;建構式課堂
思想品德課是中小學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承載著新課程“幫助學生過積極健康的生活,做負責任公民”的重任,但“言傳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初中生對人生和社會的看法雖然是直觀和粗淺的,但畢竟有了自己的主張和價值觀,而思想品德課堂的教學現狀與社會現實存在的差距增加了中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的質疑,于是如何把握思想品德課堂的情感教育,打造建構式生態高效課堂引起越來越多一線教師的重視。那么情感教育在建構式思想品德生態課堂中到底怎樣滲透?現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筆者談幾點體會。
一、充分挖掘教材,融入社會熱點,學案的編制中體現情感教育
教材是我們進行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要想使課堂學習有效高效,要想讓情感教育切實滲透在思品課堂,教師就必須依據新課程標準對教材大膽取舍,科學整合。生活即教育,社會中的熱點事件、學生的生活實際毫無疑問是鮮活而無窮盡的課程資源,是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源頭活水”。所以精心設計學案,在學案的編制中體現情感教育尤為重要。
比如中考復習編制學案的時候“小型微型企業是提供新增就業崗位的主要渠道”的熱點就可以和經濟建設,我國對非公有制經濟的政策相聯系,使學會體驗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愛民情感;“黨的十九大,網絡謠言,微博問政”的熱點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相連,讓學生體驗到我國公民民主意識不斷增強的情感;“十七屆六中全會中的文化體制改革,天宮一號神舟十號,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中國好聲音,甄嬛傳,舌尖上的中國”的熱點和文化建設相聯,使學生更好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感受我國科技的進步;“小悅悅事件,倒地老人扶不扶,最美教師張麗莉,最美司機吳斌,毒生姜,鎘大米,中國式過馬路,故宮文物被偷”這些熱點和社會建設相聯系,使學生體會如何親近社會,遵守社會秩序,提高文明素養,生活中做到誠信;“霧霾天氣,禁止焚燒秸稈”的熱點和生態文明建設相聯系,使學生體會到關心社會就從身邊做起,從我做起。教師依據教學目標,立足學生成長,精心篩選案例,通過這些典型、真實的事例,激起學生內心的矛盾和沖突,讓學生直面道德與良知的“十字路口”,學會思考,學會分辯是非善惡,從而真正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作出正確的道德抉擇,真正激活學生的情感和內心世界,真正指導學生的生活實際。
二、構建開放課堂,學生自主學習,小組的互教互學中豐富情感教育
杜威說:“最有效的學習方法是自主的活動,包括腦的活動和手的活動,只要有可能,就讓學生通過做而學”。正確的道德認知、良好的心理品質、明確的責任意識、高尚的愛國情感等不只是靠傳授就能獲得的,更是在形式各異、體驗深刻的情境或活動中自主感悟而來的。給學生以深刻強烈的情感和道德沖擊,獲得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升華。
在學習《好習慣受用一生》時,我安排讓學生制作一個30天養成一個好習慣的自我檢測表的活動,每天對照表格自我監督、自我測評,小組成員互相監督。一個月后在學習《磨礪堅強意志》這課時,我專門安排了一個“經驗發布會”活動,讓每個小組推選本組好習慣自我檢測表完成最好的同學做經驗發布會的主持人,組內的其他成員做記者,在主持人和記者的答問過程中,完成自我檢測表格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養成的好習慣對學生的好處,怎樣更好的完成自我檢測表這些問題通過小組間的交流都可以獲得解答,學生真實感受到典型事例就發生在自己的身邊,只要持之以恒、有計劃、有行動就能養成一個好習慣。教師適時點撥,其實這個活動既讓大家養成了一個好習慣,又明確了養成好習慣的方法,而且也體現了堅強意志的磨礪方法。很多這個活動堅持不好的學生決定課后重新制作好習慣自我檢測表,并表示自己一定會堅持下去。這種對好習慣的向往、追求,勇于戰勝困難并能體驗戰勝困難過程中的成功感、自豪感就是在小組互教互學中得以豐富和發展的。思想品德課的很多教學活動都可以從課堂走向課外再回歸到課堂,這樣的體驗探究活動不僅讓學生體會了思想品德課的生動性、實效性,更讓學生在趣味中增強了自理能力、責任意識,提升了道德品質、情趣品味,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作好服務。
三、秉持良好心態,堅定職業操守,課堂的引領中強化情感教育
作為思想品德課教師,我們首先要以身作則培養、引領學生的個人操守。教師愛國敬業則學生愛國樂學,教師堅信光明大于黑暗則學生陽光向上樂觀活潑,教師感恩奉獻則學生感恩無私,教師立足本業自強不息則學生積極進取奮勇當先。
在學習“學會親近社會”這一課時,對于“不做看客”這一教學重點,教師編制學案中有小悅悅事件和倒地老人到底扶不扶的材料,學生小組內部交流的時候,就有學生質疑,“認為當今社會人們普遍冷漠,我們思品課堂強調不做看客,親近社會會讓學生在社會中白白吃虧。”這個時候教師就要善加引導,我們的社會追求真善美,我們國家對見義勇為予以表彰和宣傳體現了對親近社會的重視。建構式生態課堂中教師在學生爭論不下時,在學生講解困難體驗情感出現困惑時候要給學生以積極的健康的思想引導,及時給予他們恰當的情感升華,通過教師的主導作用強化學生的情感教育。
“教育的全部技巧就是愛”,愛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勤于思考是愛,嚴加管教是愛,諄諄教誨是愛,寬容大度是愛……只要我們廣大教師心懷神圣的職業使命感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真正立足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快樂生活,不斷尋求情感教育的契機并予以及時滲透,定能迎來建構式思想品德生態課堂的滿園春色。
參考文獻:
[1]胡興松:《思想政治課教學藝術論》,廣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思想品德課程標準(修訂稿)》,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