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斌斌
摘 要:多數高職院校都開設了高等數學課程,為專業課程的學習做準備,但在一些高職高專院校里,對高數的重視不夠,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本文主要討論激發學生學習高數的興趣這一課題,為學生營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將高數融入到生活中去,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關鍵詞:高職;教學;激發興趣
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使高數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學生通過學習高數,鍛煉自身的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如何激發學生學習高數的興趣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應思考的問題。
一、高職院校面臨的問題
(一)觀念陳舊
人們對高職院校的理解不準確,高職院校教學的目的是培養更多專門技能的技術性人才,屬于大專文憑,但在社會上的一些企業認為高職院校培養出來的學生還不如高中畢業的學生,一些舉辦學校的企業也是把高職舉辦的既不像大專也不像職業教育,教師的教育方式上也處于傳統的教育模式,沒有與現代教育聯系到一起,致使高數教育在高職院校里不溫不火。在這種情況下本科難以解決的高數問題,高職院校的學生更難解決。
(二)教學因素
很多院校在對高數課程的安排上不夠重視,師資力量教學質量不夠合理,導致高數的課時越來越少,教學管理制度也越來越松。各個專業對學科要求的差距較大,作用在教學上差別就更大,教師在教學時應有針對性的教學,不同專業的學生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傳統的教學方式會使學生學習起來感到困難,無法應用到專業中去,接受能力好的學生會感到學到的東西不能滿足專業需求,而接受能力差一點的學生又理解不了。
(三)生源因素
大多高職院校的學生高數知識很薄弱,對一些抽象的問題理解不上去,加上進入大學后對學校高數課程的節奏和學習方式不能盡快習慣,課后的自制能力差導致對高數的學習情況較低,更多的學生認為數學的學習很枯燥,而且與專業沒有關系,不在高數上浪費精力。
二、如何提高高數教學的質量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教學中,不要一味地對學生進行授課,關注學生的內心想法,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指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一些輔助的辦法提高學生的興趣,例如多媒體教學,利用視頻圖片或者音樂等新型教學方式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將平時難以理解的高數問題通過輔助的教學形式分解開來對學生進行講解,類似一些數學概念、圖像、公式等用視頻做出來,方便學生的理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主動地參與課程中來。
(二)分層教學
高數教學的內容相比其他學科來講相對穩定,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教育模式和觀念都要與時俱進,高數教學的層次體現在傳統的講課方式變成一對一的講課方式,從老師單一的講課方式變成師生共同討論的課程。復雜的學習內容變成簡單化,抽象的問題更加直接化,這樣一來,對培養學生高數素養有一定的好處,使學生更加合理科學的思考為難題,面對高數問題時自有邏輯的解答,也鍛煉了自身的思考方式,從應用的角度來講,重視的不是過程而是結果,這種直觀的地理解從抽象的數學概念中把學生釋放出來。
(三)注重知識的系統性
在教學中要按照系統來教學,尤其是高數教學,在教學時教師對概念解釋后金直接進入教學中,學生還無法理解就已經開始解題,造成很多學生跟不上的情況,在解題時無法細致的解析和運用公式,長此以往,學生的思維能力就會被影響,導致成績的下降。教師在解釋高數概念時,可利用模型或圖片等把抽象的概念條理化直觀化,方便學生的理解,為了解學生的想法也可以對學生提出問題,誘發學生考慮問題,讓學生處帶著疑問和目的進行學習和理解,把問題的關鍵先列出來,再用概念進行分析解答,培養學生思維的滲透性,在奧綠一個問題時,能夠舉一反三,聯想到很多個問題,從而從理論中走出來,把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去,是知識點更系統,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
(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運用高數知識解決問題是傳統高數教學的弱點,而高數隨著計算機的廣泛運用也更深層的普及,得到廣泛的應用,擺脫了傳統教學中一味學習理論知識的困境。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的加入實驗的環節,但要針對不同的專業出發,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案,使學生能夠學到本專業應該學到的知識,而不是統一的學習模式。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能夠更深層的理解高數概念的意思,對學習高數有重要的影響,學生也會喜歡動手實驗,激發學生學習高數的興趣,對高數的理解也可以不用拘泥于課本,對學生來講可以鍛煉動手能力,和鍛煉思考能力,在實踐中探索,利用理論知識求得答案,進而提高學習成績。
(五)精心設計教學內容
教師精心設計課堂內容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在講課前設置一個精彩的導入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對課程的內容有一種想進一步學習了解的想法,對于整個課堂的掌控能夠起決定性作用,在講課中可以引入一些有趣的故事或動畫吸引學生的先注意力,對教學方法上可以多集中教學方法。需要對問題進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問題本質,并將其進行假設與合理的簡化,并結合相關的數學專業知識進行問題的抽象處理,以提煉出數學模型,最終轉變為數學問題。
(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一個好的學習氛圍是學習高數的基礎,在傳統教學中,教師處于先導地位,學生處于被動地位,這樣的對立準噶太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激發出來,教師要放下姿態與學生公平的進行交流,了解學生的心里想法,對學生的理解能力進行促進作用,鍛煉學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強迫學生接受知識,改變原有的傳統教育模式,對學生在學習高數上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三、相關措施
(一)了解學生的現實情況
教師在教學中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情況對癥下藥,針對學生接受的能力,制定特殊方案教學,使學生不再感受壓力和被迫學習的感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愿意學習,并理解學習高數的快樂和好處。對于一些接受能力慢的學生來講,教師要一對一進行講解,避免學生在大環境下隨波逐流的學習。
(二)注重思維的發展過程
數學思維的發展過程,在傳統的教學中是非常不受重視的,而鍛煉學生的思維模式又是極其重要的,在講課中,教師注意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問題,對思維模式的訓練和抽象問題的直觀化等,重要的不是使學生學會高數,是要學會用科學合理的思維模式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做社會全能型人才,如今高數的應用不拘泥于數學之一學科中,涉及了醫學、化學、軍事等,運用好高數對高職的學生來講更加的容易找工作,對哦未來的發展也有好的影響。
(三)關愛教學
高職院校對高數這一學科的的態度一直不是很明確,學生畢業以后對社會上企業的要求無所適應,課本上的知識無法運用到工作上。教師應提前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在課后積極地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情況,做學生的朋友,而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老師,了解學生內心直接的想法也是教師制定方案時的重要基礎,學習上的困難教師應權利幫助學生解決,在生活上,學生有困難,教師也要盡力幫助學生解決,使學生感到溫暖,利用教師自身魅力使學生對高數產生興趣,這一點在教學中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總結
對于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來講,多數都不愿意學習高數這一學科,激發學生學習高數的興趣是教師的重要任務。在上課前教師要做好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案,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創造性。實現高數教學的目的,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陳海鴻,楊芳萍.利用微課激發學生高數學習興趣的應用與思考[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29(08):98-99.
[2]于娟,徐玲.淺談激發學生學習高數的興趣[J].科技視界,2015,(18):135.
[3]李少文.利用網絡資源優化高職高專高數教學初探[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5(03):262-263.
[4]辛冬梅,閆志來.基于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大學數學課程改革研究——以高等數學實驗教學為例[J].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6,36(03):96-101.endprint