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昊
摘要:環境監測工作的有效開展是確保后續環境治理成效能達到預期的根本,而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則是達到這一目標的主要途徑,本文將首先針對現階段我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中依然存在的問題進行論述,進而在此基礎上研究具體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發展對策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環境問題也逐漸受到了更多關注,相比較于前期“先開發、后治理”的發展模式來說,人們已經將注意力更多的放在了對環境問題事前的預防上,結合本文所討論的內容,環境監測工作的開展主要是在相關建設及社會發展過程中對各項環境數據進行測量,并在此基礎上制定相關的建設方案及發展策略,而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則是確保環境監測在數據的準確性、時效性等方面能達到要求的主要途徑。結合現狀來看,由于質量管理制度上的缺陷以及管理體系不夠完善等問題,環境監測工作的展開并不能在環境監管單位及經濟發展過程中有效的發揮作用。為了針對這樣的狀況進行改善,針對現階段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進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現階段我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依然存在的問題
(一)質量管理制度發展較為緩慢
結合現狀來看,大部分環境監管單位依然在采用國家于1991年頒布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規定(試行)》作為監管標準,而這一制度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環境監測工作開展的標準化,但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這一管理規定中涉及到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內容已經不再適用,難以滿足現階段環境監測工作開展的質量需求。另一方面,結合環境監測工作中所使用到的全自動監測技術及設備等來說,如果相關的技術規范和檢驗規程不能同步的做出變革,那么這些設備和技術很有可能難以發揮出預期作用,最終導致環境監測結果的有效性受到影響。
(二)質量管理體系不夠完善
由于環境監測這一理念進入我國的時間相對較短,相應的質量管理體系中同樣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缺陷,結合現階段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開展來看,環境監測單位中的質量管理模式大都是通過環境監測結果來進行判斷的,過程中的控制相對較少,而這樣的模式不但會導致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有效性降低,同時也會影響到環境監測工作開展效率。為了改變這種單一的管理模式,環境監管單位就必須在現有基礎上將多種質量管理模式結合起來,對不同管理模式的優勢進行整合。
(三)質量管理保障措施不足
這里的保障措施主要是指以下幾方面:在資金方面,雖然環境監測工作已經在環境監管單位得到了一定重視,但對于新技術 新設備的檢定、校準費用等來說,資金不足,環境監管單位在資金上的投入依然難以保證此類工作的高效展開。在人力方面,環境監管單位仍有部分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人員存在專業知識掌握不夠牢固、專業技能有待提升等問題,這樣的狀況必然會導致環境監測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受到影響。
二、發展對策
(一)強化質量管理意識
環境監管單位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提升相關工作人員的質量管理意識:1、強化全體工作人員的參與意識。這一點主要是為了確保所有參與環境監測及質量管理的工作人員都能切實的完成自身任務,從根本上確保環境監測質量能達到要求。2、健全質量管理隊伍。通過建立一支專業的質量管理隊伍,環境監測工作的開展將能得到更全面的管理,同時,在質量管理隊伍的輔助之下,環境監測過程中對新型監測技術及監測設備等的應用將更為規范,這些技術和設備將能更好的發揮出預期作用。最后,通過統一的培訓過程的開展,環境監測技術人員將能更熟練的掌握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
(二)在原有基礎上完善質量管理制度
結合上文中的內容,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制度的完善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1、在現有制度基礎之上對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機制、內容等進行修訂,確保質量管理人員在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能更好的做到有據可依。2、針對不同的環境監測領域建立不同的管理制度。在環境監測過程中,針對不同的行業或領域所使用的監測標準及監測內容等都是有所區別的,結合這一點,針對不同監測領域也應制定不同的質量管理制度,進而確保環境監測管理工作的開展更具針對性。3、針對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建立準入制度。通常情況下,環境監測中新技術及新設備的應用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監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實效性,但對于實際監測工作的展開來說,這些技術和設備很有可能難以在短時間內發揮預期作用,監測技術人員操作不熟練等反而可能會導致更多問題出現。結合這些內容,針對環境監測中新技術及新設備的引入建立準入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為質量管理工作提供健全的保障措施
為了確保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開展的有效性,環境監管單位應從以下幾方面提供保障措施:1、在資金方面,應針對環境監測中所使用到的新技術、新設備、新興領域等提供充足的資金,確保質量管理人員能在資金的支持下做好標準樣本采集、新儀器的檢定、校準等工作。2、在人力資源方面,環境監管單位應能結合現階段環境監測工作展開過程中所使用的到的新技術、新設備等對質量管理人員進行培訓,確保這些人員在實際工作中能通過一定的管理手段確保這些技術和設備都能發揮出預期功用。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從強化質量管理意識、完善質量管理制度、提供健全的保障措施三方面分析了環境監測及其質量管理工作未來的發展策略,在這些內容的基礎之上,環境監測工作的開展將能更好的在我國社會及經濟發展中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
[1]柏仇勇,胡冠九,袁力.創新我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初探[J].中國環境監測,2008,24 (4):1-4.
[2]朱繼榮,田林鋒,陳月霞,等.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現狀及發展對策初探[J].科研:00096-00096.
[3]亓學紅,朱顏蘋.現階段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之我見[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 (1):182-182.
[4]夏新,杜佳,朱紅文,等.流域水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J].中國環境監測,2011,27 (s1):53-58.
[5]王文.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現狀及發展對策初探[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3 (3):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